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浦东人物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編輯室小語

    来源期刊:《浦東》 第81期  出版时间:1995-09-30
    关键字: 浦东乡讯 浦东新貌 浦东史话 浦东人物 浦东名胜

    乡情」(含通讯)、「浦东人物」「浦东名胜」等五大纲目。因为我们了解在两岸未开放探亲之前,同乡会是乡亲们怀乡念旧之会,也是以思乡之情来凝聚会员的心志。同乡会之存在,自与故乡有着不可切断之意义。而在两岸开放探亲之后,可说是故乡与同乡会之间的血脉通了,通过这条血脉,彼此要有相互交通的意义,要有相互的给予,要彼此通过血脉而得到营养。「浦东乡讯」在此担负起相当的任务。在此,我们要再次的表达;「浦东」的园地是开放的,我们热切的期望乡亲们踊跃来稿,目前浦东当地的来稿甚多,而在

  • 文章同乡会会所及灵园碑志

    来源期刊:《浦東》 第38期  作者:陸容庵 出版时间:1984-10-15
    关键字: 浦东概况 浦东历史人物 浦苑 浦东灵园志

    浦东历史人物杜月笙,上海市浦东高桥人,以慷慨任侠着称,遐迩闻名,上海黄浦摊上帮会领袖,工商巨擘,为全中国最大的慈善企业家,对国家贡献良多。杨斯盛,川沙淸墩人,幼年家贫,十二岁随戚赴沪学泥水匠,刻苦忠实,其后经营建筑,日渐发展,民初得蒙上海关监督英人鲍逊信任,以不比价承建上海外滩之江海关。于是声誉鼎盛,祇因幼年失学,遂激发兴学之心,晚年将全部财产,创办私立浦东中学于陆里桥,毁学兴学事属仅见。黄炎培、字任之,川沙县人,为前淸末代举人,因倡新学废科举,曾被淸廷捕之

  • 文章杨斯盛先生与浦东中学

    来源期刊:《浦東》 第7期  作者:叔逵 出版时间:1977-01-15
    关键字: 杨斯盛 浦东中学 人物回忆 往事追忆 人物感怀

    我读中学,是在上海浦东六里桥的浦东中学,算来已是六十多年以前的事了,六里桥的确有这么一座毫不起眼的普通小石桥,附近还有一个小小鎭市,距上海黄浦江对岸江边,正好六七里路光景,大槪是以此而命名。浦校就位在小鎭尽头处,占地面积广袤,校舍规模,相当宏伟壮观。自上海往浦校渡江处,是在南市十六舖附近的南码头,属于华界最繁盛地带,对岸浦东,却还没有现代建设,仅仅一江之隔,顿成两个不同世纪的强烈对照,没有轮渡,只有乘中型木造渡船,穷二三人之力,在船尾用橹划行,以江流湍急

  • 文章我是浦东

    来源期刊:《浦東》 第9期  作者:佚名 出版时间:1977-07-15
    关键字: 浦东 青年同乡 人物感怀

    以为自己是普通人哩!逗著兄长们莞薾而笑,大呼呣嘛办法。浦东这个地方不算顶大的地方,却是各种人材备出。若从史志考查起源,出过秀才、进士……以至于近代在学术界出名的人物在内,要算人数还不胜枚举,这些再加上浦东人克勤克俭的精神,以及河川景物之秀丽,在此身为一位浦东人,实感到莫大的光彩。跟父母亲话家常,是我们为子女者最高兴之事,却常易于觉察出双亲眼神中带有股落寞的思鄕愁绪,往往令人感伤,虽然庆幸著家人能团聚于此,但亲戚好友却被远隔在重山外,怎不令感伤呢?记得李白有句话

  • 文章浦东浦东

    来源期刊:《浦東》 第10期  作者:倪根勤 出版时间:1977-09-04
    关键字: 同乡会 浦东方言 人物回忆 往事追忆

    我不懂法律,不知道为什么女人结了婚除了必需冠上夫姓之外,怎么连籍贯也一幷接收,既然这是国家的律法,我就只好从江苏南汇县人摇身一变,成了海南岛人——一个冒牌的海南岛人。朋友相遇,若互问籍贯,我必答我是浦东人,常常有人会追问:浦东在那里?我就挑一个响当当的地名告诉他,上海市对面。说我是浦东人,一点都不假,只可惜我对浦东所知不多,父母原籍南汇张江栅,我出生在鄕下老宅,(依稀记得老宅离王家港近,距张江栅远),在那里我快乐地过了几年不知忧愁的日子,及我到了入学年龄

  • 文章我是浦东

    来源期刊:《浦東》 第7期  作者:沙啓屛 出版时间:1977-01-15
    关键字: 同乡会 读者来信 人物感怀 浦东

    的点点滴滴——浦东已成为我梦寐中的天堂。那一片肥沃的土地,左临伸向太平洋的东海,只要是晴朗的天气,朝朝可以看到地平线上旭日东升,万道金光照耀着美不胜收的云彩,右靠黄浦江,向北连接吴淞口,日夜呑吐着数万吨来自世界各地,大小不一的轮船,装载着无法估计的资源以及形形色色的人物,是繁荣上海市主要的泉源,亦是十里洋场千万棵夜明珠,幕幕放射着冲天的光芒,向南伸展着无边的平原,虽然没有高山,却到处有淸澈见底的河流,盛产各种鱼虾,春天倒映着桃红柳绿的春色,田野间阵阵麦浪波动,蜜蜂

  • 文章一个外国人眼中看浦东的变化

    来源期刊:《浦東》 第90期  作者:東昌 出版时间:1997-12-30
    关键字: 浦东今昔 故乡发展 往事回忆 人物感赋

    谁都知道今日的浦东,与往昔相比,已有着不可以道里计的变化,在我们浦东人眼里,由于地缘关系,感受最为深刻。即便是一个来自地球另一面的外国人,虽然在这块土地上仅待了短短的十年,在他眼里也觉到了浦东真的是变了。当然,他所能看到的只是表层,但听他娓娓道来,倒也别有情趣。且听他怎么说:「我和太太文迪一起于一九八六年来到上海,受德国巴斯夫公司总部的委托,我在浦东这片土地上先后担任三家中德合资企业—上海高桥巴斯夫乳胶公司、上海高桥巴斯夫分散体公司,和现在的上海巴斯夫

  • 文章浦东名医——吾师严翼斋

    来源期刊:《浦東》 第1期  作者:陳九如  出版时间:1975-05-15
    关键字: 浦东名医 中医世家 人物回忆 往事追忆

    知其中若干也。浦东所产药材不多。如靑蒿、辣蓼、地骨皮、旋复花、藿香、紫苏等,量亦有限。惟川沙小弯所产瓜蒌与根部天花粉,又名玉露霜量丰质优,行销甚广。此物洁白晶莹如霜,以热水冲调,即凝聚如琼浆。其性甘凉淸润,止渴生津,为热性病后调治之妙品。先生常备此味数十斤,赠济贫病。物虽小而吾师轻财好义,仁慈爱人之风,至今思之,犹觉神往不能自已。民国十四年,余设诊所于上海西门黄家阙路。吾师特由鄕来沪,盘桓数日而归。余旋即参加革命,奔驰南北,遂不得随时请益。民国十八年,先生归道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