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流离人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泗水留在澎湖的脚印

    来源期刊:《魯泗會訊》 第7期  作者:杜敬民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澎湖 林投公园 北海垂钓 泗水 流离

    骨于异乡山丘,单身无后,继志无,悲哉!上面这些乡亲,在那民四十年代最艰苦的岁月里,来到这海峡中流的澎湖列岛上,或执锐戍边,或服务民众,或埋首建设,均算是对生有了一个最好的交待,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最美的脚印。追忆往事,叹时光之无情,这些情节转瞬已半个世纪了。「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词纳兰成德这两句话,不是把古今流离人的滋味,都说到心窝里去了吗?

  • 文章我谈生的劫数㈤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15期  作者:李子瑜 出版时间:1986-06-01
    关键字: 人生的劫数 冀北金矿公司 流离播迁 发生坍方 逃过此劫

    震旦纪片麻岩内石英脉中。惜施工未到氢化法,大部是用工,及少数使用水银紫铜溜版作初步处理。在我奉派充任兴仁金鑛总务处长后,即偕亲信杨靑山等启程,不料在我到达的当晚,就有军事情报,知日军进占承德后,有向前推进的模样,此时前八道壕煤鑛旧时同仁,竟戏言我是火命,战事会接踵而至,其实这是兵连祸结,是战争局势自然所造成,我那有随带噩运的道理,幸好日军在进占承德后,有一段时间的宁静,不久仍有鑛长赵丕基、工程师等多先后离去,我过了一月收集荒金(如细砂未冶炼之金)五百两

  • 文章身在福中話表妹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5卷 第1期  作者:陶士珍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回忆往事 家庭生活 颠沛流离 人生感悟

    我大姨家世居鲁山县张良镇杜庄村,是一个有四顷田地的富户。大姨父叶绍九公年逾三十,未生子嗣,征得大姨的同意,娶了一位标致的小姐李全女为小姨,生下一女一男,这个女的就是新爱表妹,长的模样与小姨一般无二。民国三十一年冬、我去姨家探亲,表妹已是十二岁的小妞,曾以女娃表情对我嫣然一笑,留下了深刻印象。从那时起,在我的脑子里有个漂亮的小妞、她就是我未来的妻子。到了民国三十七年初春,我大哥士首、二妹士芝偕同新爱表妹、其峰表弟等四逃难来到南京,我在中华门外租到一间民房

  • 文章八年顚沛記實錄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8期  作者:杜保祺  出版时间:1983-12-15
    关键字: 八一三事变 淞沪战役 上海法权 颠沛流离 人生感怀

    本文作者杜保祺先生,闽,二十六年任职上海地方法院首席检察官,抗日军事发生后,忠贞不二,维护上海法权,厥功至伟。三十四年胜利,即奉部令升充上海高等分院首席检察官,主持上海刑事案件第二审检察事宜,本文敍述敌伪期间在上海掠取上海审判权及迫害我方法员之经过綦详,堪作史界之参考。谅亦为我苏沪旅台同所乐闻者也(编者)。

  • 文章悼亡妻

    来源期刊:《監利文献》 第2期  作者:高子琴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生死流离 子女业成 悼次妻孙氏 善良贤助 家人难聚 生死永隔 大学分离

    生苦痛,莫如生离死别。**窃据大陆后,托名土改,滥施捕杀,且防漏网,铁幕高垂,一般被捕对象为争取生存,纷纷逃往海外者,年余间,数逾百万(香港占百分之九十)。家遭摧毁,徂西东,流离失所,音讯杳然。三十年来逃出与陷匪,彼此生存死亡两无所知,一片间乐土,形成地狱之分,今世何世,曷其有极!六十九年春,意外的忽经旅港难友彭功英妹(在家隔八里)囘鄕探亲返港后函告,余家子女均已嫁娶,并儿女成羣。七十九岁的发妻朱氏健在,只是次妻孙氏被**强迫作隄,析磨而得胃癌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