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河西走廊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得隴望蜀」話甘肅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9期  作者:何維孝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甘肃 得陇望蜀 天梯雪齐 河西走廊

    負羽到邊秋,鳥笳度隴頭;雲黄知塞進,草白見邊秋。——唐.王勃「隴上行」

  • 文章河西走廊上的重镇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9期  作者:西出陽關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河西走廊 地理位置 祁连山 嘉峪关

    汉武帝元狩二年(西元前一二一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奉命率领万骑远征匈奴,将当时占领河西之地的匈奴打败,设置武威、酒泉两郡。元鼎六年(西元前一一一年),再设张掖、敦煌,共为四郡。而后,引进大量移民及汉民族进步的灌漑技术,绿洲逐渐扩大,使河西走廊成为中国与西域间的通道,从此河西走廊开始在我国历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河西走廊之所以受到重视,要归功于它的地理位置。从兰州西北约二百公里处起,翻越海拔三千多公尺高的乌鞘岭,沿途历经古浪、武威、山丹、张掖、临泽、高台

  • 文章兰州与河西走廊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1期  作者:劉傑佛  出版时间:1987-07-01
    关键字: 兰州古城 甘肃概况 名胜古迹 成吉思汗 河西走廊

    甘肃形势 甘肃省是由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而得名。又当陇山之西,别称陇。这一个骆驼形的甘肃省,地脊民贫,但其面积达三十九万方公里。几达山东、山西、河北三省面积的总和。在地质上是黄土高原山岳和沙漠,气候干燥,多年受旱灾之祸。以六盘山为分界点,成为陇东陇西二部,人民都集居于兰州盆地和河西走廊上几何绿州。其余的大都是荒山碛石流沙,以及部份的绿地牧场。在中国历史上,兰州是西北的国门,河西走廊是历代的经边的战略通路,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纽带。自从近代

  • 文章得隴望蜀 話甘粛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31期  作者:何維孝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河西走廊 故乡风貌

    恍然身在白云中。其高耸可知。乌鞘岭是祁连山的支脉,山势峥嵘巍峨,为河西走廊与陇西高原的天然边界,最高海拔约二千八百公尺,因岭上终年云雾封锁,状若乌纱,故名「乌纱岭」,后来一再讹传,就变为「乌鞘岭」。此岭的气候,变幻无常,旅人皆视为畏途。岭上,有一座古老的韩湘子庙,庙中供奉韩湘子神。庙内设有气象测候所和航空无线电台,以联络空运,但飞机失事仍时有所闻。下得岭来,长城、庄浪河和公路三线平行而下,甘新公路蜿蜒伸向天际,沿途白杨夹道,随风飘曳,萧疏婆娑。经过打柴

  • 文章河西走廊的武威与张掖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22期  出版时间:1984-08-01
    关键字: 武威市 张掖市 河西走廊

    我国有八大走廊,河西走廊最为有名。河西走廊系指乌鞘岭以西甘新两省边界的狭长地带,因界黄河之西,故名河西。南有白雪皑皑,终年不化的祁连山,北有马鬃山、合黎山及龙首山,其中大戈壁沙碛狭窄绿洲,便是中外闻名的丝路。所谓四大绿洲,乃武威、张掖、酒泉与敦煌,即二千年前汉武帝所设河西四郡。秦后,为中国经营西域的军事要道。杜甫诗云:『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李牧、蒙恬、李广、衞靑、霍去病、张骞、郑吉、赵充国、陈汤、耿恭、班超、李靖、徐世勣,都是著名的鎭边大将

  • 文章新疆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63期  作者:李文博 出版时间:1982-02-01
    关键字: 新疆 游览 哈密 河西走廊 星星峡 沙漠

    马家为最,大刀濶斧,拆旧建新,拓宽市区道路,临街土屋改用钢筋水泥建筑后,市容整齐划一,焕然一新。又逢新疆开放,故工商交通等各业,空前发达,老百姓之衣食住行亦随着大步改善。离兰州市郊不远,穿过黄河大铁桥,俗称「河西走廊」,广大平原,且隐藏丰富资源,后为工业发展要区,天生福地,甚少水旱灾情。盖黄河泛滥,虽为我国治水史上之难医病疾,然受害者乃下游各省,如山西、陕西、河南、江苏等近河地区,惟兰阳高原,一切农产反靠黄河支流灌漑,是故主管农政单位,曾试植哈密瓜,因水土

  • 文章河西地震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2、63期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河西走廊 地震灾害 伤亡情况 财产损失 救灾现状

    外电】二〇〇三年十月二十五日晚8:40——9:20分,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山丹、民乐、肃南等县的四十六个乡镇,三二五个村庄,遭受到瑞士地震6.1级强震,造成受灾户六一、一二一户,总人口二〇六、〇九三人,死亡九人,受伤四十二人,倒塌房屋七九、八〇〇间,损坏房屋八六、五八六间,校舍受损和倒塌一三、八九三间,农田八七、一〇〇亩,等相关设施受损,造成损失约估为九·二亿元人民币。目前受伤民众己出院,死亡民众获得抚恤,市政府并采三阶段来做重建工程,预计在二〇〇四年

  • 文章陇西高原与河西走廊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11期  作者:蔣達泉 出版时间:1978-12-01
    关键字: 陇西高原 河西走廊 经济地理 中国地理

    本文作者蒋达泉敎授江苏丹阳人,为著名的史地学家,是我国政治地理学权威沙学浚敎授的高足。著有经济地理及中国地理等书。——编者——先说陇西高原。陇西高原的位置 陇西在乌鞘岭以东,陇山以西的高地,北以甘宁两省的长城附近为界,南以甘川界上的摩天岭为界。包括靑海东部三千公尺以下的河谷地区,其地理位置的特性有二:一、四通八达的高地,东越陇山,可至关中及陕甘高原。北沿黄河,可达宁夏及绥远。西北越乌鞘岭,至河西走廊,通新疆。西上靑康藏高原的入口,南接四川盆地,本区地势虽

  • 文章河西走廊整治有成——已为大西北新粮食高产区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34、35期  出版时间:1990-09-01
    关键字: 河西走廊 环境整治 大西北新粮食高产区

    中共官方宣称,原本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河西走廊,在经过整治后,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据「新华社」报导,河西走廊在经过三百多万人的开发建设后,如今已成为大西北新兴的粮食高产区,以占甘肃百分之十九的耕地,生产了全省百分之三十四的粮食,提供了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商品粮。据报导,河西人民以南育「青龙」、北鎭「黄龙」、中建「绿龙」改变农业生产条件的方式,与河西走廊的恶劣气候和风沙相搏斗。风沙是河西绿洲的主要敌人。面对「黄龙」的威胁,三十五个国营林场、五个治沙站、三十二个沙

  • 文章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寶卷」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0、61期  作者:王學斌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河西走廊 念卷习俗 宝卷 宗教文艺 坎坷经历

    了二十一世纪的门槛,尽管现代视听工具精品迭出,但在当地群众中,尤其上点年纪的,无论男妇,只要一提起宝卷,都能眉飞色舞地说出它的许多优秀典故来。正如一位熟悉当地风俗的作家所说:听河西宝卷,唸者,抑扬顿挫,手舞足蹈;听者,长叹短嘘,涕泗涟涟。那是孝敬父母的故事,那是惩恶扬善的故事,一如清纯的山溪,洗涤着人们的灵魂,又像高山的雪莲,把素淡的芬芳,播进人们的心房,薰染著美好的品格和操守。六、河西走廊在历史上是一片多灾多难的地域,秦汉以降,各民族纷争,你抢过去,他夺过来的景况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