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石砚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41期  作者:何志浩 出版时间:2005-12-10
    关键字:

    程氏得美,治为大石砚。此得来不计年,千户万户难一见。珍贵异寻常,名山曾久藏。凤池天液发,笔阵墨花香。疑是女娲补天一,留与人间千秋万岁写文章。亦庄亦谐 景德注

  • 文章葛仙公岩·方城·黄石砚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4期  作者:郭如月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葛仙公岩石 史》 方城 历史人物 黄石

    葛仙公岩打开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景印文洲阁四库全书》第八四三册子部九,可以从宋人米芾撰写的《史》里看到位列全国二十六种砚石第二的《唐州方城县葛仙公岩》这样一个标题。唐州,汉棘阳县地,在河南省西南部,唐初置唐州。太宗贞观九年(公元六三五年),方城县于鲁州废后初属唐州,到北宋神宗元丰元年(一〇七八年)的四百多年间,方城一直为唐州属地。葛仙公,即三国道士葛玄。葛玄曾从左慈学道,受《太清丹经》三卷、《九鼎丹经》一卷、《金液丹经》一卷,然后授弟子郑隐。葛玄

  • 文章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史延祚 出版时间:1994-10-01
    关键字: 砚台 史料 端砚 书法 松花 蓝溪 砚石

    读书人对砚石至感兴趣,不但利用它可发挥书法之妙趣,同时亦可当作古董把玩。故沉浸于书法之人,是不可一日或缺的重要器材,据历史所载,在汉朝已有石砚,兹将已发现的砚石,叙述于后提供同好参考。中州为中国文化发源地宝藏丰富一、河南淮阳陈州有汉砖三方:有深灰色,亦有土黄色两种深灰色长六十公分,厚五公分,重三公斤半,正面刻有汉代龙形,并刻有陈州汉砖。土黄色的长六十公分,宽九公分,厚三公分半,重一公斤半,共有三方,收藏家为陈登先、释广元及陈州羲陵建设委员会李腾云

  • 文章珍奇的松花石砚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3卷 第1期  作者:丁宋裕  出版时间:1992-09-01
    关键字: 松花 文化传承 笔墨纸砚 工艺

    由于科技的进步,「」虽然开始没落了,但它在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承上,确有它光荣的历史,现代的读书人,仍有很多把它当成「宝」来珍惜爱护。因自古以来,中国的读书人,都将笔、墨、纸、,合称为「文房四宝」,其实不止「四宝」,有人又将书鎭、印章、笔筒、笔架,合称「文房八宝」,要全部介绍,需要很多的文字,现在仅介绍最富盛名的「松花石砚」,因为选用材不易,而「」的制作,又最富艺术价値。提起材,使人想起「端」与「歙」,这两种材,是我国制的主要材料,早在

  • 文章耀古烁今黄石砚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4卷 第2期  作者:王小玲、武建華  出版时间:2012-04-01
    关键字: 黄石 方城 黄石山 砚山铺 文房四宝

    为研磨的文具,集书法、绘画、雕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特有的色调和造型,加之浑然天工的巧琢,以其庄重与风雅,成为文房「四宝」之首。在河南省南阳盆地东北缘的方城县就盛产一种闻名遐迩、位居中国五大名之首的优质台——中国黄石砚。黄石砚因产于方城县独树鎭黄山而得名,黄山为伏牛山脉延伸的低山余脉,因山中有汉代张良拜师及祭奉其师黄公的遗址,而始称黄山。以山命,既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方城黄石砚历史悠久,它孕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名于

  • 文章细说端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卷 第3期  作者:鄧澂濤 出版时间:1973-09-01
    关键字: 端砚 砚石 水岩洞 特点

    五、水巖各洞砚石之特点老坑——即水巖——洞之,其质特点,据高要县志(淸,道光八年刋——夏修恕等编纂:(按高要县现在有三部,一为道光八年夏修恕等编,二为民国十三年吴幼舫等编,三为民国二十七年梁赞燊等编)所载,有云:「昔人论端者,言人人殊,皆以耳为目,莫辨其赝,惟兆(兆,指高兆,作端考者)亲至端溪,其言颇为详确,然披山腹,割髓,即生长斯土,非好事者,不能尽知,高氏之言,亦不免以耳为目,今于诸家所论,摭其合者「而列水巖于后,并以诸巖附焉」。是高氏所论

  • 文章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34、35期  作者:高耀峯  出版时间:1990-09-01
    关键字: 砚山 砚石 史料记载

    甘肃洮,与广东端、安徽歙齐名,被誉称中国三大名。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在「论」中写道:「蓄以青州为第一,绛州次之,后始重端、歙、临洮」。洮原料产地虽地处偏僻的甘肃省卓尼县洮河东岸喇嘛崖,却常有文人为洮而谋官洮州者。目前,笔者途经甘肃临洮,欣到洮之鄕一游。汽车出了县城,沿清澈见底漂流木排的洮河蜿蜒前行。蓦地,洮河汹涌冲开一道峡谷,两边的涯如刀砍斧斫一般。忽见半山放下两根胳膊粗的麻绳,绳头各拴一人,足登在垂直的巖面朝下走,在水边的坡上挖拣

  • 文章徐公与燕子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李士崑 出版时间:1994-06-20
    关键字: 沂水县 燕子石 徐公石 鲁砚

    沂水县幅员辽濶,现在已经划分为三个县——沂水县、沂源县、沂南县。沂源县产燕子,沂南县产徐公,皆可用以制作台等文房用品。两县皆分别设厂生产,销往各地,广受欢迎。据闻日本观光客不少人专程前往搜购。笔者于今春返鄕时,承地方人士馈赠此,深为喜爱。鲁早在唐宋时期即负有盛名。唐代颜眞卿、柳公权,宋代欧阳修、苏轼等,在他们有关著述中都曾有过介绍和品评,而且评价甚高。但自明淸以来,一般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偏爱端、歙二,使久负盛名的鲁,便很少有人提及了。鲁

  • 文章汉砖成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釋廣元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淮阳文物 汉砖 砚石

    河南省淮阳县「陈州羲陵碑林建设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李腾云先生,于九月十三日,看到了我在北京举行个人书画展的电视录影曁新闻报导后,即专程接我到淮阳县参观太昊伏羲陵园,以及他在羲陵附近著草园内兴建的碑林,请求我为碑林留幅字,并特别介绍了我国总统府资政陈立夫长者墨宝的碑刻。还当便赠送了大小不等的两方汉砖与我,并说也曾托人带呈给陈资政一方了。淮阳县地处豫东,是有名的陈楚故都,也是伏羲、神农二氏建都的圣地,亦是中原著名的历史名城。西汉高帝十一年,置淮阳国,立子友为

  • 文章常熟畫壇新秀——宋磊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93期  作者:董桂興 出版时间:2013-05-01
    关键字: 画坛新秀 宋磊 中国山水画 边杂感 山水

    三等奖。作品曾入选首届江苏美术节展,跨世纪著名中国画家作品展等。他的作品已被社会名流收藏,部份作品流入海外。年已四十余的小宋,凭著自己对绘画的兴趣和热爱,在事业上勇往直前。正如他在《边杂感》里所言:「画画应有正确的审美取向,优秀的审美品质,强烈的审美理想和不懈的审美追求...这样,才可能会拥有自己个性的审美建树」。现在,他的山水画作品重点专注于江南园林的意境创设和笔墨锤炼,并汲取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造园叠艺术的营养——造园有法无式,变化万千,园因景胜,景因园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