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田螺山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又见「佛」话绵绵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76期  作者:裘國松 出版时间:2008-11-10
    关键字: 雪窦山 露天弥勒大佛 布袋和尚 田螺 弥勒文化

    二〇〇五年秋天,在布袋和尚的故里浙东奉化,传开了这么一个消息:历经奉化有关方面多年申报,中央有关部门正式获准在弥勒道场之一的溪口雪窦寺,兴建露天弥勒大佛。获悉消息的那一天,我正出差去象港畔的奉东松岙镇。东经裘村镇庄下村,悠悠的,那座我所熟稔的田螺山,近距离闯入我的视野。常人很难理喻我此刻的心绪:又见「弥勒佛」,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啊!上世纪九〇年代初,我第一次去田螺山附近地区的布袋和尚故迹采风。不久便在一家地方杂志上发了一篇文章,其中提及田螺山

  • 文章鄉情快遞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24期  作者:雅言 出版时间:2004-07-10
    关键字: 余姚 考古发现 田螺遗址 民办博物馆 象山港大桥 彩色农业 绿眉毛

    ㈠余姚发现第二个河姆渡宁波文化界盛传:余姚境内,又有重大的考古发现,可称第二个河姆渡,址在田螺山,属余姚市三七市鎭相岙村。事情得从二〇〇一年年底说起,当时,相岙村村民董国能与人合资兴办热处理厂,厂址选定在田螺山附近,第二年,热处理厂开工,要打一口井,打了大约三米深处,挖出一块木板,长三十公厘,宽二十公厘,板上有明显的石器加工痕迹;板下有大大小小的骨头和陶片。他们立即想到这些就是文物,马上打电话到河姆渡博物馆反映情况。经专家们鉴定:这些骨骼有水牛肩胛骨

  • 文章河姆渡、田螺山遗址出土的热带动物骨酪和当时的气候佐证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40期  作者:竺濟法 出版时间:2005-11-10
    关键字: 余姚瀑布山大茶树 茶经 河姆渡遗址 田螺遗址 热带动物骨骼

    继一九七三年长江流域浙江余姚发掘七〇〇〇年人类文明摇篮河姆渡之后,最近又发现了与河姆渡同时代或更早的田螺山遗址。据报道,河姆渡遗址曾发现象骨,这次田螺山遗址经初步勘察,又发现了大象膝盖骨。除象牙作为工艺品可以传到世界各地外,一般来说,大象膝盖骨等其它骨骼只能在产地才有。此外还有大量热带金枪鱼鱼脊柱骨。考古专家还初步证实当时年平均气温在摄氏二十度以上,相当于现在的广东以南地区,处于亚热带与热带气候。而这样的气候是适宜于半乔木或乔木型大茶树生长的。这为茶圣

  • 文章田螺山遗址有望前推浙江史前文明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7卷 第1期  作者:北海 出版时间:2005-01-10
    关键字: 田螺遗址 出土文物 浙江史前文明 中华文明发祥地

    在余姚市三七市鎭相岙村名为田螺山的小头附近的一个发现,让浙江的考古专家兴奋不已。这里挖掘出的数百件与河姆渡文化同时代文物,种类和外型与河姆渡遗址出土文物接近,但其器物不仅比河姆渡遗址的同类遗物更耐人寻味,有些器物甚至在河姆渡遗址中没有发现。田螺山遗址将完整再现祖先生活,有望前推浙江史前文明。打井打出第二个河姆渡田螺山村民董国能为了挖口井,居然挖出了那么大的一个祕密,地下埋藏着一个历史的文化宝库。这些出土骨物主要是水牛肩胛骨、亚洲象膝关节和梅花鹿骨;出土

  • 文章南行日記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32期  作者:朱紋  出版时间:1996-06-15
    关键字: 田螺 南行日记 金坛 茅山

    田螺扫墓后小阿姨领着我回家又经过珍珠养殖场,她告诉我这些池塘里还养著家鱼,经常要撒下许多粮食喂养蚌和家鱼,又说塘里还有许多田螺呢,你喜欢吃吗?这下我的兴趣来了,吃鱼并不少,而田螺则是北京没有的。我说又怎么捉田螺呢?小阿姨告诉我不用捉田螺,只用耥。那是在一根长竹竿下面挂上斗形的耥网,伸入塘底便可耥到不少田螺。阿姨很快从养殖场边的小屋子里(小屋子是晚上看护珍珠的「岗楼」)取出一杆耥网。我很想试试自己的手艺,便抓起大竹竿,用前面的耥网伸向塘底!当我举上来一看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