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洛阳寺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洛阳文献赠订献言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48期  作者:郭子彬口述 孟祥龍筆記  出版时间:1985-10-03
    关键字: 洛阳 洛阳 洛神赋 古物

    语云:「立言难,述说亦不易。」吾人只须秉公正态度,客观情怀直书,虽非尽合绳墨,亦不至有重大纰缪,此洛阳同鄕赠订地方文献之最要旨归,略抒管见如左,以供从事赠订同人取舍。一、河洛文化:河出图,伏牺依之而画八卦,启发人类之文明和智慧。洛出书,大禹据之而书八政奠定人类政治组织之规范,数千载百变不离其宗使人有神奇之感。二、大禹治水:禹王为开拓人类生活空间,在河洛境内,开凿龙门,水泉、紫罗、邙山四大山口,使后世在创造人类生存层面上不能与之等量齐观。孔子朝洛,所谓「无

  • 文章中国最古的佛寺—白马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60期  作者:任翔 出版时间:1988-10-03
    关键字: 白马寺 洛阳 佛教 佛经

    洛阳伽蓝记载云:白马,汉明帝所立也,佛入中国之始,在西阳门外三里御道南。帝梦金人,长丈六项背,日月光明,金神号佛,遣使向西域求之,乃得经像马。时白马员经而来,因以为名。位于我国河南省洛阳城内的白马,是中国佛敎伽蓝的发祥地。千百年来,迭遭兵燹,毁坏倾圮,这饱经一千多年风霜苦难的神圣古蹟,多亏历朝各代之屡加修葺和维护,方能保存下来。白马建筑于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传说东汉孝明帝感梦,见一神人,身有日光,疑是天竺之佛,遂遣博士郞中蔡愔、弟子秦景等,出使

  • 文章敦煌學剳記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9期  作者:陳祚龍  出版时间:1989-09-01
    关键字: 敦煌学 洛阳大觉寺 元怀墓志铭 少林寺 洛阳伽蓝记》

    木衣绨绣,土被朱紫而已哉!曁永熙多难,皇舆迁邺,诸寺僧尼,亦与时徙。至武定五年,岁在丁卯,余因行役,重览洛阳。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墙被蒿艾,巷罗荆棘。野兽穴于荒阶,山鸟巢于庭树。游儿牧竖,踯躅于九逵;农夫耕老,艺黍于双阙。麦秀之感,非独殷墟;黍离之悲,信哉周室。京城表里凡有一千余,今日寮廓,钟声罕闻。恐后世无传,故撰斯记。然数众多,不可遍写,今之所录,止大伽蓝。』【参看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昭和三十五年七月三十日,再刊发行,第五十

  • 文章洛阳伽蓝记中的白马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王更生 出版时间:1976-03-25
    关键字: 洛阳伽蓝记 白马寺 历史典故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大修寺庙,一时伽蓝之盛,甲于天下。后遭永熙之乱(西元五三四),城廓顿成废墟。当时期城太守杨衒之,行役洛阳,感念沧海桑田,世变无常;乃摭拾旧间,追敍遗迹,作洛阳伽蓝记五卷。书中第四卷记白马綦详,除敍述建寺经过外,对中奇花异物,名僧故实,多所涉及。据他说:白马座落于洛阳西阳门外三里(指故城),东汉明帝夜梦金人飞空而至,遂遣郞中蔡谙、博士弟子秦景,前往天竺寻访佛法,摩腾与竺法兰二僧适以白马驮经而来,于是创建此中存有腾译四十二

  • 文章洛阳千祥禅存古宝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6期  作者:王錫範 出版时间:1978-06-25
    关键字: 洛阳历史 千祥 历史沿革 古代建筑

    洛阳如果问「存古阁」,知道的人很少,要是说千祥,知名度可就相当大了。千祥位于洛阳东关水东岸。这一带隋唐时代,地名道光坊(里),唐时洛阳县治曾一度设在这个坊内。千祥所在之地,隋时名元寿,唐代名昭成,内有武后孙女安乐公主所造百宝香炉,高三尺値钱三万。名画记云:内有张遵礼、程 逊璧画,西廊西域记图为杨延光所绘。昭成唐末毁于战乱。五代,宋、元、废为民居。明初重建,名曰「千祥」,以至于今。淸代道光年间,马 恕到洛阳当县知事,这位马知县公务之外

  • 文章故國行(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2期  作者:耿殿文 出版时间:1985-02-28
    关键字: 古都洛阳 少林寺 旅行杂记

    记录了十九处风景优美的妙境。名园必有名花,号称花王的牡丹就是以洛阳的品种为天下之冠。有一个「天王院花园子」,拥有牡丹数十万株。每逢春暖花开的时候,近百万的姚黄、魏紫(按:姚黄是古代洛阳姚姓人家培育出来的珍品,花泽鹅黄,雍容华贵,号称「花王」。魏紫是古代洛阳魏姓人家培育出来的珍品,紫红色,异常艶丽,有花后之称。)处处争奇斗艶,无怪乎洛阳自古就被称为花都了。少林访古(七月十六日)学生们大槪中国功夫看多了,一到洛阳就吵着要去参观少林。虽然少林的路程还相当远

  • 文章(故乡风情)洛阳胜蹟游记㈢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0期  作者:郭隆朝 出版时间:1993-10-03
    关键字: 洛阳游记 白园 关林 白马寺 关林翠柏

    树前祈祷禳灾。又如三殿前之旋柏,树干旋生,而世人则认为关公自被封为「三界伏魔大帝」后,每当其出界降魔时,即乘白气旋转升天,久之,白气变成柏树,并旋转而生,苍翠可爱。吾人游览其中,则别有一番诗情画意。现今关林经修葺一新,其左右两廊,则近辟为「洛阳古代艺术馆」,而陈列多件当地出过之历代艺术珍品及碑刻墓志,琳瑯满目,美不胜收。其西廊中陈有一件我乡(彭婆)出土之珍品,精美可爱,吾驻足观之,良久不忍离去也。六、白马吾等游毕关林后,则仍宿洛阳璇宫宾馆。翌晨九时许,吾等

  • 文章中原之旅—白马,关林,洛阳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53期  作者:王念慈 出版时间:1998-08-10
    关键字: 白马寺 洛阳 关林 旅途 见闻

    法师和缅甸杨光佛居士捐赠白马一座价値百万元的玉佛。日本中村先生捐四百万日元,建了一座钟楼。泰国瓦塔纳先生捐献一尊铜质镀金佛,并许愿拟出资捐建一座泰式佛殿。白马本身拟筹建「释源」初级佛学院,并开办僧伽培训班。急亟提倡佛教。平反共产主义无神论,是我们中国佛教界之苦尽甘来。我们自少林游毕回来翌日,向西去洛阳市前进,中途先抵达「白马」。因久闻白马名,先睹为快。白马洛阳旧城东十二公里,在陇海铁路北侧,背依邙山,南依洛水,风水绝佳,距今近二千年历史,是佛教

  • 文章(中原文物)洛阳胜蹟游记㈡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78期  作者:郭隆朝 出版时间:1993-04-03
    关键字: 洛阳 龙门石窟 胜迹 奉先 探亲

    三、龙门石窟洛阳名胜,首推龙门石窟。以此窟位于城南十二公里处之龙门山口,故得名焉。当地两山对峙、伊水北流其间,风光秀丽,古称「伊阙」或「阙塞」。所有佛龛则均密布于长达一公里之两岸崖壁上,其状望之犹如蜂巢。余生于龙门南之彭婆鎭,虽幼时经常在其地游玩,但因年幼无知而不知其详焉。吾今因由台归乡探亲之便,特于十月八日由家偕同胞弟隆华、隆汉及舍姪玉霞、长子同庆等重游其地,观之志之,获益匪浅。此窟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公元四九四年),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 文章(名胜古蹟)随夫洛阳探亲记

    来源期刊:《洛陽文獻》 第1期  作者:戚宋青梅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中岳庙 白马寺 伊阙龙门 洛阳牡丹 宜阳

    空荡荡的亭榭殿阁,几个没精打彩的出家人,似乎很难从他们的身上,找出一些昔日少林的雄风及光彩。往后的几天,我们游览了洛阳城东的白马,那是佛敎传入中国的第一座寺院,为了纪念白马驮经的劳绩,因而命名为白马,白马不只是驮回了佛经,还驮回了葡萄及石榴的种子,经过悉心培植,葡萄颗粒硕大如枣,汁多味甘,沁人心脾;石榴花开则洁白如雪,结实特大,晶莹如玉,中原一带有「白马石榴,一实値牛」的俗谚,可知其价値是如何的不凡了。伊阙龙门在洛阳城南二十五里,两山夹峙,伊水中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