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水治理共返回2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荆州整治長江洪患最關鍵地區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9期  出版时间:1993-10-10
    关键字: 荆州 洪水治理 荆江大堤

    荆江大堤,堤基越来越单薄,荆江分洪区一旦有患,人命随时会遭呑噬,因此他们对三峡工程上马反应最热烈。

  • 文章(青年園地:)青草碧波美麗還我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55期  作者:常君麗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宁波 改建工程 市容环境 社会调查 治理

    引子一九九二年七月十日,一名叫王志纲的人陪同中外使节观光访问了中国各个大中城市之后,写下了一系列访问记。在「宁波」这一章的结尾,他写道:「宁波城市的破旧、寒酸远远出乎我的想像,城市规模、平至多只能和广东较为贫困的粤北韶关相比。」一如今,当外地游客漫步在宽阔整洁、霓红闪烁的中山路、药行街上,有谁会想得到:仅仅在几年之前,这里曾是一整片低矮的民房、狭窄的车道以及破旧不堪的临街店铺?有谁会想得到:仅仅在几年之前,宁波——这个早在一九九四年就被列为进一步

  • 文章抗战时期鄂西清江道整理工程纪要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6期  作者:陳英  出版时间:1970-07-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河道治理 水运 交通

    石灰岩,间有少数红砂岩与胶结岩,其所含之物质为:1.靑色有梭角之石灰碎块;2.无色或净白方解石之劈开碎块;3.红黄色之次生铁养化质;4.半透明细沙内所含泥质甚少是色澄淸河底可见,所以名为淸江也。㈦通航情形 淸江能通航在棉羊口新渡坝以上,只恩施至屯堡一段,可通木船,其余在各村鎭市驿道过河处均设有义渡,于行旅货运尙称便利。玆将淸江渡船位置(附表二)及河流宽度深度(谿线附表三)列后以备参阅。清江过河渡船位置一览表(附表二)清江河道宽渡船谿线一览表(附表三)㈧忠

  • 文章導淮入海完成·上億居民受惠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3期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淮河 入海水道 治理防洪 立交涵洞

    道左堤就会溃决成灾。据统计,最近二百年来,淮河流域共发生一百多次较大灾,每次都有十个县市和上千个城镇沦为泽国,受灾人口多达数千万。淮河是中国第一条全面治理的大河,淮河利委员会总工程师王玉太表示,这条新挖的道西起洪泽湖,东至黄海,全长一百六十四公里,并采百年防洪频率的设计施工标准,将可造福两岸一亿五千多万居民。新道位于旧道以南约十公里,和原有的苏北灌概总渠道平行,道取直线设计,中途和京杭大运河相交,专家在此设计一个亚洲最大的立交涵洞,届时淮河

  • 文章日益縮小的洞庭湖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4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88-06-30
    关键字: 洞庭湖 泥沙淤积 水质污染 综合治理

    的根本原因是泥沙淤积。据文观测资料显示,从一九五四年迄今,洞庭湖年平均入湖的泥沙量为一亿三千二百万立方公尺,而年均输沙量仅三千五百万立方公尺,百分之七十三点二的入湖泥沙因此而沉入湖底。另外,近三十年来大面积的围湖造田,亦使洞庭湖面积大幅减少,导致洞庭湖在汛期调节长江位的能力越来越差!大陆专家认为,今日要想拯救洞庭湖,根本之道在于治理长江和湘、资、沅、澧四挟带的泥沙;而治之本在治山,首先要在长江和湖南四上游流域种草、植树,保持土,形成一个陆上立体生态结构

  • 文章我对治理甘肃沟河地区的浅见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31期  作者:李寳山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沟河地区 水土流失 治理方法

    甘肃沟河地区,涵盖陇西、陇南、陇东。其特殊景观是:脑细胞组织般的黄土山丘,光秀的丘顶,浮生著稀疎的茅草,山脚罗列著少许平川,中间贯穿着一条深沟。大部份深沟有一股细流,也有少数干沟。一般耕作的是运作方便的山坡及平川,山顶及沟河均形荒废!山坡上,因长年耕作翻土,遂形成一块块上陡下平的梯田。其田块逾平,则田阶愈高,地基愈松輭,一遇地震、暴雨,容易崩坍。由于长期土流失,沟河面积不断扩大,耕地面积不断缩小,道路弯曲度不断加长加大;最大的隐忧是,农业收益递减,成本

  • 文章60余年来大陆利之回忆并补述黄河问题 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8期  出版时间:1978-08-25
    关键字: 水利设施 社会建设 黄河 洪涝治理

    德国方修斯、恩格斯及我国利大师李仪祉等,均主张以科学新法治河。恩氏并于民国廿三四年间,在德国以工模型硏究治河,启廸我人者实多。李仪祉先生对于治理黄河,主张先求治标,再求治本,治河以防洪为第一,整治航道为第二。至于其他诸事,如引灌漑、放淤、电等则为旁枝,李先生并拟有「黄河治本的探讨」,弥足珍贵。民国卅五年黄河顾问团成立,隶属中央公共工程委员会(由沈君怡博士主持),该团系由美国专家萨凡奇博士、雷巴特将军及葛罗同上校等组成,从多目标之立场,为治理黄河之硏究

  • 文章(故乡风物)鄂尔多斯两大沙漠及其治理情况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25期  作者:劉懋功 出版时间:2001-10-01
    关键字: 鄂尔多斯 毛乌素沙漠 治理概况 水土流失

    了杭锦旗的阿蒙其日格鄕和乌审期的浩洛报吉鄕的“握手沙带”。后来到了五十年代后期认识到开荒种地的危害性,政府发出了“禁止开荒,保护牧场”的积极措施,同时采取了一系列的生物措施,据一九七六年统计二十年来全伊盟共治沙造林二六三·二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三九〇万亩,连起大型防护林带四条,总长二七〇公里,建起农田防林带长二五〇〇多公里,建起牧场防护林总长二〇〇多公里,同时建立了社队林场,治沙站、苗圃七九二处。在草原建设方面共围草库伦六三〇万亩,其中基本草牧场一三〇万亩

  • 文章孫中山先生的治淮思想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3卷 第3、4期  作者:乾之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孙中山 《建国方略》 治理淮河 治淮方案 水污染

    洪涝灾害四十八次,平均一点九年发生一次。旱灾害造成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的极大破坏,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秩序,造成「居民田园淹没,妻子仳离,老弱转于沟壑,丁壮莫保残喘」的局面。同时,自然灾害又无情地破坏着人们生存的自然条件,使自然环境进一步恶化。「本总统忝为公仆,实用疚心。」关心民众疾苦的孙中山先生重视江河的治理,在《建国方略》中就明确提出:「疏浚淮河为中国今日刻不容缓之问题」。他认眞探究了淮河患的成因及其治理办法,提出了淮河患防治构想,这些主张是其民生主义思想

  • 文章蘇政四年之回憶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1期  作者:陳果夫  出版时间:1987-02-15
    关键字: 地方治理 治理土匪 卫生健康 水利工作 教育工作 往事回忆

    利用余暇,亲自编著过如「飮衞生」一类的影片,帮助作衞生宣传,这祇算是我提醒江苏人民注意衞生的一种敎育工作,算不了什么大的贡献。其次,就是禁烟禁毒的工作。一般的衞生工作,是从积极方面增进人民的健康。而人民之中,还有一部分是深染痼疾,我们不能听任这些人在那里进行慢性自杀,所以禁烟工作,性质虽属消极的,但就此时需要而论,比较其他衞生工作,来得更要迫切,也是最不容易做好的一件工作。谈起禁烟,我们有此呼声,已经有一百多年了!经过一百多年,依然还要禁烟,可见这不是一桩

共24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