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求学从军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六十憶往

    来源期刊:《東安文獻》 第3期  作者:李書蘭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人物忆往 求学从军 参加抗战 驻印参战 旅台就业

    余小少离家,献身军旅,荏苒光阴,已历四十寒暑矣,每念故鄕之双亲手足之情,田园梓舍之乐,童年生活之美,从军报国之志,飘零寰宇之苦,解甲谋职之难,以及身之所历,目睹、耳闻,一一敍述,期能留侍后世,俾慰生平之素志。一、求学余八岁时,尙未启蒙读书,生长在那纯朴的农村里,与一些儿时玩伴们,春天,到花旁溪畔,看桃李竞艶;夏天,在树下纳凉,听蝉鸟争鸣;秋天,看群雁横空,白云如絮;冬天,上山坡采艾,踏雪寻梅。一年四季,快乐无穷。九岁时,始上私垫,开始读三字经、千字文

  • 文章低頭望明月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8卷 第3期  作者:朱偉明 出版时间:2010-07-31
    关键字: 人物自传 求学 从军

    本文作者朱偉明先生,廣東平遠人,空軍飛官出身,曾遨遊世界各國,從事多項職業,歷盡人生百境。作者以輕快的節奏,帶著幾分嘲諷的語言調侃自己,亦嘲弄了這個世界。這是一篇另類自傳式小說,請讀者細細品味,好耶!

  • 文章我所經歷的軍事教育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徐啟明 陳存恭 出版时间:1995-10-10
    关键字: 人物事迹 从军经历 求学历程

    人人设法读书,求取功名,秀才举人甚多,文化基础高于土人,而对于官厅亦有了讲话的力量,不会在政治上吃亏。客人有了这些优点才能在艰险的环境中屹立并壮大。我生于光緖十九年,有四兄弟,排行第二;家父亦有四兄弟,排行第三。我的叔伯兄弟甚多,我排行第八。二 求学与革命(一)从启蒙到入新式小学我家世代以耕读传家,到我这辈中大伯父长子紫剑读书特佳,在故鄕教读,我七岁时即从他启蒙,他见我资质不错,期望甚殷。当时所读的都是旧书,准备应科考的。我入塾后三年,紫剑兄中了秀才,对

  • 文章難忘的往事(一)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5卷 第4期  作者:張林鳳  出版时间:1983-12-01
    关键字: 人物回忆 往事追忆 求学 从军

    的,而他的薪水可能仅供个人糊口而已,如此老师怎不令学生爱戴,今昔相比,又怎不令人感慨!?因海属每县仅有一所县中,投考人数过多,我常为升学感到恐慌,唐老师鼓励我说:「你认为难,别人同样认为难,主要看你自已有无信心与决心。」这几句话对我一生求学与败事影响至大,卒以第二名毕业,并考取东海县中,所以我的小学敎育连私塾在内祇读了三年毕业的,这要感谢杨校长与诲人不倦的唐老师。三十六年江苏省立连云中学于墟沟设校,为海属地区惟一高级(含初中部)中学,我又考入连中就读,校址为墟沟

  • 文章少时求学琐忆(四)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19期  作者:劉祿成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求学琐忆 艰苦岁月 从军抗日 人物自述

    给我看。起初就在他家看,以后就送给我抱囘家阅读。因从军学会看报,因看报知晓了时局的变化,了解了战事的进展,这眞是个意外的收获!寒假后,注册开学不久,在县长领着各界欢送下,我们二十多人,包括学生、敎师、公务员等一行,拎着手提袋,背负着大家的祝福,在细雨绵绵的三月里,爬上一辆竹篾棚的汽车,开向瑞金去入伍,结束了少时的求学生活,踏上了人生的另一里程!

  • 文章从军报国—发扬浦东精神

    来源期刊:《浦東》 第39期  作者:程祥生 出版时间:1985-01-15
    关键字: 从军经历 军校求学 浦东精神 青年军

    我们,不要随便讲话,周记上**事蹟赶快撕掉,以免后患,当时我的内心澎湃不已,我们可爱的国土马上要完了,靑天白日国旗也不能迎风飘扬,蒋总统摆走了,将来要实行共产主义,没收私人财产,一切集体活动,这是何等悲惨的命运。平日在鄕下听到老农们在摆龙门阵,谓宁可亡给美国,也不愿亡给苏联,而共产党是向苏联一面倒的,那往后的日子还好过吗?唯有追随 蒋总统到台湾去,再打囘来才是我心所愿。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这话用在我离家从军后的遭遇可说是再恰当不过了,话说三十八年五月

  • 文章悼念師友兩昆仲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8期  作者:王述之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悼念师友 求学回忆 春节拜寿 开放探亲 从军革命

    物換星移,歲月不居,鄕之大老,又見凋謝。今年五月三日,吾師王公聖模別號眞魯先生,不幸以九秩嵩齡壽終台北。其三弟聖棻,吾之好友,於七十九年七月九日病故江西,享年七十有八。轉瞬三年間,痛失師友兩昆仲,倍感哀痛,備極悼念。回顧師承受業與窗友結交,早在民國首屆甲子十三年秋,余入本縣縣立第一小學之時,迄今已逾一甲子又九年,師友之情,未嘗稍疏,且與日倶增而彌篤,於今天人永隔,緬懷前塵,不勝感傷。余方十歲入第一小學四年級就讀,魯師爲級任老師,並授英文課。聖棻兄長我一歲...

  • 文章深情的记忆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3期  作者:王梅生 出版时间:2008-11-01
    关键字: 蒋经国 青年军 从军求学经历 人生回忆

    三十四年八月日军投降,抗战胜利,我三十一军即奉命开赴台湾接收对日军受降,当我军抵达福州时,则因新任台湾行政长官陈仪率第七十军先行到达台湾,我军即返师浙江(我六二二团驻湖州吴兴),继续改授预备军官教育,三十五年六月,随着政府裁军政策,我们当年自动投军的十万青年军也予以全面复员。我因求学心切,渴望得到一个好的学校,继续升学,所以复员到南昌时,便到省教育厅填写志愿表,即写上请求到省立南昌一中,省一中是省内唯一的名校,得以复员青年军名份免试入学。于是抱着愉快

  • 文章軍旅生涯卅餘春之回憶(上)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0期  作者:碧清 出版时间:2003-04-10
    关键字: 从军求学经历 个人回忆 第五路军教导总队

    确定我已从军了。到岑溪县报到的总共是廿八人,步行两天到梧州,等了三天,是等候梧州区各县录取之人到齐后乘船上南宁,自南宁乘运米之大卡车赴龙州的,车没有蓬盖,人是坐在米包上,致我们到达龙州,个个都灰头土脸了,入营后,我被编入十九中队,同是岑溪同乡,就只大湴的陈志光,其余的人,是分别编入各队,冯昭才编入廿五中队,虽同属第二联队,又同住宿于南标营营房,受训期间,只见过一次面,及后毕业分发,冯被分至何处也不知道,就此失去连络啦!我就是我初入军旅的原因及经过。写至此,要

  • 文章虛度八十之囘顧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1期  作者:易中天 出版时间:2006-01-10
    关键字: 个人回忆 求学经历 从军经历 长寿方法

    政干班教育,四十二年考入军事学校,接受专科教育,以后又分别接受高级班、硏究班的教育,再考入三军大学的深造教育硏究结业,也算是我一生的荣幸。二、工作求成果:一个人接受过完整的教育后,接着就是为国家、社会,奉献服务与工作;有时是顺境,有时是逆境,总是要受劳苦、挫折,才能成长、建功。下面仅将我一生的工作经过,略述如后:㈠战时工作的用计:我的求学时代,正遭抗日战争,当我读高中的第一年,就参与抗日救国的文宣工作,为前方的抗战将士捐募寒衣,捐款献机救国;后来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