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间手艺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薪傳民俗藝術——敎授製作漢宮花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63期  作者:邱淑玲 出版时间:1989-07-03
    关键字: 汉宫花 民间手艺 张景兰

    花也非宫中的专利品,民间则以纱来制作彩花,尤其在少花的冬、春之际,是彩花最盛的季节。始于汉代,却于隋、唐时大放异采的彩花,有立体、平面等不同造型,唐代妇女除以其制作头饰、胸饰、耳饰外,并剪彩丝、绢为花束,用以揷花,或制成花鸟、草木等平面挂图。而不论花草图或水盘揷花,各类饰品皆在延长花的寿命,同时也依花草颜色深浅不同,作层层颜色的晕染,而显出自然生动的色彩和姿容。一般认为,汉宫花系于宋代传入日本,并在东瀛生根,就像茶道一样,己成为每一位日本淑女必备的手艺

  • 文章三把刀(三)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50期  出版时间:1975-02-15
    关键字: 剃刀 剃头店 丹阳 民间手艺 剃头艺人

    所以工资到手,往往不知爱惜,和面司务的辛苦钱,大不相同。我邑贫苦人家的子弟,一到十三四岁,找不到其他机会,便只有去学剃头,在做学徒的三年之内,确是够苦的,等到出师之后,除了站立的时间,比较辛苦,可算轻松得很,一等打烊,不是赌钱便做其他不正经的勾当,他们住在店里,吃店东的饭,工钱是照收入拆帐,手艺好的对分,差的东六客四,甚至还有只取三成而店东得七成的。但因工价低廉,所以司务每月能分得三十元以上的,就是在上海也不多见,其他城市或鄕僻之处,更就不必说了。我邑在上

  • 文章三把刀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48期  出版时间:1974-12-15
    关键字: 丹阳 面刀 剃头刀 切纸刀 民间手艺

    我邑西鄕离城较远的地方,水利失修,北鄕多山,物产不很丰富,所以住民生活较为困难,子弟每多失学,向外谋生。但是此辈失学的靑少年,因为识字无多,难以寻求高尚的职业,不得不向三把刀里去学习手艺。所谓三把刀者、面刀、剃头刀、切纸刀是,请分说之:面刀者,吃面刀是,我邑在苏松太杭嘉湖六属的苏州、无锡、上海、嘉兴、吴江、湖州、松江、靑浦、德淸海盐、嘉善、杭州等处城市和鄕鎭开设生面店的,为数极伙,他们什九家中都是很贫寒,小时在家唸几年私学,便由父母遣送到外县去学手艺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