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盆兰共返回2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詩歌選粹)吟草——一七四首

    来源期刊:《洛陽文獻》 第3期  作者:郭隆朝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选举 火灾 邓丽君 忠孝信义 秋蝉

    团长餐叙感赋君从故土来,承敎寸心开,宝岛欣相遇,借花频举杯。长久仰高才,交流文化来,状元楼里聚,终席喜相陪。(注)此碑林系河南省巩县李公涛乡贤所创建者,驰名中外,民国八十四年十月十六日起在台北市国父纪念馆举行碑拓作品展,观者如云。盆兰院里植名,盆栽近石栏,花开蝴蝶似,亲友贲临观。至日书怀冬至到身傍,寒流屡逞强,人人宜饱暖,灾害早严防。五律(一首)全民健保健保新仁政,欢歌处处同,周详少缺漏,务实必成功。尽道中华好,咸钦宝岛丰,黎元长寿考,万世国兴隆。七绝

  • 文章孝亲怀慈普度亡灵的中元节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1卷 第9期  作者:鄭傳良 出版时间:2009-09-10
    关键字: 中元节 民俗 盂兰盆会

    每年夏(农)历七月十五日,即七月半,道教称为「中元节」,俗传上元为人节,中元为鬼节;佛教称「盂兰盆会」,这是道教和佛教在同一天举行的不同节日。中元节是超度亡灵、慈孝先亲,中华传统文化古代相传承,也是流行全国各地的民俗节日,不但汉族盛行,我国的满、蒙古、达斡尔、彝、纳西、白、苗、侗、布依、壮、土家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而西方人则称为「中国的幽灵节」。道教将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七月十五日称为中元;十月十五日称为后(下)元。道教崇信者一般均在中元节日,集于道观

  • 文章敬邀台北市浙江同鄕會台北花園公墓年度中元普度法會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4卷 第8期  出版时间:2002-08-10
    关键字: 浙江 台北 同乡会

    每年的农历七月是佛教的教孝月,因适逢佛教的(盂兰盆节),佛于(盂兰盆经)中曾经开示及教导佛弟子,要如何以大供养,大功德力来超拔亲友亡灵或自己已故之父母。佛教的(盂兰盆节)传入中国后,在民间演变成如今中元节。而佛弟子们则是广修供养、施食、拜忏、消业、回向、超度以及利益鬼道众生,历代祖先、过世亲友、累劫冤亲债主等。台北市花园公墓管理处每年七月都会举办共修法会,以超拔累世之祖先、父母。今年的七月法会,上常下学师父将会慈悲领众修法,借助大家共修之资粮,功德力以及

  • 文章中元普渡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13期  作者:梁灼 出版时间:2001-09-01
    关键字: 中元节 祭典仪式 法会 佛教

    七月中元日地官下降、定人间善恶,诸天神圣与饿鬼囚徒一时皆集,此日道士必须举行「元都大献」日夜诵经,使得十方大圣齐咏灵篇,饿鬼亦俱得饱,免得受苦得以解脱。二是佛教七月十五日的「孟兰盆节」,佛教徒要举行「孟兰盆法会」,典礼隆重不亚于道教的「元都大献」。孟兰盆系梵语「乌婆拏」的译音,意为「倒悬」,言极其痛苦,若在七月十五日奉佛施僧,则功德无量,可以救先人之苦。三儒家「敬天尊祖」的伦理思想,转变为民间通俗风尚。使得七月成为幽冥界的好兄弟(鬼)出外逍遥的日子,而民众

  • 文章中元谈盂兰盆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8期  作者:明士  出版时间:1979-07-15
    关键字: 中元节 盂兰盆会 释迦牟尼

    农历七月十五日为放莲花灯之盂兰盆会中元节。盂兰盆会之擧,来源甚古,最早记载当为南朝梁武帝大同四年(五三八年)。「太平广记」引异闻云:「唐天寳时,任升之与郑钦悦言:梁大同四年七月十五日,律铭,其祖略遇盂大会,从驾同泰寺。」按梁武帝笃信佛法,曾三次舍身同泰寺,任升之为梁朝著名学者,曾校书秘阁,颇得武帝信任,从驾同泰寺参观盂兰盆会,其事可信。由此观之,盂兰盆会之擧行自南朝迄今,则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矣。盂兰盆会之来源,乃起自佛经。据说佛祖释迦牟尼于舍衞祇园精舍

  • 文章中元節的省思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8期  作者:胡鵬年 出版时间:2008-08-10
    关键字: 中元节 省思 民间信仰

    人间享受美食等良好待遇。贰、中元节的由来农历七月十五日是我国民间的重要节庆。在古代,民间在这一天以刚收成的新谷祭拜祖先,而道教的「中元节」及佛教的「盂兰盆节」也在同一天,又相传农历七月是鬼月,在这个月当中间,「好兄弟」们都会来到人间受人祭拜,由以上种种由来融合成今日的「中元普度」。一、道教的说法「中元节」原来是道教之说法,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是天官赐人升官、发财的赐福日;十月十五日为「下元」是水官解厄日,解厄是什么?像车祸、生病、破财都是厄;解厄即成

  • 文章浅谈盂兰盆会眞义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8期  作者:丁丹 出版时间:1985-08-10
    关键字: 传统习俗 节日真义

    农历七月,民间称为「鬼月」,意指地藏王管辖的地狱门,开放一月。于是习俗中,为轸悼亡魂,都大施普渡拜拜。其实七月十五日,是佛敎的「盂兰盆会」,也是道敎的「中元节」。由于世人误解佛法,以为盂兰盆会是普渡孤魂野鬼的节日,于是大杀牲畜,互争丰厚,除餍享无祀幽魂外,借此可宴邻里亲朋,舖张糜费,蔚成陋习。论理眞正佛敎徒擧行此法会时,仅是香花水果,素食斋供而已。盂兰盆,本是梵语「乌婆拏」原音转变,翻译华文是解救倒悬。当佛祖住世时,为其大弟子目莲僧,欲救母亲出离恶鬼

  • 文章漫談中元節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6期  作者:金禮門  出版时间:1975-09-01
    关键字: 中元节 迷信 孟兰盆会 同乡会 法会

    人人有分」的想法,踊跃去参加,对死者固得同沾法益,对生者又尽了 「孝思不匮」的孝心,想我全体同鄕亦必乐予赞助,以共襄善擧吧!中元节和孟兰盆会由于同鄕会擧行荐亡法会,不妨顺便将中元节来谈一谈,虽然九月份出刊之期,中元已经过去,但农历七月距地狱闭关之期尙早,仍不算是过时的背话。说起中元节,在我国亦是家喩户晓的令节!我国「道经」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五十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按上元张灯同庆元宵,中元荐亡以慰幽灵,下元吿成以报秋收,民间均有做养饭享先

  • 文章(諺語民俗)漁夫與小姐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19期  作者:袁塵影 出版时间:1995-12-01
    关键字: 乡土回忆 家乡民谚 盂兰盆会

  • 文章目莲救母与盂兰盆会的故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2卷 第8期  作者:陳燮堂 出版时间:1990-08-10
    关键字: 目莲救母 盂兰盆会 思亲 风气闭塞 虔诚

    银丝,有了这条银丝,据说可免整个身体沉入河底,有了这条银丝,才能裸露出上半身,目莲救母,就是打入地狱,拯救母亲。现在的人们就是仿照这个传说,请了一班和尙诵经,由为首的和尙扮目莲僧,戴上了有十二天神的僧帽,手中拿了锡杖,绕着焚烧纸糊的枉死城火堆外围走着,一面口中念念有词,一面以锡杖打破在焚烧中的枉死城门,据说打开城门以后,无论在枉死城中或血汚池中的鬼魂,就可以逃出,得到超度,这就是所谓盂蔺胜会。盂兰盆——是梵语,义释为倒悬,言苦之极也,盂蔺经云:「为佛门

共29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