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王常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廿八宿以外的四位功臣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0期  作者:吳祥明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李通 窦融 卓茂 历史人物

    汉光武帝刘秀,为我国十大名君之一,其开朝功臣,除廿八宿(将)(文见P.11)外,尚有四位功臣,合称三十二功臣,兹再简介四功臣如下:大司空,固始侯李通,字次元,南阳宛城(即今河南南阳市)人。他是刘秀复兴汉室的首要发起人之一,「刘氏复兴,李氏为辅」的谶语,就是其父李守提出,由他宣扬的。他为刘秀称帝,汉室复兴,立下了首功。于建武十八年(公元四十二年)病逝,谥曰恭侯。横野大将军,山桑侯王常,字颜卿,河南舞阳人。是绿林军早期领袖之一,在起义军北进时,他晓以大义

  • 文章我所认识的王常裕大哥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5卷 第3期  作者:秦學明 出版时间:1985-03-01
    关键字: 生平 民运工作 民意代表

    王常裕先生,在东北现地抗日同志中,是大家公认的大哥。也是抗日蒙难同志中年龄较长伪职最高的一位。民国三十一年三月五日,大哥在伪满庆城县长任内被捕。因为应变得法,忍受酷刑,系狱八月之久,终获释放。事后虽被列为要视察人,仍然祕密工作。大哥任伪满高级官吏多年,拥有优厚待遇,竟然放弃一切享受,从事反满抗日工作。他的忠党爱国、牺牲小我的精神,实在是一般人所办不到的。东北光复后,大哥任沈阳市党部委员,负责党政关系和民运工作。对于党务工作的发展,贡献颇多。沈阳市

  • 文章王常新著《文学评论发凡》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2卷 第1期  作者:周伯乃 出版时间:2014-04-30
    关键字: 文学评论 王常新 比较文学 教学

    一个界说,他说:「文学语言既不是报纸社论的语言,严谨的政治语言;又不是日生活的语言。它是对人类语言的加工,越过了准确、精炼,达到了更高的境界。」王常新认为文学的语言,有它的形象性、音乐性,和独特性。在阐释「独特性」一节里,他特别举了鲁迅作品的鲜明风格。其实说「文如其人」,不如说「声如其人」。他说:「赵树理和周立波都是写农村题材的好手,但两人的语言各有鲜明的特点:赵树理是平实、明朗、隽永;周立波则是洗炼、清新、地方色彩浓厚。」最后,王常新先生并没有忘记他

  • 文章海外同鄕動態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3期  出版时间:1971-07-01
    关键字: 陈云祥 滕明海 魏书骐

    陈云祥鄕长,系陈理事贯之长公子,毕业于台湾大学农业机械系,于民五十四年七月,携眷赴巴西工作,现在圣保罗德商打油井机械公司任工程师,其夫人谢淑媛女士(闽人),系淡江文理学院毕业,随夫在巴西,自设贸易公司专营台湾土产等,业务甚为发达云。王建鄕长,系王常务理事炳南之长公子,四年前在中原理工学院攻读,因用功过度,影响健康,忽患鼻病,因日本有专家医治该病,现在日本东京医院治疗,病况渐有起色。滕明海鄕长,系在复兴航业公司「高升号」服务,专作远洋航海,经往来欧美非各

  • 文章温陵夜譚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11期  出版时间:1975-12-01
    关键字: 《晋江杂志》 温陵居士 和声 蔡鼎

    照给待遇,那是必需的,而容纳一两位会做事的鄕亲,也是应该的,你说是吗?但我得敬告老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非但不可请他帮忙做事,更要远远的不要接触到他。」叹曰:「油漆未干」也。□幼竺女士在第十一期「晋江杂志的沿革」一文里讲得很明白,和声先生是承蔡鼎先生的好意要他出来替同鄕做点事,先是请他担任评议委员主编泉州杂志,缺乏经费复因「风风雨雨」而中途停刊,后来蔡理事长并提名王先生选为第三届理事,当时,王先生以理、监事任重道远,该让财力雄厚的鄕亲出任,蔡先生

  • 文章故鄉拾穗(八六)雜憶——灘簧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56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81-09-15
    关键字: 滩簧 锡文戏 百万叹穷》 越剧

    聊供酬劳之意而已。邀演之时间,均在农历之十月下旬以后,亦即是须在农闲期内,一座村庄,至多亦仅演出一两天而已,新年当然又当别论。其所以仅演一两天之原因,一是为避免劳民伤财,因演出时不但要筹集演出费用,尙须招待前来观赏之亲朋,如时日一久,农家之负荷相对增多,既属浪费,自有碍于节俭美德之维护。二为地方士绅,惟恐久演将影响地方上惇厚纯朴之民风。在抗战末期民国三十二年以后,城巿之滩簧班已改名为「锡文戏」,备有各角色之各种行头及一切道具,每班之人数多达二三十人,其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