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间戏班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鄉人獨創「章旦班」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69期  作者:葉耀章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章旦班” 民间戏班 叶旭夫 “岩扁儿” 民国

    青田民间戏班的建立,首推清咸丰九年(一八五九)的黄庄戏班和宣统二年(一九一〇)的张坪戏班,但都为时不长,在民初先后解散,于是剧坛就此沉寂了一些时间。民国六年(一九一七),章旦朱岙村冒出一个怪人,他叫叶旭夫,秉性嗜戏如命,又能倾家解囊,终于慨然独自创办戏班,取名「新新舞台」,可县人却喜呼为「章旦班」,这种叫法,饱含着无限的爱护与亲热情意。他一面到温州聘来四名教戏师傅,一面在全县范围内(特别在三、四都)招收二十岁以下青少年五十多人学戏,同时又向温州购置全部

  • 文章民间娱乐)唱六书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6期  出版时间:1971-06-15
    关键字: 民间 娱乐 “唱六书” 戏班 徽调

    在淸末民初之际,我邑稍有声望或富有之家,每逢婚嫁做寿开贺之时,亲友常有送六书祝贺者。六书者,戏班也,惟此戏班祇唱文戏,且无化装表演,故与大戏班搭台唱戏者,大不相同。六书班多取吉利之名称,如鸿福堂、福寿堂、庆升堂、普利堂等等,每班通常以六人组成,以一人为领班,内必须有生、旦、净、丑、末各一人,此六人中,除唱外,还须兼打鼓及扎板(拍板眼用)一人,打大锣、当锣、钹,胡琴各一人、哨呐兼二胡一人,故六书班中之各角色,全系口手并用,绝不含糊。但所唱戏文,大都以角色少

  • 文章廣昌縣旴河戲拾零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6期  作者:黎長清 出版时间:2004-05-01
    关键字: 广昌县 盱河戏 甘竹 戏班戏子 民间趣闻

    广昌 黎长清拜读张天岳、张维刚二先生大作「古胜遗韵—广昌县旴河戏述略」(江西文献一九五期八〇—八二页)令我血脉喷张,勾起童年回忆,因为我是广昌甘竹人,曾是曾姓旴河戏班里的戏子,出演过「辕门斩子」等戏目,也随团到南丰等外地演出多次。甘竹是广昌较低洼的平原,™‚有水患,每次大水氾滥,旴河上流都会漂下不少树木;很多人划著竹筏去捡拾,有曾氏父子那一天也去旴河捡拾树木,忽然听到由远而近的锣鼓声,不久见漂来两只木箱,锣鼓声由木箱里发出,其子好奇,用撑篙将一木箱挑开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