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清季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推翻滿清時甬屬各校之革命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35期  作者:袁時晉 出版时间:1979-10-01
    关键字: 社会 宁波学校 反清革命歌

    裘时晋满宣统末年,笔者在奉化东忠义鄕吴江泾村绎如两等小学校就读,该校系村上绎房众所倡办,故取名绎如,主持人为吴锐东先生。吴先生历任两浙盐运使公署产销科科长,浙江省财政厅总务科科长,浙江省银行常务董事等职,热心公益,和蔼可亲,为人所称道。余在该校就读时,校中同学闻满推翻,无不欢天喜地,心情之愉快,无言可喩。是时校中有革命歌一首,尙能记忆大概。兹値六十八年国庆将届,特将该歌歌词及曲谱记述于后,聊资纪念。该歌曲系前宁波第四中学第四师范音乐敎员张尙文先生任敎

  • 文章江苏清季之道府及民初之道区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9期  作者:朱沛蓮  出版时间:1975-01-20
    关键字: 江苏 道府 道区 民国之初

    为山阳、盐城、阜宁、河、桃源、安东,治山阳。徐州府辖铜山、雎宁、萧、沛、丰、砀山、宿迁,州一为邳州,治铜山。海门直隶厅。太仓直隶州辖县四,为鎭洋、嘉定、宝山、崇明,治鎭洋。通州直隶州辖县二,为如皋、泰兴。海州直辖州辖县二,为赣榆、沭阳。以上各府,直隶厅州共辖县六十二,厅四,州六。三、民初之道民国三年,袁世凯通令全国,在省县之闾,添设道署,置道尹为道之长官,江苏共设金陵、苏常、沪海、淮扬、徐州五道。金陵道辖江宁(上元并入)、句容、溧水、江浦、六合、高淳

  • 文章清季私塾槪况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92期  作者:金光宇  出版时间:1976-05-15
    关键字: 私塾 国民小学 国民教育 送关书 开学礼

    大文旆训诲诸生一载,全年脩金若干元,分四奉纳,伏乞 俯兪,须至关书者。学生全名列后,末书侍生某某载拜。(乙)塾师离家开设者,由地方殷实户作馆主,(俗称坐东),供给全年酒食。关书内在文旆下加「过舍」二字,余类同。又在科擧未曾罢考前,塾师每逢大小比年赴试,各家长例须专送程仪若干,返塾时囘赏各生笔墨文具品。㈡ 开学礼大抵在阴历正月二十日左右,塾中先设香案。学生到齐后,塾师立在案左,谦受学生跪拜礼,家长亦陆续趋前长揖重托。斯时学生肃立,接飮白糖开水一杯,俗呼益智

  • 文章温岭淸季二名进士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6卷 第4期  作者:金洪邃 出版时间:1974-04-30
    关键字: 温岭 进士 黄璿 戚学标

    温岭(太平)县自宋元及至明初原属黄巖县,人才特盛,即成化分县后,邑志所称掇巍科,膺显宦者尙不乏人,而入淸季后,成进士者仅乾隆辛丑科戚学标曁道光 午科黄璿二人而已。戚以学着,黄以诗鸣,非泛泛者比也。戚字翰芳号鹤泉,泽库人,天才高迈,既冠,从侍郞齐召南于万松冈,推为高足,后馆曲阜孔氏,尽发其架藏而读之,学益博,师友极一时之盛,据其所著囘头想称;「余得稍广耳目,则在曲阜公府五年兼在都时为广东潘中翰毅堂助校四库全书,盖读书亦自有机缘,不然,生长海邦,即书名且未识

  • 文章之补

    来源期刊:《興國文獻》 第4期  出版时间:1991-02-01
    关键字: 四季补品 补冬 淸补 升补 平补

    要「补冬」必先认识四皆宜补的原则,不讲求季节,一律照补,是错误的观念。春天应「升补」,如人参米肚、健脾抄手、首乌肝片:其原则为「减酸增甘以养脾气。」夏天应「补」,如银花露、解暑益气汤、绿豆粥,其原则为「减苦增辛以养肺气。」秋天宜「平补」,如二仁全鸭、参麦团鱼,其原则为「减辛增酸以养肝气。」冬天则应为中老年人进补,其原则为「减碱增苦以养心气。」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