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河庄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河庄、孟城考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1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69-07-15
    关键字: 孟河 孟河城 各正其名

    孟渎口益为江滨要津……」——读史方舆纪要。二十五。乙:河庄1:「河庄在府西北八十里,当孟之口。江防考,自京口而下,惟河庄贼可深入,繇大江入孟,抵奔牛,趋府城」。——读史方舆纪要二十五。2:「崇祯五年,太常少卿姜志礼,为江南导浚漕,其议……盖复湖闸,必复闸,复闸,必复孟,复孟,则必函补河庄闸。河庄者,江湖之咽喉,宜比京口设闸启用……漕事乃大善矣」。——明史稿,志,二十七。丙:孟城1:「孟城:明嘉靖年间,以防御倭寇,筑城上,名曰孟堡,亦曰

  • 文章陳世倌公軼聞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卷 第12期  作者:高越天 出版时间:1971-12-30
    关键字: 陈世倌 海宁 观潮 乾隆

    读朱沛莲先生所作陈文勤公事略。对其一生仕途行谊,叙述綦详。玆欲稍加补充者,则为海寗陈氏蜚黄腾达,世代簪缨之遗闻。因陈氏系出高氏,故知之较详。余家在萧山东鄕河庄山之麓,河庄山距龛山三十里,赭山五里,龛赭之间,往昔称为巖门,钱塘江经过其间,但沧海桑田,康熙时巖门已涨为平陆,桑麻竹树,烟火万家,与海宁隔江相望,而仍隶于海宁。(后因纳税渡江不便,始改隶萧山。)高氏居此者,自南宋以来,丁口已繁衍至万人以上。因地狭人众,遂多渡江至海宁工作。海宁有一陈姓老翁,无子

  • 文章棒鎚山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6期  出版时间:1966-01-21
    关键字: 棒槌山 热河 避暑山庄

    民国五十四年九月二十一日中央日报副刊中登载在苏三起解一剧中,当解差崇公道问:「过路的君子,有往南京去的无有,」时,只听后台有人答道:「上南京的头三天都走过了,如今仅是上热八沟喇嘛庙拉骆驼的了。」八沟,是从热省会承德市至平泉县中间的八个村鎭,著名的淸帝热避暑山和棒锤山,就在八沟起点的第一沟。出承德东门,步行半小时即可到达棒锤山下,这一带是塞外风光最为迷人的地方,山色茫茫,云水悠悠,雪白的羊羣和牧马,游荡在无边的原野,满载毛皮的骆驼队,穿梭于林深草密

  • 文章练先生笔下的热避暑山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21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3-07-31
    关键字: 乡情 热河 避暑山庄 湖沼区 山岭区

    八月流火,溽暑困人,在这火伞高张的炎夏季节里,眞希望能有一处淸凉世界可以躱避热浪的迫逐。翻阅志书,在热志里看到淸代热避暑山的建筑规制,不禁神游其间。元明淸诸朝定都北平,夏季里北平的炎热,不逊于南京上海。元明两代的皇帝不知他们如何逃避溽暑;至少,明朝的皇帝从不曾因避暑而出过京城。淸朝的皇帝就聪明得多了,他们在夏天经常离开北平,到热去避暑。在承德市的北面,东方的武烈与北方的狮子沟,将一大片山岭与湖沼圈围在里面。淸代的康熙皇帝相度地势,在这里筑了十六

  • 文章編後語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59期  作者:本刊編輯部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热河通讯 赵自齐 赵伯良 避暑山庄

    中,承蒙赵名誉理事长自齐乡长,惠赐专论「台北市赵氏宗亲会成立概述」,高世荃乡长惠赐「森林是台湾的命脉」,胡志恒乡长惠赐「东宁前线」,这些专文都具有历史的意义,回顾当年的事实,启发了现今的印証。当思乡怀古之际,张志成乡长的「在热驾崩的皇帝」乙文中,让我们回忆起大清王朝的夏宫—热承德避暑山,这座深具历史内涵的清宫中,有许许多多的轶闻轶事正在流传。胡忠恒教授的「爱—两个眞正爱国的假强盗」,及戴树勋乡长的「比籍热人巴昌明神父」这些专文均令我们激起了怀乡之情,今日

  • 文章释「清热避暑山图」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23期  作者:徐玉虎 出版时间:1974-11-05
    关键字: 热河 避暑山庄 礼仪 行程 景观 绘图

    本文採自民國六十三年四月,中華學術院民族與華僑硏究所出刊:「民族與華僑論文集」創刊號。文中記述的圖说多是清康熙年代槪觀,乾隆所興建的新三十六景,百處及太上皇十六景處都沒列入。

  • 文章南同乡会捐款及会费收入征信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35期  作者:朱敬良 出版时间:1982-07-03
    关键字: 河南同乡会 捐款 会费 马爱珍 良田

    ㈠捐款部份㈡繳納會費部份張正紳 劉佑菴 徐景昌 張起華 郭裕溟 朱富榮 陳毅勇 吳金有 張金城 劉玉佩 張玉潔 宋保麥 許貞蓮 項雲黨 劉金鳳 石峻峰 朱東華 孫 罡 楊源昌 李貫一 郭仲虎 李潤普 張克大 楊峰峙 王喜成 崔虎山 陳耀堂 陳明章 閻友生 陳金旭 蘇福淸 張國聯 王威軍 連子厚 曾憲儀 張連魁 王子初 蘇君玉 張信義 陳廷元 郭俊淸 姚以述 張鳳章 唐淸海 王民生 慕正亞 方洪疇 王錦書 嚴靜華 賈竟仁 李志學 謝發祥 孫文君 李長明 封...

  • 文章象山墙头欧氏义故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10期  作者:顧福漕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田贩子 良田 河渠 欧氏义庄 王久维

    象山之墙头是一个大村庄,有欧、孔、陈三姓之人,住在同一村之中,就中欧姓住家之人最多。在前淸乾隆末年,欧姓中之一位先生,家非富有,因其精明干练,善于理财,以致稍有积蓄,当其闻到与见到离墙头二十里,在象山县城南门外,一大片平原之田,号称上八万与下八万,究竟是否有十六万亩不得而知。因该处无水利之便,一逢天旱,即无收获,故许多田户人家,愿将其田以贱价出售,这位欧先生,即将其自己所有积蓄财力,尽量买进许多价钱便宜田之后,即在其自己田中,选择适当地形,开掘一条小

  • 文章十景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4期  出版时间:1964-12-31
    关键字: 诗词 热河十景 避暑山庄

    承德武烈一支源流日龙刍水,流域内多古楡,叶小木坚,异于常楡,因名之日刍楡,向用为车轴材。又因花纹美观,地方人取小木块和冻靑木、黄杨木、细柳木拼做折叠式之琴桌、棋桌,桌长方或正方、桌面用木条砌成各种格局,如山水人物、寿字、围棋盘、象棋盘等,并细工彫刻热十景画面于桌面周围所镶衬框各内格,画面空地刻题诗文佳句,记得最常见的一种最通俗的琴桌题句:避暑山景最奇(题在避暑山全景上端);风摩岭上望中弥(风摩岭远景)。朝阳塔内藏仙子(双塔山景或离宫塔景);元宝穴

  • 文章避暑山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1期  作者:張銘瑛 出版时间:1963-01-24
    关键字: 热河 避暑山庄 景致 建筑 宫殿 苑池 书院 寺庙

    一、前言二、热避暑山的兴建及完成三、山内部景致四、山的建筑五、宫殿六、苑池七、书院八、寺观九、附言一、前言从北市到承德,可乘火车,可搭飞机,也可以乘汽车。一向为人所向往的热避暑山,就在承德市北。热省处在边陲,有可述的名胜古迹颇多,但为国人所习知的,当推热避暑山。热避暑山一名离宫,乃是淸朝皇帝避暑的所在。当时的皇帝避过了暑期,便召集满洲、蒙古各旗的子弟到北边围场去打猎,据说打猎是名,讲武是实。皇帝亲自校阅军队,办理武官升迁调补,都要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