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灯纸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閒談風俗)愼終追遠祭中元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28期  作者:如泥 出版时间:1977-07-01
    关键字: 中元 风俗 河灯

    祖宗的名讳了。中元节祭祀,俗称「灯纸」,除了一张祭单烧一份以外,另外有两份特别多的,其中一份是烧给远祖远宗的,一份是烧给无主孤魂的,也有普渡的意义云。

  • 文章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0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70-04-15
    关键字: 放纸鹞 风筝 风土习俗

    盏或数百盏鹞,鹞是五色笼,中燃三数寸长之蜡烛。在月黑风高之夜,远看一排斜斜的一串鹞,犹如天上新星在高空闪烁,眞美极了。有的还在鹞子头部缚上弓絃,风激弦鸣,发出汪汪之声,有的还在鹞子胸前缚上几个大葫芦,风吹葫芦口,激出嗡嗡之声,确是有趣。家鄕放鹞也有一个规定,大槪在冬天十二月至来年淸明时止,过了淸明,如果在田间放鹞,则人家会干涉,原因是淸明以前田里麦苗还短,践蹅了还能复原,不致有何损失,一过淸明,麦苗已高,便不能蹂躏了,故有淸明断鹞之谚。另一个

  • 文章「二月鳶」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21期  作者:賽棠 出版时间:1981-02-01
    关键字: 纸鸢 制作方法 孔明灯 二月鸢 张良

    拼凑大量生产的,没有自己做的如意喜爱的样子,而且亲手设计制造出来的会产生一份感情,所以现在化几元钱买的是无法与自己做的可相比的。鸢的样子很多,有龙鸢、蜈蚣鸢、蛙蟆鸢、双鲤鱼、单鲤鱼、蝴蝶鸢、河鱼鸢、衣鸢、八角鸢、纱鸢、尿盘鸢等等。鸢的结构:家鄕做鸢,叫扼鸢,也叫拗鸢或叫糊鸢。扼鸢先要选择好竹子,再破(读派音)篾,篾要破得均匀,再决定扼何种鸢,再把篾裁好。扎鸢架不用线,是要用皮芯(芯读任音),(皮芯是皮剪条,手指那样宽,用手掌索成线

  • 文章漫談家鄕風物情趣

    来源期刊:《連聲》 第1期  作者:羅慶和  出版时间:1981-02-01
    关键字: 连声怀乡 语音驳杂 送灶神 舞狮放 食物米冻 连城八景 笋木薯 故乡甜品

    表面看虽与米冻有点相似,但其味道及轫性究竟比不上米冻多多。3.舞(游)龙狮—正月初一起,龙狮队遍游各鄕鎭,家家户户燃放鞭炮,表示欢迎,连邑之靑狮,每位舞者都具有「中国功夫」,几乎走遍闽、粤两省,粤狮遇见连城靑狮,因畏其深藏武功,无不低头行礼,否则,必用「比武」以分高低。以上所述是舞的龙与狮,正月十五日起还有游龙之戏,其龙系用竹片及糊制而成,其内空心,设有烛座,点燃腊烛,晚上出游,烛光灿烂,再配上锣鼓,热閙非凡。4.游(放)花—花、台湾也很多很好,本来无

  • 文章談海門年俗

    来源期刊:《海門縣訊》 第1期  作者:顧保安 出版时间:1986-12-01
    关键字: 腊八粥 送灶 调阴阳 沙炒花生 丢稻屯 吃糜子 悬容挂真祖 游湖牌 放炮仗 请灶神 年朝饭 跑发财 年初一忌讳 放纸鸢 献田头 照田财 拔红灯 四将推台

    时运之意。另必有「百叶包」,是将百叶裹「菜头」,谓之「银包」。又「菜头」与「彩头」同音,均吉祥语也。谨按:灶君,我邑中每家均供奉之,其神殿设于灶台,神殿内有一梯形木板,长约一尺,厚约二分,上端宽约二寸半,下端约三寸,灶君神像,均为慈眉善目之白须老者。其像由画师描绘于红油光,在市上出售,邑人购得后,于念四夜将之粘贴于该梯形木板,神像向外,殿前设香案,邑人对灶君甚为虔敬,朔望及重要节令均上香膜拜。又如家人中有病痛不愈者,辄焚香叩告,请神默佑。邑人对灶君之称号甚多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