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俗节气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节气民俗 七月十五「鬼节」的来历及海州民俗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0卷 第1、2期  作者:宋繼奎  出版时间:2008-06-01
    关键字: 民俗节气 鬼节 海州民俗

    農曆七月十五日,民間稱爲「鬼節」;佛教稱爲「盂蘭盆節」,道教則稱爲「中元節」,一節三稱,究竟是什麼緣由?首先談談「盂蘭盆」這個稱謂:「盂蘭盆」源於佛教徒每逢七月十五日,爲追薦祖先而舉行的儀式「盂蘭盆會」。盂蘭盆是梵文的譯音,意爲「救倒懸」。據《佛說盂蘭盆經》中指出,目連(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以其母死後墮入「餓鬼道」,不得飮食,極其痛苦,如處倒懸,便求佛救度,佛令其在每年七月十五日僧自恣(衆僧每年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進入安居期,此期間僧人不外出,在寺中...

  • 文章年節趣談

    来源期刊:《同安》 第112期  作者:吳品華 出版时间:2010-12-01
    关键字: 民俗 夏历 节气 中秋 重阳

    我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博厚、民风古朴,对于早在公元二千多年前,炎黄唐虞夏商周历代所创立的一些年节民俗,虽然经历无数次政权变革和朝代兴替,不但未受淘汰堙没,反而更加丰富普及,蔚为中华民俗文化的晶华,绵延流传至今,直到永远。年节民俗与历法节气时令有关,中华历法,早于黄帝尧舜之时,就作甲子结合天象运用在实际上。至夏朝创立历法更趋完备,以建寅为正朔,订正月初一日为岁首,称为夏历。商汤伐桀,商朝兴立,以建丑为正朔,订十二月初一日为岁首,称为商历。武王伐纣,周朝兴

  • 文章沭阳人·数九歌·节气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3期  作者:宗靑  出版时间:1996-09-01
    关键字: 数九歌 节气 农谚 沭阳 民俗

    我国为农业国家,农村里在农历九月底,农作物一切收割完,笔者家里有两间客房,一到天冷了,每晚有一盆火,供人取暖,而且一到冬天,每天晚上要守夜以防盗贼,每晚有三五老人说故事,他们全凭杜撰,会说一年春夏秋冬四时节气,农作物怎么种,怎么收,笔者童年最喜欢听他们说故事,有时候他们讲「神怪鬼狐」,吓得我们寒毛都竖起来,夜晚都不敢到门外小便呢,现在想起来也很可笑。笔者记忆他们讲的冬到数九,每年一到冬至开始,就是「九天」,九天共有九个九,九天为一个九,从冬至那天开始,到

  • 文章榖雨三朝蠶白頭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5期  作者:安陽山農  出版时间:1985-08-15
    关键字: 小品文 节气 桑蚕养殖 桑蚕经济 风土民俗

    淸明過後,就是穀雨,正當農曆三月,天氣溫和,蠶子已經孵化了。故鄕俗諺說:「穀雨三朝蠶白頭」,農村裏的人們,尤其婦女們,又要養蠶忙了。大家知道,我國發明育蠶治絲,始於黃帝之妃西陵氏女嫘祖,後人稱他爲先蠶,故鄕各處的廟宇裏,都供有蠶姑娘的塑像,就是嫘祖。「子規啼徹四更時,起視蠶稠怕葉稀,不信樓頭楊柳月,玉人歌舞未曾歸。」這是唐詩人謝枋得的「蠶婦吟」,描寫養蠶工作,自古已然,婦女們非常辛苦。(子規是一種鳥,又稱杜鵑,鄕人叫它「催忙鳥」,在養蠶時期,統夜啼鳥,啼...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