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盐产量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岱山的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6、7  作者:金禮門 出版时间:1983-05-15
    关键字: 岱山 盐区; 产量 舟山群岛

    丝、茶、鱼、、竹、木、棉、麻为浙江省八大盛产,这是大家所知道的,其中鱼二项,又是我鄕最孚盛名的物产,不但产量多,而且品质高。笔者生长于鱼草堆中——我鄕对鱼类俗称「鱼草」,喩其量多如野草一般,晒成后必须入仓归堆,使卤沥尽,越陈越鲜,俗称「堆」——耳濡目击所及,耳熟能详,每年夏令将届,正是故鄕食旺产季节,玆简略记述以聊慰鄕思之情。我国产之区很多,即就浙江本省言,居凡沿海之区,或多或少,均从事晒盐。但其间以余姚之庵东,和舟山群岛之岱山,产量最丰

  • 文章談故鄕的塩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63期  作者:張敏賢 出版时间:1972-08-01
    关键字: 故乡 名产 产区 产量

    读本刊第六十二期金礼门鄕长「浙东名产岱」一文,儿时在家鄕沿海所见那一叠叠的板,与父老们扒土淋卤的景象,又重映现在眼前,屈指算来已是二三十年前的事,故鄕风物,令人遐思。笔者家居鎭海县霞浦鎭,邻村下垟是宁属盐场产地之一,产量虽然不多,但盐粒晶莹洁白如雪,非常悦目。家鄕用盐都是论担买进,存贮于缸内,供一年或数月之用,没有听说有食零售。其原因大槪,一是近于产地买卖方便,一是每家每年要雪菜、冬瓜、茄子、海蜇皮等,用较多之故。盐都是由肩贩挑来兜售,一担两

  • 文章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100期  作者:青峯 出版时间:1970-12-01
    关键字: 食盐 盐场产量 雪花 锅巴 川康盐务管理机构

    为川康盐务管理机构焉。抗战以前,全川盐场产量,年约七百余万市担。以川盐生产成本远较海为高,所以不能与海竞销。政府以引岸制度分销区,使海不得侵销,川盐乃得生产供应四川全省及鄂、黔、湘、滇等省之一部地区需要。抗战军兴,海产区相继沦陷,尙来仰给海供给之若干区域,遂有淡食之虞。政府于二十六年八月起,实施川盐增产计划,以后川盐产量,逐有增加。计二十六年全川食盐产量为七、○七三、五六○市担,二十七年为八、四二○、三五八市担,二十八年为九、四五九、六六三市担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