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烟袋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的父母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4期  作者:吳本公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吴荣昌 婚姻 烟袋 办法店 亲情

    抗战胜利,父亲在鎭江江苏省政府民政厅任职,大哥二哥徐州师范毕业后返鄕分别担任教职,按说可以恢复到家庭的旧观,可是没有,有人说:「女人有四个特性,一是天生如簧之舌,二是三心两意,三是猜疑嫉妬,四是爱慕虚荣。母亲却未受以上四个特性的影响。特别是意志坚定,宽怀大量,朴实无华的风格,就健康而言,她可说是西望长安不见「佳」,茹苦含辛的抚育幼小,但环境越艰苦,她却越振奋,也越能独当一面。她没有任何的不良嗜好,唯一的爱好就是「长烟袋」。在我的心目中,母亲的烟袋窝,比长枪、大砲

  • 文章神仙不爲也!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3卷 第4期  作者:郭有文 出版时间:1993-06-01
    关键字: 烟袋 旱烟 礼节 装烟 高丽烟

    日前在一位老友家中,看到他由大陆家乡带出来一支竹制的「旱烟袋」,把玩良久,不忍释手,因为他带出来的这支旱烟袋杆儿,对笔者个人来说,眼熟的不得了。盖当小时候先父在世时,就曾是这种旱烟袋杆的「老枪」,我也曾在「来,给爹装一袋」的指示下,经常为他老人家装袋点火,当时感到蛮好玩的,我也不止一次,看到他老人家由田地里作禾回家,抽几口后那种吞云吐雾,虽「神仙不为」的舒坦劲儿,至今犹如烙在心板,永难忘怀。因而,对老友这支「原装」的旱烟袋杆儿感到非常的亲切,思念故乡

  • 文章續「憶江南」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04期  作者:柳絮 出版时间:1980-04-10
    关键字: 老虎灶 卖膏药 烟袋 茶水炉

    八十一、烧茶炉灶名虎,分段设街头,沸泡茶汤温盥洗,桶挑河水勺添油;元旦给双筹。茶水炉即如上海之「老虎灶」,分地区开设而有历史性,附近居户,飮茶用水,悉赖供应。飮水按桶取値,烧水则按勺取値,以筹代币。如遇壶未满时,辄加舀添注,不复计资。每届新年,则书贴朱笺:「新正元旦日,早有元寳开水」;水资加倍。八十二、装烟袋深深吸,烟管瘦而长;铜袋、皮丝、吹火纸;茶坊、浴室、说书场;消受供君尝。过去上流人士多抽皮丝烟,用铜制水烟袋;或用长管伺客抽吸,代为装烟、点火、吹灰

  • 文章談菸與菸具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89期  作者:羅尙 出版时间:1970-01-01
    关键字: 烟具 二杆烟 水烟 竹制烟袋 金堂烟

    浆糊浆刀,扞子。先将菸剪成段,再分包皮与心子,把包皮摊开于小木板上,再一层层加心,中间可渗入菸骨头。然后用扞子卷成雪茄状,再以浆糊黏紧之。卷成之菸,要略如橄榄形,肚大两端小,而且松紧适度。大口岸菸叶店中,亦有成匣出售。卷好成枝之菸尙有再加工者,是为燻,用绵竹大曲酒,上好沱茶,药材之类燻过,以加强味道。吃旱菸用之菸杆,远不如水烟袋之讲究,多用细竹,加上黄铜菸锅及嘴子。菸锅总用黄白铜,嘴子有用铜,有用烧料子(陶器)。云南人有用尺余长象牙杆子,算是名贵之至。川中有

  • 文章东野老人——烟袋嘴故事补遗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0卷 第3、4期  作者:湯宜諧  出版时间:2008-12-01
    关键字: 东野老人 烟袋嘴 人物事迹

    海州文献》第一一四、五期刊登南京族人汤儆昭撰写的〈东野老人烟袋嘴的故事〉,读后殊感敬佩。盖一则寻常掌故,竟写得如此鲜活多趣,诚难得之佳作也。东野老人桃李成行,经师人师飮誉一方,当时宗族中辈分较长的青年也多有列名门墙,课督甚严,并不因此而稍宽纵。若干年后,有的游宦外地,有的服务桑梓,但不论何人何时,途经师门时,无不下马徒步徐行而过,古之师道,怎不令人肃然起敬!「安分守己读书人」,东野老人读书、爱书、买书、抄书、藏书之丰,遐迩闻名,斯时有河工督办皖人吴可园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