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石板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石板和石笔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4期  作者:趙醒民 出版时间:1984-03-20
    关键字: 石板 石笔 鲁西北 小学

    现在小学的学生,作功课用的是铅笔和作业簿,简单方便,用的时候去买,一本用完了就丢。民国二十三、四年间,在俺家鄕鲁西北,读小学作功课用的是石板和石笔。石板像现在小学生用的垫板一样大,特有的黑灰色石板,不知那种石板是那里出的,长方形,四周镶有木框。写字时用石笔,石笔是淡白色的,长短跟现在的钢笔差不多,比原子笔的笔心粗一点,很硬,也是一种特有石头制的。写在石板上是白色,用大力按会断,比铅笔坚硬。老师规定写那一课,小学生就在石板上打成方格,石板可以两面写。那时候

  • 文章有關於許攸謀寳的故事

    来源期刊:《闽聲》 第28期  作者:崇德 出版时间:1968-12-15
    关键字: 自呜钟 石板 添油 许攸

    里那能不动之理,心知有异,就向老板要买这包棉被,老板以那包棉被乃做招牌用的,时间既久实在不好用,不敢卖给官老爷,结果许攸却以高价强买而去,回去打开一看,里面有一个大黒蛛蜘,抱着一粒黒色大珠,晶莹光滑,乃无价之宝的「定风宝珠」如果携在身上去航海必有幇助。掘王墓罚添油越王云梦山有墓,许攸想墓里必有许多宝贝,就雇许多工人去开掘。当许某进墓穴时发现有一块方形平整的石板,许攸大喜,忙把它翻开一看,上面有文字:「五百年前我知汝,五百年后汝掘吾,×年×月许攸到此」许某看到

  • 文章石板墩甩乌龟——硬碰硬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52期  作者:貝又臣 出版时间:2012-06-30
    关键字: 石板 乌龟 硬碰硬

    石板铺的路,平坦而坚硬。一次,有人捉来一只大乌龟,不小心掉在石板路上,「砰」的一声乌龟被弹得老高,但完好无损。人们戏称为:「石板墩甩乌龟——硬碰硬。」舟山话「石板墩甩乌龟——硬碰硬」,常用于比喻办事情丁是丁,卯是卯,扎扎实实,靠硬。「我与乐师傅凑队十多年来,打心眼里佩服他是一条硬汉,其办事是『石板墩甩乌龟——硬碰硬』,从不弄虚作假。」「侬要梁经理替侬在董事长面前说句好话,把这件事大事化小?甭想!其是一个『石板墩甩乌龟——硬碰硬』的人,办事体从来实事求是,不打

  • 文章鼓山風景

    来源期刊:《闽聲》 第5期  作者:振瀛 出版时间:1966-11-01
    关键字: 鼓山 风景 石板 朱熹

    慇勤,茶水服务等极为周到。院前称南园,与普贤殿相对峙。殿傍林木葱郁繁茂。登山道路由石板砌成,蜿蜒而上,每■级即有一平坦路面,使步行者不觉吃力。由山麓至涌泉寺,约七八华里,石级三千八百余级,两侧古松夹道,大者合抱,为千年古树。路旁岩石,刻满诗人墨客的题诗和字。山口立有石坊,由先晦庵(朱熹即朱子)书「闽山第一」。未数武,有「祝圣万年山」的碑亭横跨路中。道旁山水潺潺,有石桥曰「东际桥」,上廿余级有(仰止亭),更上数十级便是「洗心台」了。洗心台为一巨岩,形如

  • 文章豐鎬房中的「報本堂」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93期  作者:張良堯 出版时间:1993-08-01
    关键字: 报本堂 丰镐房 蒋氏故居 石板名堂 素居

    十三年来未曾或间,自觉略有领悟,尝以寓理,师气自铭,尤以寓理之寓字,体认深切,引为自快,但不敢示人。余以经儿四十生辰,特书此以代私祝,并期其能切己体察,卓然自强,而不负所众望耳。」下面书有「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十二日,中正题并跋。」夏君说,「这块红底金字,是蒋介石在解放前夕为其子蒋经国四十岁生辰所题,勉励蒋经国要好好体察父意,卓然自强。」「报本堂」的前面是一块宽广淸净的石板明堂,天井左右有两棵桂树,如今已亭亭如盖。每当日光射来,桂影斑驳,颇有当年归有光先生

  • 文章劉鴻生的定海故居憶舊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94期  作者:李世庭 出版时间:2002-10-20
    关键字: 刘鸿生 故居 定海 石板明堂 赵日亮

    已鲜有人知。刘鸿生故居坐落在定海城东南的聚奎弄,过去,这里的环境极为幽静,东边是「鲁班殿」庙宇和一方长满了芦苇和浮萍的池塘(俗称「正方河头」),南面是城墙,西、北两边都是民居。正方形的院落占地约七八百平方米,里面的房子呈「凹」字形,东西厢房是平屋,北边一排五开间的正屋是两层楼房。房子与南边一道内墙之间围着一个石板明堂。紧靠西面聚奎弄有三四间平屋,用作厨房、柴间和储藏室。房子的构造和外形跟一般的砖木结构的民居没什么不同,只是在选材用料和制作工艺方面相当考究

  • 文章(江南故鄉)夢回天荒蕩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18期  作者:王瑞 出版时间:1975-01-01
    关键字: 江南 卖鱼船 阀阈门第 青石板 金坛县

    着诉不尽的辉煌旧事,把门的石狮石墩与街面舖着的靑石板,映着秋阳的余晖,互相夸耀着圆润和光洁,因为他们都已经被人们的布衫布腹磨擦和践踏过千百年了。迎面来了个白发老人,背拢着双手,踽踽独行、安详静穆,显然他是刚从澡堂里泡足喝够而来,只有阶前的落叶和天空的如絮秋云,才是这世界上最引起他注视的重要事物。——我就出生在这样的一个小城里,在那里消磨过少年和童年的时光,这更是三十年前的往事了,景象,人物和一些小故事,似乎都是那么模糊,遥远和不眞实!有时候它们却又跟我非常接近

  • 文章(伍、海峽采風)瑞金兒歌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3期  作者:大陸 楊德泉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故乡 儿歌 斗虫虫 青石板 秋风 老年人

    斗虫虫咬妹手,(中指相对)妹妹一百九十九;虫虫飞上天,妹妹做神仙;虫虫飞下地,妹妹做皇帝,各各各各飞走。麻雕子曜啾啾,三岁妹子(幼儿)会唱歌,唱得哎介听,听得公公奶奶听,公公奶奶食饭要小心。排排坐,唱仙歌,你食酒,艾(即「我」)打锣。王子去求仙,单身上九天,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东虹热头(即太阳),西虹雨,南虹刀抢,北虹虎。青石板,板石青,青石板上生鳞。(谜语—天星)细人仔,屎骨三把火,煎得油炸羔,炕得薯米果。七月秋风起,八月秋风凉,九月秋风冻死懒妇娘

  • 文章泉州洛陽橋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28-29  作者:魏文溪 出版时间:1978-01-01
    关键字: 洛阳桥 石板 鬼斧神工 蔡襄 钢筋水泥

    并不懂有什么伟大,也不懂对人民有什么好处,心里并没有什么感念,但是洛阳桥的美景风光,及今思之,都是记忆甚深!二、洛阳桥的风光洛阳桥是由南至北,横跨洛阳江而建的,是江与海汇合之处,宋时蔡襄建造洛阳桥的目的,是为便利交通,不是发展风光,但是一般的风光古蹟,是令人所难忘怀的。洛阳桥全部用石板砌成的,桥的两旁有石板栏杆为扶翼,每段栏杆有一石柱,两边相对,石柱里刻有石像一尊,传说都是造桥有功的人的雕像,同时每一段的距离,就有一对(两边)的石塔,(不知多少塔)桥有三个亭

  • 文章憶揚州(續集)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61期  作者:周秋如 出版时间:1973-02-10
    关键字: 《闲话扬州》 扬州地形 石板街道 庙宇教堂 历史战争

    上无漏水,下无阴沟,下一次大雨,通衢便可行百石之舟。」这就证明他已至病笃的地步。扬州的街道是花岗巖石板砌成,每块石板长五尺、宽尺半、厚一尺,一律依街道方向横排,两旁再由此项大小之石板直排,使成为八尺宽之石板街道,以资行车走马。再两旁由砖砌成(热闹街市如辕门桥、教场街、多子街等也有用水泥或磨石子砌成)之行人道。石板路中间,有用砖砌成之地下沟,约尺半宽,三尺深,因之车马行于街上有隆隆之声。两旁商肆住户,屋簷的滴水,均用洋铁沟漏经行人道暗沟导入街心大沟中,我幼年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