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江南河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插曲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64期  作者:北苑  出版时间:1974-01-15
    关键字: 运河 卜氏 江南

    武进运,是江南河的一部份。江南河是隋代大业六年(西元六一〇年)始奉旨开凿,武进县境内的一段,大约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凿的。西端自丹阳之吕城东下入武进县境,经奔牛至西门外龙嘴,折而南向,绕城经大南门小南门达东门文城埧,再东下经戚墅堰、东横林,而后入无锡县境。自西至东,全长九十五华里,不仅是我们武进的水运动脉,亦且是江南的主要水运要道,昔日江南漕运,便是由此北入长江,连接邦沟以通北方。因此历代都很重视,经常奉旨疏濬,以保此畅通。在武进的一段,自隋迄淸末

  • 文章江南的内风光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4期  作者:冰一 出版时间:1978-10-10
    关键字: 江南 内河 火轮 清唱 平剧

    春天是莺飞草长,夏天是深荫隔岸;秋天是气高神爽,冬天是白雪皑皑。江南原来是一个水鄕,流湖泊,四通八达,城鄕往来,客货运输,都赖舟揖,便利非常。故鄕一带的水上交通,北有长江万里,运横贯中心,南则太湖万顷,烟波灏渺;在水上旅行,浏览两岸景色,春天则莺飞草长,夏天则深荫隔岸,秋天则气高神爽,冬天则白雪皑皑,荡漾水上,另有一番情趣。小火轮拖木船内航行的船只,除摇橹,挂帆,拉纤的木船(又称班船)专门带货外,商旅所乘,大都为小火轮拖着的大木棚船,旅客乘坐其间

  • 文章伯渎——江南最早的运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76期  出版时间:1992-10-20
    关键字: 伯渎 无锡 江南 运河 集散地

    无锡市清明桥下有一叉,流经梅村至常熟,这就是江南最早的运——伯渎,为泰伯、仲雍所开凿。清明桥旁一带为伯渎港。春秋战国时代,这里是阖闾、夫差停靠战船伐齐攻楚的基地,千百年来,港口一带又是无锡南门的商业中心,农副产品集散地。现在,虽然公路铁路纵横,火车汽车不断,这条运中仍舟楫不断,运输繁忙。伯渎边,以前有很多砖窰,靠着运便利和伯渎港停泊便利,成了无锡建材集散地。

  • 文章重唱抗戰軍歌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23期  作者:譚仁飛  出版时间:1995-01-25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军歌 儿女 梦江南 卖报歌

    八年抗战的爱国精神,相信颇有一番乐趣。兹将歌词刊发如下:湘儿女湘宽,湘长,滚滚的波浪、凶又壮,古战场,今国防,这儿是民族的屏障,中原的心脏。五月的砲火连天响,鬼子三路向西冲,十万铁军上战场,血战湘保家乡,不管那,汪精卫,傀儡组织出花样,甘做走狗引豺狼,湘的儿女团结起,结成一条铁的堤防。看吧!那太防山边,张总司令,为国成仁,长白头,战死了钟师长,湘的儿女团结起,结成一铁的堤防。梦江南昨夜,我梦江南,满地花如雪,小楼上的人儿,真要望点点归帆。(重复一遍

  • 文章风光忆故鄕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1期  作者:冰一  出版时间:1970-09-20
    关键字: 江南水乡 内河交通 故乡民情

    春天是鶯飛草長,夏天是深蔭隔岸;秋天是氣高神爽,冬天是白雪皚皚。

  • 文章京杭大运 杭州的人文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5卷 第2期  作者:北海 出版时间:2013-02-10
    关键字: 京杭大运河 杭州 江南运河文化古城 庙会 集市

    京杭大运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有着二五〇〇年历史的京杭大运,全长一七九四公里。它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穿越北京、天津两市及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黄、淮、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蜿蜒千余公里水道来到江南繁华之地—杭州。它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了巨大作用。京杭大运也是最古老的运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一、运

  • 文章紅蓼丹楓一色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1期  作者:鄭治平  出版时间:1985-01-10
    关键字: 红蓼 故乡江南 枫树 春花秋叶 锦绣河山

    推行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消灭共产匪酋,光复大陆锦绣山,共赏江南红蓼丹枫一色秋的艶丽秀色。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