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牛地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耄耋閒話)風水趣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15期  作者:倪圻 出版时间:2012-02-01
    关键字: 进京考试 城隍庙 榜眼 史家大坟

    而且要这个学生督工。塔成后风水先生眼睛复就明了,史家也开始败落。据说,这块坟是「牛地」,坟前造个塔,等于坟前打一个桩,把给锁住了,史家还能不败落吗?

  • 文章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3期  作者:張明達  出版时间:1997-09-01
    关键字: 牛歌 耕地歌 耙地歌 打场歌

    歌」是农民在田间用耕作时,随心所唱出的「歌」。在我们海州等颇为流行。「歌」无固定节奏,也没有词。笔者走访众多高龄老农,说不清起源于何时,讲不尽为何这样洒脱。在小时候,父亲曾经告诉我,本是天上的「大力神」,为解除农民在田间劳作的疾苦而下凡,原不想在凡间久居,当听到农民为它「唱歌」时,倍受感动,便留了下来。每当犁耙缓慢下来,不必鞭策,只需一个「歌」,听了心中高兴,干起活来便特别有劲。记得刚毕业回鄕务农时,和几位刚从学校毕业的同伴常停立于田头聆听

  • 文章一個故事兩個結局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8期  作者:秋恬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牛肉辣面 地痞 四川老板

    冬天,总是好起雾,今冬的雾特别多。淸早,我最爱吃四川风味的肉辣面,可以驱寒。门前就有一家川味快餐部,味道很好且又方便。我总爱来这儿吃早餐。我又来吃早餐,透过雾看去,门却没开!我祇好到隔壁的方风味快餐部,将就吃一碗酸浆面。饭后,我不解问道:「隔壁的门怎么现在还关着?」店主接过钱,叹口气,点燃了一支香烟。川味快餐部的故事就随着烟圈慢慢扩散开来。川味快餐部的生意很好,有的现吃现付钱,有的吃后一周算总帐,可是有四个痞吃后一直未结账。他们见主人忍气吞声

  • 文章迎接年·细话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2期  作者:申明珠 出版时间:1985-02-28
    关键字: 牛年 谚语 文艺作品 地方民俗

    民国七十四年,岁次乙丑,肖属年。我国一向以农立国,在农业社会里,是重要的生产原动力,耕耘载物任重负远,不但与人类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幷树立了勤苦耐劳的美德形象。

  • 文章雜皮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87期  作者:青峯 出版时间:1969-11-01
    关键字: 杂皮产地 杂皮产量 虎皮 豹皮 牛尾狸皮

    川产兽皮,除皮、羊皮、麂皮外,尚有虎皮、豹皮、獭皮、獾皮、狐皮、尾狸皮、野猫皮、鱼猫皮、黄鼠皮、靑猔皮等,统称为杂皮。此等杂皮,大都系小张,且出产数量亦甚少。四川杂皮产,在川南者为大河(重庆以上之长江),宜宾一带;在川北者,为小河(嘉陵江流域),通江、南江、巴中一带;在川东者,为达县、巴县、永川等;在川西者,为成都、灌县等;此系指稍为著名之产而言。至其他各,亦非完全不产,惟数量甚为零星耳。据专营杂皮业者之估计,川产杂皮之产量及其优劣情形,约

  • 文章聽水·撫山·品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4卷 第1期  作者:董振群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方城 伏牛山 七十二潭 石川地貌

    八百里伏山蜿蜒经过河南西南部的方城县时,退去它雄浑伟岸的身姿,将一座座虽不高大但堪称秀美的山体,留给了最北端的四个乡鎭。窄窄长长的七十二潭就静静安卧在其中。对于自然风景名胜相当匮乏的方城县而言,当人给予了七十二潭最高的礼遇。不仅以较高的规格建设开发了它,还下大工夫把它打造成了南阳盆黄金旅游链条中璀璨夺目的重要一环,引来八方游客争相前来一睹它的容颜。自县城出发沿省道鲁姚公路一直向北进入重重叠叠的伏山,三十公里的路程过后七十二潭就呈现在眼前。步入

  • 文章續「憶江南」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87期  作者:柳絮 出版时间:1977-06-10
    关键字: 地方特产 驴肉担 牛肉篮 卖兔肉

    十三、薰烧摊摊设市,烹制有专家,猪首、薰烧、耳、鼻、舌,鸭头、杂碎、蟹、鱼、虾,烂肉、下腮巴。薰烧以猪头为主,次即杂碎,分脸、脑、耳、鼻各部,舌与眼骨相连,俗名「牌楼」;尙有肝、肠、肚、爪,及綑蹄、烂肉、(下腮)或兼制鸡、鸭、鱼、虾、蟹等,薰、醃、卤、炸,品类繁多,午后设摊售卖,为晚餐佐飮之美肴。扬城以敎场街头为佳,四鄕以邵伯、仙女庙较著。十四、驴肉担驴耳大,驴肉细而香,老、马酸、安足取,肝酥、胰嫩,选来尝,奇货个中王。驴肉味美,不似肉之老;马肉味酸

  • 文章方掌故董家村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期  作者:金光宇  出版时间:1972-05-15
    关键字: 地方掌故 秦淮名妓 奁艳集

    居于邹枢与奔鎭间之小村落,据亡友王超一生前在港时,闻诸易君左先生,经多方考证得来,为明末秦淮名妓董小宛出生。按董名白,一字靑莲,才色擅一时。后归如臯冒辟疆。有奁艶集遗世,惜未永年以痨瘵死。

  • 文章晒晒常州人的「胃口」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95期  作者:黑多  出版时间:2012-09-25
    关键字: 农耕文化 餐饮标识 饭局 传承

    常州人有个独特的问候语,见到熟人,迎面会打声招呼:「饭吃过没?」而对方,大多也会乐呵呵回答:「吃——格——咧!」有史载,常州在明代就是全国三十三个较大的商业与手工业城市之一,是百分百的鱼米之鄕、富庶之。「饭吃过没?」很显然对常州人来说,不可能是人们对温饱问题的一种焦虑,只可能是常州人骨子里对农耕文化的一种「印记式」的依恋和传承。不过,这样的问候最终还是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在人们口中消失。因为自那以后,常州人有了更多元、更广泛和更开放的话题。但是,常州人

  • 文章雨天中的爹頭娘脚話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78期  作者:盛輔良  出版时间:1983-05-01
    关键字: 同乡会 春牛图 天干地支 舞台 《宁波同乡》

    连偸吃一个鸡心的机会,也要等好几年!当狗年祇剩下几天,亥猪尙未「到任」前的一个冬夜,电闪雷击挟着倾盆雨势。睡梦中醒来,还以为今年春雷怎动得比往年早?这一场雨,间歇难停落过了年。侵犯了猪年风雨失调。眼看将要联合霉雨季,不让太阳有露脸机会,老天实在「过份」!吾辈们的老祖母们,识字者并不太多;看历书——春图却经验老到。就算眼蒙,可以敎孙辈们代看转述。譬如说:在犂田,那表示今年必须辛苦努力;如果正悠闲躺着听牧童吹笛,这表示丰收无忧。或者画着好几条龙在喷水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