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益友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交友之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3期  作者:向志 出版时间:1981-03-25
    关键字: 交友之道 包容 宁缺毋滥 益友

    之后果;若不信不义,何诚之有?故可绝而弃之交。亦有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近于利」者。结交到益友,即如有一面可使人惕励的镜子,亦如一位良师,能使人常怀上进之心而不自足;结交到损友,可使人见识迷乱,被拖入汚沼中,丧失主见,易习长骄惰之气而不自知,此即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故择友焉能不愼?盖有关个人前途与幸福矣!想结交朋友并非难事,难的是如何把握住既得的友谊。若待人诚恳,讲求信义,心胸宽大,自然为人所乐于接近;能寻得一、二知己,更属难能可贵,为了要让

  • 文章感戴鴻恩 缅懷懿範 恭讀曉雲法師函牘感言(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5卷 第2期  作者:何廣棪  出版时间:2007-04-30
    关键字: 晓云法师 良师益友 怀念追思

    韶光易逝,曉雲法師離開人寰圓寂將屆二載。在此七百多天的日子中,其音容懿範仍常縈繞腦際,久久不能忘懷。回思法師在世時對我的提攜與教誨,其深恩除須感謝外,尤應予以永誌,至其間情事則有多足記者。猶憶華梵大學初辦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時,蒙所長蘇瑩輝教授推薦來所任教。民國八十一年(一九九二)十二月下旬,我承命從香港赴台北,謁見法師於本校華梵堂。首次晤面,法師親手交給我兩張專任副教授聘書,一張屬東研所,另一屬中文系。言談間,法師問及我是否願意兼中文系主任,留台協辦創系...

  • 文章敬悼趙來龍教授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0卷 第1期  作者:張煥卿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悼念恩师 回忆往事 良师益友 授业解惑

    今生能完成高等教育,並在社會上立足,可說全是仰仗於老師們的教導和栽培。其中趙來龍教授就是我永誌不忘的一位恩師。趙教授是河南新鄉人,教育學科出身,專長之一是圖書管理。是我們政大教育系的專任老師。我並未修過他的課,可是他施加於我的恩惠,遠超過教過我的許多老師。民國四十九年,我自政大邊政系畢業,次年七月,自海軍陸戰隊服役期滿退伍,立志做一名中學教師。但是我系出冷門,幾經努力尋覓教師,均不得要領。失望落魄之餘,乃逛蕩到政大母校碰碰運氣。母校歷史系有位齊覺生教授,...

  • 文章追思廖勝梅道長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6期  作者:井應秋  出版时间:1990-01-27
    关键字: 廖胜梅 追思怀念 中国书法 良师益友

    我就临摹「颜礼勤、多宝塔」等帖,幸运经他热心的指导,果然进步神速。待结业前数天,他推介我参加「中华澹宁书法学会」(现任会长曾玺)。我说:「廖大哥,我还不够资格吧!」他很干脆地说:「我说可以就可以了。」此后他对我更加热心的指导,可说是受益良深,而我今天稍有成就,能在北市社教馆等多次书法联展,完全归功他的指导与爱顾了,而且学会提名还当选为理事呢?他诚然是俺的「良师益友」。今年(七七)冬初遇见杨文章、刘炳南二位理事,据说廖总干事得了「肠癌」!哦!他的身体那么健康,怎会

  • 文章潘公展先生的學驗德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7期  作者:陶百川 出版时间:1975-07-30
    关键字: 潘公展 益友 良师 博览群书 办商报 创办晨报

    潘公展先生遗像潘公展先生是我的益友,也可说是我的良师。因为我与他共事的次数很多,时间也相当的长,而且多是他做首长,我做僚属,从而受敎或聆训的机会就很多;而对他的学识经验道德和行谊的体验和了解,也颇深刻。但本文限于篇幅,不能充分发扬他的潜德幽光,殊觉愧对故人。公展先生从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就在上海敎书。民国九年协助汤节之先生办商报,次年与陈布雷先生同主该报笔政。十六年五月淸党后,他和我同时开始服务于中国国民党上海市党部,他任常务委员,我做助理干事。因为职位

  • 文章怀念良师益友卢焕杰

    来源期刊:《海南文獻》 第34期  作者:邢愛周 出版时间:2008-11-15
    关键字: 卢焕杰 良师益友 生平简介 人生履历

    泰华文艺作家协会、泰华诗坛协会等文化机构,积极参加文艺活动。同时他参加过许多次征文比赛,得了多次奖章及奖状。焕杰与我可算是亦师亦友多年,如今他悄悄的走了,泰华文化界失去了一位文化斗士,泰华报界失去了一位文化战友,而我则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

  • 文章三十年来的精神益友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王大任 出版时间:1980-02-01
    关键字: 精神益友 大华晚报 漫画专刊 创刊三十年

    自我政府迁台以来,大华晚报是最早创办的一家晚报。记得最初发行是小型的篇幅,后来改版为大幅出刊。笔者服务于立法院,擧家追随政府于三十七年冬浮海来台,寓居台中市。当时经济生活虽不充裕,每月仍订中央日报一份,继而订大华晚报一份。三十年来阅读大华晚报从未间断。每月送报人偶尔或有一、二次误送其他晚报,翌日亦必设法令其补送或补买一份,以臻完璧。笔者称颂大华晚报为精神益友,并非有意阿其所好,而是有其客观事实的存在。大华晚报不仅编排生动,内容丰富,使人翻开报纸即有一种

  • 文章良师益友说文献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1期  作者:張樹莊  出版时间:2004-03-01
    关键字: 读者感悟 往事回忆 文献旧事 良师益友 祝词

    我初识《海州文献》是一九九二年,在编修《连云区志》的时候,从友人处见到几本文献,如获至宝,爱不释手,遂复印了一部份。一九九三年至今,蒙文献社社长兼「老编」的见爱,如今已收到四十二本文献。每当文献寄来,必手不释卷,从头至尾,一篇不漏地读完为快。其中鄕亲的讯息,鄕情的报导令我关注;书画的精妙,诗文的博彩令我倾倒,如老树而受甘霖,如枯枝而沐春风。我视文献为良师益友。阅读文献,从中汲取了丰硕的海州文化历史,也学到了许多鄕贤的待人接物之理,以及修己治人之方,诚然

  • 文章悼念信师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67期  作者:高子昻  出版时间:1972-01-02
    关键字: 姜伯彰 久别重逢 相识经历 怀念故交 良师益友

    流光如駛,信師逝世,忽四閱月矣,緬懷遺範,搜讀舊簡,中心戚戚莫能自己!顧余與信師非同尋常,蓋先府君煥彩公於推行地方自治時,入信師所主持之縣訓所,深沐薰陶,趨庭聆之久矣。余少時,既與其次哲嗣達權同窗,長復從其冢嗣達衢先生遊,後乃受業於信師之門,兩代交誼,故期余切,而責余亦嚴也。當大陸淪陷之時,余間關走香江,識劉偉民君,正遊俠其間,承示信師在臺地址,卽飛函吿知,比得復囑候機保擧入臺,且請謝公旨實鄕長就近照顧,抵臺之日,謁之於北投香丘莊,白髮飃蕭,而神采弈弈,...

  • 文章(伍、詩詞)嘉義縣沄水國小校歌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3期  作者:章立之 出版时间:1979-07-31
    关键字: 沄水国小 校歌 良师益友 中华文化 主人翁

    诸罗山麓,沄水溪畔;沄水国校,耸立巍峩。良师益友,汇集一堂;四育并重,德术兼长。效法先圣先贤,宏扬中华文化。做国家主人翁,复国兴邦。(重唱)做国家主人翁,复国兴邦。(六十年春应台湾省敎育厅国小校歌征审)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