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生平仕途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清廉自律的“三不愛官員”王安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8期  作者:劉思華 出版时间:2015-02-15
    关键字: 生平仕途 作风俭朴 拒绝纳妾 不贪官位 不谋私利 死后荣耀 光照千秋

    的真才实学和满腹经纶,庆历二年(1042)考中进士第四名及第。据说,原本他的卷子是被评为第一,只因有词句犯忌,故而被挪到第四。但不管怎么说,王安石从此踏上仕途,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等地方官吏。后任宰相,从熙宁三年(1070)起推行新法,后变法失败。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南京,不久病故,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他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生活上

  • 文章先賢高尚書友璣公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4期  作者:鄭祥鼎 出版时间:1979-04-06
    关键字: 高友玑 人物生平 仕途 追封

    先賢高尙書友璣公,字肅政,號南屛,樂淸西鄕高奧人。明宏治(孝宗年號)二年(西元一四八九年)已酉科擧人,三年庚戌科進士。初授南京刑部主事,歷任員外郞郞中等官職,掌理刑名,治事精幹,斷獄嚴明,各司奉報刑名案件,悉由他審定,輔佐朝政,重如肱股。後由刑部郞中,出守九江爲知府,持躬淸謹,仁民愛物,非國計,銖錢不取,非急事,隻字不差,激勵廉能,去稗務盡。在任五年,政通人和,史稱其政績爲全國十三郡(卽行省)之冠。正德(武宗年號)元年(西元一五〇六年),擢任廣西參政,管...

  • 文章先嚴定一府君事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張貞生 出版时间:1975-04-25
    关键字: 怀念往事 仕途履历 人物生平

    情报、交换情报、随时判断、分秒必争,迅速分报于河南省政府、三一集团军、西安胡长官。胃病发作,腹痛不支,往往用棉被垫肚,跪于床头,勉强收听通报,虽声嘶力竭,舌敝唇焦,从未稍失机宜。及敌投降,而先严已病入膏肓,医疗罔效,积劳殉公,垣党政军民,为开追悼大会,宛西亲邻厚赙营葬,且为立碑纪念,迄今思之,百感交集,爰就先严生平事蹟,略述梗槪,以倾孺慕,而永孝思,寸草春晖,不尽所怀!

  • 文章李商隱的悲劇人生面面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喬鶴亭 出版时间:1993-10-01
    关键字: 李商隐 诗人 生平 仕途 评价

    飘泊,晩景凄凉,往日的理想一个个都成了泡影,最后心劳力瘁,含恨离开了人间,崔玨在「哭李商隐」诗中说:「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情形也的确是如此,现在就李商隐的家世,爱情,仕途三方面分别说明如下:一、家世李商隐出生于一个小官吏家中,有姊姊二人,弟弟一人,从高祖起五代以来无人在朝做过大官,而曾祖李淑洪,祖父李浦,父李辅三人又都是早逝,撇下孤儿寡母,生活倍感艰辛。虽然李商隐在请卢尙书撰叔父处士志文状,和请撰仲姐志文状两文中,都自称祖上是李唐皇族的宗室

  • 文章翟君韶武家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張儐生 出版时间:1975-04-25
    关键字: 人物生平 求学往事 参加抗战 仕途经历

    君諱承烈,字韶武,先世族貫不能詳。淸初有諱春發者自河南遷來修武南封邨,是爲君之八世祖。七世祖諱三傑,業商邑城,遂定居焉。曾祖諱英,子二:長諱允中,三子,光緖二年,俱遷新鄕。次諱允明,君之祖考也,經營錢莊,迺以僞票糾葛,折閱傾其家。考諱鎭西,字湧金,食貧失學。塾師愛其聰慧,慨令附讀,不取束脩。丁丑,豫魯大祲。從兄鎭東薦入新鄕縣幫辦書寫。自是習文牘,佐縣幕,歷遊商水、羅山、光山、襄城、項城五縣。配薛太夫人,修武廩生薛冠軍先生之女,遂依外家居延陵,與吾家衡宇相...

  • 文章徐繼畬與晉商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趙克誠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徐继畬 家世生平 科举仕途 商业管理文化

    仕途,由于「迂谨自守,不阿权要」,既无权又无势,出门办事没有车子坐,梁问青便给他提供车辆;手头拮据,便慷慨解囊,资助他银两,使徐继畬在京师供职时始终无衣食住行之虞。梁问青仰慕这位表弟的品学,让两儿子㧑谦、鸣谦拜徐继畬为师。故徐梁之间来往频繁,亲如胞弟。徐继畬晚年曾撰《小序赠梁君问青》一文,对梁问青赞誉有加。他认为梁君「器识独优」,「商贾中间或有之,梁问青其最也」。从道光十六年(一八三六)离京南下出任广西浔州知府始,至咸丰二年(一八五二)被罢官止,徐继畬这位

  • 文章鄕先賢廖紀公事蹟

    来源期刊:《海南文獻》 第1期  作者:曾三省  出版时间:1971-01-25
    关键字: 廖纪 人物生平 仕途历程 文学作品

    时有急缺试风宪,天挺避嫌,称病不赴,已而叙绩,授天挺南京太仆寺卿,世以公之公正!与天挺之淡泊两美之。本刊参考1.明史。2.琼州府志。3.陵水县志。4.东光县志。5.王尙书宏诲筠心草堂集。6.时贤王家槐海南名贤评传草稿。附录乡父老口传廖天官家世故事童年,喜闻父老讲廖天官家世故事,百听不厌,鄕村妇孺皆知,且皆能乐道一鳞半爪。据说,廖纪曾祖父名观成,年纪大了,人呼阿成公,为一勤劳忠良农民。农闲,常自携同猎狗猎具,上山打猎。一日淸晨,阿成公赴隔岭行猎,过午未返,但见

  • 文章清代名臣文瑞公吳琠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3期  作者:姚炳炎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吴琠 人物生平 仕途政绩 人物特点 追悼祭文

    一七〇五年五月十二日止)六、諡文端贤良祠享祀康熙帝闻琠公逝世噩耗,甚为震悼,特遣重臣奠茶酒,发哀录祭葬諡文端。所司撰谕祭文,康熙亲览更正,又以吴琠丧未归里,悬缺弗递补。谕文:朕心不忍,盖礼遇优遇如此,琠生平学问,以立诚为本,言物行恒表里一致,以是获上信任所在无龃龉,当官不务赫赫名,为总督时有以立威之说进者,笑曰,所伤实名,吾奉法惟谨,关节不到人将兢兢矣,事事皆以义命自安,尝曰,顺理而行,得丧荣辱彼苍生之何,营营为身,都卿相俭约若寒素,室无妾媵,而口不言淸

  • 文章熊希齡先生傳略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1-01-15
    关键字: 熊希龄 仕途 教育事业 慈善事业 生平略述

    窃国称帝,立辞参政囘籍,同时协助蔡锷(松坡)逃往天津。从此绝意仕途,一心致力于敎育及慈善事业,并特别对国民党革命大业尽力帮助,尤其对桑梓利益多所维护,如挽救长沙纺织厰及常宁水口山铅锌矿局免于被湘督张敬尧出卖,为其著者。民国六年八月,京兆各县水灾,北京政府特派督办京畿一带水灾河工善后事宜,复在北京西郊创设香山慈幼院,收容灾后无家可归之孤儿及当时韩国流亡革命人士之子女达数百人,其规模之宏大,设备之完善,在国内独一无二。又在湖南首创义赈会、临时妇孺救济会,与国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