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皮黄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川劇起源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92期  作者:蔡啓國 出版时间:1970-04-01
    关键字: 川剧源流 胡琴 皮黄腔 梆子 三庆会 花雅二部

    上期所谈的高腔,祇不过是高腔的源流。至于高腔的曲牌作用,与高腔的性质等等,要在以后谈到川剧腔调的时候,才来逐次分解。在这里谈的,只是有关川剧起源,尙不及谈到川剧的腔调。前面谈过了昆、高两种腔调的源流,现在该谈谈胡,弹之类的始源了。川剧中的胡琴,俗称丝絃,或曰絃子,主要腔调为皮黄皮黄的产生有两个地方,这两个地方,究竟谁对谁不对,或者都对,或者都不对,好像闹着双包案。但我想必然皆有其来头,我们不妨把皮黄腔产生的两个地方,都搬出来谈谈。皮黄腔:皮者西皮,黄者

  • 文章秦腔考(續上期)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50期  作者:馬彥祥 出版时间:1986-04-03
    关键字: 秦腔 二黄腔 高朗亭 徽班 皮黄

    据上所述,秦腔的过程,略可窥得。其最盛的时期,是魏三入京以后,约在乾隆五十年左右的时候。征诸王廷绍所编的霓裳续谱(刋于乾隆六十年)一书,其中所收,独多西调,共计二百十四曲。这些西调,大概就是当时最流行的秦腔中的片段。因其内容大都是描写两性间的恋情,正是一般学士大夫所认为「桑间濮上」的淫靡之音。然而那时的西皮调和现在的皮黄班中的西皮调,必非完全相同;不仅歌调已经有过改变,即剧本亦廻非曩时旧本,这变迁无疑地是受了二黄腔的影响。注二:据小铁〇道人所著日下看花记

  • 文章漫談臺灣國劇發展史略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4期  作者:吳本公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台湾国剧发展 陆光戏剧学校 齐如山 国军文艺活动中心 皮黄

    国军陆、海、空、勤总部的四个艺术工作大队长,王大明兄和笔者,我们丰县人就占了两位,各大队都有国剧队,而是大队最主要的一环。国剧,原叫京戏,北京改名北平之后,在习惯上原称平剧,因为它的艺术形式较其他地方戏剧为典雅,能雅俗共赏,其「有声皆歌,无动不舞」之特色,一般认为可代表近百年来的中国戏剧,而称之为国剧。平剧并不是北平土生剧种,它的主要声腔,是把流行于南方江西及安徽的「二黄腔」流传到湖北后,又结合了流行于北方的「西皮腔」,综合而成的戏曲,又称「皮黄」。它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