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清明桥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無錫城區漫步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29期  作者:方永施  出版时间:1997-03-20
    关键字: 出油面筋 三凤熟肉店 无锡城区 清明

    复原,因为有此办法,所以我也带了很多回美,放在冰箱结冰层,慢慢地吃。三凤熟肉店,已成为名产店,观光地图上都列有此店的地址,我们也买些无锡肉骨头回去吃,好像不及以前好吃,也许是口味变了。另外有一天,我们三兄从家中出发步行到南长街,那地是靠近百渎港,已是很南端了,然后向北去,直走到火车站,再坐公车回来,无锡的石很多,现在不是拆掉,就是改为水泥平,便于通车,祇「清明桥」还保留原样,已作为文化古迹,作为唯一保存的石了。走到跨塘畔,遥望运河渡口,不胜今昔之感

  • 文章浮生隨筆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45期  作者:周秋如 出版时间:1987-02-10
    关键字: 商业景观 《清明上河图》 邮票 开明 民间传说

    ㈡由「屋」谈到扬州开明读七十四年三月十八日联合报「万象」版中有胡慕达君著:「屋与摊贩「一文,开头写着:「提起屋就让人」想起淸院本淸明上河图中,虹上成排的商店屋宇,这些石上的屋,以及过往的人群,汇成了上面繁忙的商业景观。……」接着又写:「今天国内外不乏上建屋的实例,我国的瘦西湖上有五亭,欧洲义大利的翡冷翠市内的河上,也有成排的屋商店。……」胡君所谓之「屋」,大槪是指上有房屋而言,凡是到过故宫博物院的人,若是看过「淸明上河图」图画

  • 文章新洪詩作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3期  作者:張新洪  出版时间:1995-09-01
    关键字: 新洪诗作 卢沟桥事变 清明

    芦沟(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芦沟晓月夜消沉,犹忆当年血战声。食肉生番伸铁爪,病夫奋起卫国门!大伊山清明会大伊山域清明会,万客充盈壮且伟。盐水前街巷望,人头如卵浪涌推。两边摊贩叫声高,四面琳瑯诱尔回。兴致满怀轻甩钞,买得奇货笑颜飞。登山登山贪看无边景,旷怡心神百病医。远瞩难穿天涯处,近瞻应笑画栏低。风流之侣聚峰巅,各摄情怀留俏姿。山水不监方为撼,人生几度少年时?

  • 文章故鄉三春樂事多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58期  作者:馬二  出版时间:1991-04-20
    关键字: 清明 报娘恩 老八谢 雪堰

    廿七西鄕阳山节场,赛会演戏,一连五天,阳山接近武进边界,故戴溪,雪堰等处居民都往游观。二月廿八杨墅园宋帝庙一连演戏赛会五天,热閙非凡。故鄕旧制相沿,每图都有大王庙(亦称社庙)一所,每年春天都要演戏三天祀神,鄕人家家都有宴客,呼朋引类,一天到晚川流不息的流水席,唐人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的诗句,眞是最好的描写。这样三春游乐的日子要到农历四月初八游过西鄕的华藏寺东鄕的祇陀寺后才告结束,于是开始农事忙了。时移世迁,到了现在工业时代,人们终年为生

  • 文章故鄉拾穗(八九)雜憶——糊塗事之一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17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86-11-01
    关键字: 清明节 求学回忆 段家 通缉令

    民国三十二年十月下旬,我被日寇拘捕越狱逃出后,即得了一种怪病,早上头脸虚肿,到了下午,自大腿以下一直到脚虚肿,一方面为了医病,另方面因为日寇在各处「检问所」均张贴了我之照相要捉拿我,所以我不得不离开家鄕而逃亡,逃亡之地㸃选择了上海,但我不敢从奔牛车站上火车,而改由丹阳之吕城站上车。由于脚肿了鞋子都穿不上,同时走路似乎亦很困难,不得不求助于他人,记得当天下午拜别我父亲后,从郑塔里过步行到梁巷里一位同学家时,已是万家灯火黄昏时候,同学家已开始晚餐,照理说从

  • 文章都人望翠華 佳氣向金闕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4期  作者:秦人  出版时间:1988-06-01
    关键字: 黄帝 清明节 轩辕庙 民族扫墓节

    一、清明追远在一年二十四个节令中,淸明节是非常受到人们欢迎的一个节日。在我国,三月上旬正是寒冬已逝,大好春光降临人间的时候;也是百花盛开,气候适人的时候。宝岛台湾的花季受气候影响,开得早些,到了农历三月,许多花都已开近尾声。而在大陆上却正好当令,是百花齐放,争姸斗艳的时候。当太平盛世,仕女们也竞作郊游,看花看人,这在诗文中颇不少见。如像在盛唐时代,杜甫的:「三月三日天气淸,长安水边多丽人。」杨臣源的:「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刘禹锡

  • 文章返鄕見聞

    来源期刊:《浦東》 第54期  作者:安湛 出版时间:1988-10-15
    关键字: 虹桥机场 交通运输 住房 台湾同胞 警察 清明节

    中国民航的班机,四月十九日深夜,降落在上海的虹机场,天上的繁星和疏落的街灯,有气无力的在寂静的黑夜里,走下飞机,我又踏上了远隔四十年的故土。上海的空气是沉闷的,黄浦江的水是浑浊的,擧目四顾,看不到一点现代社会的轮廓,上海好像沉睡了四十年,目前喧嚷的人潮,破旧的建筑,马路上拥塞的脚踏车,代表了这个大都市的全貌。十天一晃就过去了,见到的只是表皮,听到的没有时间去引证,谨将肤浅点点滴滴,摘录为「返鄕见闻」。一、沪甬捷径这是値得一提的事。上海成为国际大都市之后

  • 文章清明时节怀故乡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81期  作者:張希為 出版时间:2009-04-10
    关键字: 清明节 祭扫祖墓 怀念故乡 新江 家族祠堂

    的不必说,即远在上海,甚至如旅居汉口、天津等处的同乡也会归来扫墓的。所以在清明节快到的时候,航行于上海宁波间的轮船特别拥挤,旅客多半是回来扫墓的人。清明节的到来,又唤起了我少年时代的回忆。在清明节前一天,我家里就准备好,祭墓的牲醴以及纸球纸钱等,置在一层一层竹制的幢篮内,翌晨到宁波江北岸新江边镇海轮船码头搭乘往镇海去的小轮船,回故乡镇海江南去扫墓。那时行驶镇海鄞县间的小轮船有两条,一条叫「镇海」,一条叫「景升」。每日上午八时,和下午一时分班开航。上午八时开船

  • 文章智慧科学会动的《清明上河图》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8期  作者:蔡麗娥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清明上河图 3D动画 汴河 城市 虹桥

    水流长河增加动感的活泼性。欣赏《清明上河图》3D动画分三阶段:乡村进入城市、汴河两岸、城楼内外。一、鄕村进入城市树林薄雾中,几家茅舍,茅舍前有三个嬉闹的童子。一个脚夫右手抓着驴头绳,左手拿着赶驴鞭,领着五匹驮炭的毛驴经过小,流水声潺潺,老树疎疎密密,沿着柳汴河,向城里走来,河边有扁舟,接着两顶轿子,轿顶上插著杨柳杂花,轿后跟随着骑马的、挑担的应该是保护轿里人的管家,是大户人家从郊外扫墓归来。环境和人物的描写,点出了清明时节的时间和风俗,安祥的乡野,有农夫和牧人

  • 文章文溪詩作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2卷 第1、2期  作者:徐文溪  出版时间:2010-06-01
    关键字: 虎年咏虎 东海水晶 万里长江百座 清明扫墓

    拉悬索凌空挂,锚碇支撑入地牢。似彩虹飘碧宇,塔如玉笋簇云霄。车流如织穿过,南北通衢咫尺遥。清明节扫墓鸟啼鹊噪日昏沉,寒食清明祭祖坟。旷野风歌蝴蝶舞,墓头尘土纸钱焚。阴阳阻隔分人鬼,地狱天堂别世尘。风怒萧萧天色变,日昏冥冥而消魂。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