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间教育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先師喻錫奇事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5期  作者:田重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喻锡奇 人物事略 民间教育 地方文人

    南昌 田重先师喩公锡奇先生,字魁梧,世居江西省南昌县敷林鄕。历代经商,忠孝传家。生于一八七三年,昆玉三人,先生居长,二弟邦选,三弟美章,继承父业经商,堂弟修奇在家务农。惟先生天资聪颖,自幼博闻强记,过目不忘,经名师教授,凡经史百家之学,大都默识胸中,心领神会。所作诗文,自属一时之选,人称饱学之士。先生因文名远播,受聘为新建县吴城鎭李府家族为塾师,启发蒙童,教导有方,循循善诱,学童日渐长进,家长备极推崇。声誉雀噪,三年期满,相继礼聘,奈何故鄕父老,为教育

  • 文章研讀周弘所著「賞識你的孩子」心得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4期  作者:劉學泰 出版时间:2006-05-01
    关键字: 周弘 赏识教育 天才儿童 教育方法 民间传说

    ⒈周弘只有初中学历普通工人,尙能把聋哑女教育成神童,还有那位父母不能把健全的孩子教成天才呢?周的事蹟:创办「周弘家长学校」及「赏识教育培训班」分别自任校长和班主任,并应中外邀请千次以上演讲。现任赏识教育硏究所所长。⒉教育孩子第一招是「找感觉」感觉对了,才会跟着感觉走,生命在好的感觉中提升,才会越走越顺,成功机会大增。⒊培养他自信,更需要耐性与坚强,为了强化她是天才的感觉,在小孩的书桌玻璃板下压了一张天才儿童的行为表以利模仿。⒋当老师出了五题作业,她只做对

  • 文章家鄉的故事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2期  出版时间:1963-09-25
    关键字: 热河 俗语 民间故事 家庭教育

    我們家鄕有句俗話:『棍頭出孝子,恩養無義兒』,這句話現在看起來極其落伍了,但我們若引伸它的含義,仍具有敎育價値的,希望我下邊這則小故事,能給爲人子女及正敎養子女的同鄕們一點點囘味!從前有一個姓吳外人送名叫吳悍的人。母親早死,自幼由父親養大,當然無娘的可憐兒,老父更愛如珍寶,「提携捧負,畏其不壽」了。及至吳悍娶妻生子,老父已年邁力衰,不能再事生產,只有靠着吳悍過活。但吳悍自幼驕生慣養,不知反哺報恩之義。每餐不許老父與妻子共食。必待飯後,將殘羹冷飯用一個粗缽...

  • 文章无锡民间故事——陈阿尖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1期  作者:竹翁  出版时间:1971-07-20
    关键字: 陈阿尖 民间故事 家庭教育 学武艺

    母愛最是偉大,母敎最爲重要,孟母擇鄰,歐母畫荻,翻開我國數千年的歷史,許多古聖先哲,都由母敎而流芳百世;反之,亂臣賊子,遺臭萬年,鼠竊狗盜,聲名狼籍玷辱門庭者,亦莫不由於母敎不良的影響所致。本篇能給予一班但知溺愛孩子,放縱孩子爲非作歹,甚至怙惡稱能而沒有母敎的母親們當頭棒喝。

  • 文章經亨頤與寒之友社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9期  作者:陳星 出版时间:1994-09-10
    关键字: 民间艺文组织 寒之友社 经亨颐 人格教育

    近现代之中国,民间艺文组织不少,但却很少听到有人提到所谓的「寒之友社」。究其原因,此乃该社特性所决定,即如近代艺术敎育家姜丹书所言:此「实可谓无组织之组织」,「盖无所谓门户式之章程,而一以道义相契结也。」「寒之友社」成立于民国十四年,也正因为其「无组织」、无章程宣言等文献记载,又有人说它诞生于民国十五年。当时的成员(实际上是经常相聚者)有:诸闻韵、谢公展、王陶民、姜丹书、马孟容、黄宾虹、张大千、张聿光、方介堪、郑曼靑、潘天寿等,而其倡导者则是敎育家

  • 文章无锡民间故事——陈阿尖(三)员外千金武艺高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3期  作者:竹翁  出版时间:1971-09-20
    关键字: 陈阿尖 民间故事 判死罪 家庭教育

    原來擒護陳阿尖的那女郞,便是陳員外的第四位千金,那年纔祇十九歲,一家之中,她的武藝最高,所以由她守護那座藏金珠珍寶的樓房,那夜她捉住了陳阿尖,命傭婦丫鬟把他押到了花廳,她居中坐在椅子上,望一眼陳阿尖,又是冷笑一聲說道:「你這人也太莽撞了,如果要幾個錢,何不上門來求吿?快快坦白說來,爲什麼要穿窬掘洞出此下策?而且膽敢到我家來下手?我到要問問你,你有多大的本領?」陳阿尖聽得這位千金小姐的語氣,帶着憐惜的意思,心想在這時,只有用點軟工夫,苦苦哀求,讓她可以由憐...

  • 文章全國的幾何中心——蘭州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7期  作者:劉震慰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兰州 民族 地方教育文化 民间娱乐 民间活动

    之盛,壮观已极。因而生活在兰州,人们能享受到极丰富的、健康身心的精神生活。相棋手棋不朝西民间在娱乐方面,兰州、凉州,是我们「相棋」风气最盛的地方。每年这个时候,随处都能看到人们在「比棋」——「赛棋」是摩登名词,在当地并不时兴。讲究人家,用象牙刻的棋子,落在木枰上,铿锵有声;十来岁的孩子,用纸片剪剪写写,在马路边上比起棋来,也是杀气腾腾,引得过路的棋迷的围观。每年正月十五,别的地方在赛花灯,兰州的社团却在比棋,邻近巿鎭的棋手云集,来争取大家羡慕的赞美

  • 文章話説吉水人文甲天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4期  作者:曾采堂 出版时间:1996-04-01
    关键字: 吉水县 人文历史 民间赞歌 捐建书院 教育发展

    一吉水因赣河自吉安城郊经县城西南十里之墨潭,有清湖洲横亘河中,状若「吉」字而得名。吉水又曰「文江」。[1]前人称「吉水人文甲天下」,[2]又誉吉水为「文章节义之邦」。[3]虽未免过誉,然言之不为无据。考诸史乘,自隋唐开科取士以迄于清之千余年间,江西共得状元四十一人,榜眼二十八人,探花三十五人,而以二甲第一名之传胪十人计,共为一百一十四人。[4]而吉水五百五十四名进士中有宝祐四年(一二五六)状元文天祥,建文二年(一四〇〇)状元胡广,榜眼王艮,永乐二年(一四

  • 文章海州文化簡況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4期  作者:李建生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民间艺术 白宝山 京剧 传统剧目 抗日宣传 民众教育馆

    一、民初海州文艺的兴起从清末民初到三十年代初期,古城海州只有几所学校,几乎没有官办文化事业,清宣统末年,白宝山以宣武军统领进驻海州。一九一五年升任海州鎭守史,相继任独立师师长,在海州达二十余年,他吃饭时皆要奏军乐。白宝山和海州有钱士绅,地主杨少如、杨采臣、谢希余等交往甚密,他们特别爱好文艺,在白宝山的支持下,刺激海州京剧业和民间文艺有所发展,每天城隍庙京剧戏台皆有演出,有时在天后宫戏台演出,剧目有:「借东风」、「甘露寺」、「杨家将」、「西厢记」、「打渔杀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