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沿革史共返回80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廡齋脞記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廡翁 出版时间:1991-03-30
    关键字: 《庑斋胜记》 阮云台 新闻沿革史 粤曲

    劳绩,赏给内阁中书衔,其本身有乐志堂诗文集传世。㈡谈我国新闻沿革兼及粤省报业我国新闻事业,一般说法;最早是在春秋战国时的县书,虽尙有争议,但汉代的邸报,则已为新闻学者所肯定;按:「邸,属国舍也。」「邸,舍也,汉诸侯置邸京师,唐藩镇亦然。」从知「邸」即诸侯王或诸郡国之驻京办事处,其功能为:㈠为地方政府首长进京朝拜之用。㈡将地方政府之消息、文件、转达中央政府。㈢将京都一切诏令奏章转给地方政府。此抄转诏令奉章。即为邸报之源始。宋时已有雕板,邸报定各公报(边报),幷

  • 文章陵水县沿革史

    来源期刊:《海南文獻》 第3期  作者:曾三省 出版时间:1972-10-10
    关键字: 陵水县 沿革 珠崖郡 海南特区

    陵水爲古雕題鑿齒國境,唐虞爲南交,夏商周三代爲揚越之南裔,秦爲象郡之外徼,兩漢、前屬耳儋,後屬珠崖。晉太康中省珠崖入合浦郡。六朝、宋元嘉八年,復置珠崖郡,尋省入合浦,屬越州。齊同屬越州。梁大同中,置崖州於儋耳之廢地,屬崖州。陳亦屬崖州。隋大業三年,改崖州爲珠崖郡。六年,折置臨振郡,分置陵水縣屬之。而陵水縣名稱,至此始確定。唐武德五年,陵水縣屬振州。龍朔二年、改屬萬安州。開元元年,移州來治。貞元元年移州治還萬安,以縣屬焉。五代因之。宋熙寧七年,省爲鎭,入萬...

  • 文章枣阳设治在隋前历代变革之再硏究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期  作者:聞國楨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区划沿革 枣阳县 地方史研究 行政区划

    读志,猷如读;枣阳县志,例由前鄕贤述备,并经数度修订勘误,以定信续传承。但全志主体,厥为沿革篇,然就书中所载,用辞似欠肯定,尤从晋至隋之间,设治之混乱,有脱常规。特就隋前历代设治演变,及在此一变革中,其间共历时一千七百年,中经无数次动乱,有湮没,有省废,而沿不堕。特依书所载,就其背景,再加硏究求证,以就敎各鄕长指正。枣地设治,应自周始,先为唐国,继立为县,隋更名为枣阳,一讫如今,共历时三千余年。一、荆河惟豫州舆地志沿革篇:「枣阳地,周以前属豫州

  • 文章思我故鄕——陽曲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期  作者:馬濟霖 出版时间:1975-01-01
    关键字: 历史沿革 古迹 乡贤

    每逢佳節倍思親,思親思鄉情自同,思親每見白雲飛,思鄉常在夢魂中。(口占)

  • 文章東甌立國半個世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5期  作者:傅斐然 出版时间:1994-05-10
    关键字: 西汉 东瓯 历史沿革

    的发展。这在客观上是有利于祖国东南各民族的进步和融合的。今浙江省境南部,主要是瓯江和椒江(其中游称灵江)两江流域,地形同南边的福建省相似,地理学者合称之为东南滨海丘陵地带。因此,秦始皇废分封、建郡县时,将东瓯和闽越两地合置为一个闽中郡,原来的东海王安朱被废。(《记》作「废为君长」。)秦末爆发了以陈胜、吴广为首的农民大起义,六国旧贵族和下层官吏也纷纷起兵抗秦。瓯越旧贵族驺摇(?——前一九二,句践的七世孙,安朱的儿子),也率领东瓯人投入造反的洪流。驺摇后来又以

  • 文章保俶塔考源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8期  作者:雅儒 出版时间:1979-08-06
    关键字: 保俶塔 历史沿革 探源

    了。另一传说,相传钱王入觐,留数月,杭城百姓非常思念,希望王早日归来;居民便集资筑塔,名「保蜀」,按钱王名俶,又音谐「蜀」,后人传写所误,去人傍,谓之「保叔塔」。以上二说引录,见(武林掌故丛书,神州古考)。又据西湖志载云:「宋咸平中,有和尙名永叔,以目失明,捐募化缘十年修塔」。此塔在宋朝太平兴国初已名「保俶」,永叔为古蹟宝塔颓废,化缘十年募捐,集资兴工修建,目而复明,是善行之报,考之同一宝塔,不会冠上一样名称。考保俶塔名之源,还有一说,与武林掌故丛书,神州古

  • 文章吃在嘉興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12期  作者:劉震慰 出版时间:1975-12-30
    关键字: 嘉兴 历史沿革 吃食

    记」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记述吴越之战的初期,鲁定公十四年,句践率兵抵御吴王阖闾,曾选死士在吴王阵前挑战,这位死士在阵前呼叫一通,然后自刭而死,吴王的部队对于这一戯剧化的演出大为惊奇,都挤上来看热閙,就在这时候,越王发兵奇袭,败吴师于「檇李」,并且射伤吴王致死,导致夫差的为父复仇及句践的卧薪尝胆,生聚敎训,忍辱二十二年,终于雪耻复国,反灭了吴。檇李痕·西施掐令阖闾创伤「檇李」之役的古战场,据说即在现在嘉兴。记集解中,杜预说:「吴郡嘉兴县南有檇李城

  • 文章武进历名称沿革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5期  作者:伯元  出版时间:1972-06-15
    关键字: 武进 历史名称 沿革

    武进最早的名称,见于册者,称延陵,也叫做延,春秋时代是吴公子季扎的采邑。在此之前,有无其他名称,尙无可考。据武进阳湖合志卷一古迹由淹城下之小注云此系古奄君地。钱名山先生曾列擧历文献予以考证,说明淹城确为古奄国的国都。按奄是周初东方大国,建国在西周之前。曾与淮夷联合反周。武进南门外的淹城是古奄君地,是则武进在周初属奄,或者武进在周初便称奄也未必不可。然此说未能成为定论,迄今一般人仍认为古奄国在今山东曲阜。(其实此说也有问题)因此我们只好暂时存疑。其后越

  • 文章仙居人說仙居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12期  作者:瑪麗 出版时间:1975-12-30
    关键字: 仙居 历史沿革 故乡

    凌霄,水帘瀑布,景星望月,石龙喷雨,南峰吊艇,东岭晓钟,张店桃花。笔者都去游过,眞个不错。仙居由于地理形势的关系,已有六百余年未闻干戈之声,笔者查历,只有元朝末年黄岩方国珍称雄时,稍受点影响。其后明朝嘉靖年间戚继光平倭寇时,曾兵临县境,但消灭倭寇于白水洋,白水洋属临海县,故又未受兵灾靡烂。明淸鼎革之际,鲁王与郑成功及耿精忠等,都至临海县止。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之残兵曾有百余人窜至仙居,但随即被仙居人消灭。民国肇兴,国民革命军北伐,都只在金华一带有过小战争,而

  • 文章温州建置沿革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4、5期  出版时间:1998-09-01
    关键字: 温州 建制沿革 历史 史料

    温州建置沿革表温州建置沿革表温州释义:温州有广狭或今昔二义。广义的或者昔日的温州,系指唐、宋时期的温州、元代的温州路、明清的温州府,包括解放前的「、乐、瑞、平、泰、玉和文成七县,大体相当于今温州市。狭义的或今日的温州,则指唐代以来的温州府治、路治,即解放前的永嘉县城区和近郊区,亦即今温州市区。(转载自温州通览)

共802条记录 1/8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