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俗简介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郷民俗烧号布、祭老竿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徐哲甫 出版时间:1979-04-25
    关键字: 烧号布 祭老竿 故乡民俗 民俗简介

    一、火神廟和火神的生日河南省沁陽縣柏香鎭,是一個很大的城鎭,有城牆和四關,城裏城外約有三千多戶人家,位於沁陽濟源中間,是來往兩縣的必經之路。我的外祖父家就在柏香鎭城裏,幼時逢年過節,都要去住一陣,而且我還在外祖父家讀完高等小學,所以柏香鎭對我來說,是最親切不過的了。柏香鎭的北關,有好幾個規模宏大的寺廟,如北大廟、延慶寺、琉璃殿等,其中以北大廟爲最大,因爲它裏面還有許多廟宇,像二仙廟、火神廟、關帝廟、岳飛廟、文昌閣等,佔地甚廣,北大廟只是一個總稱。這些廟宇...

  • 文章龍騰虎躍新春樂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7期  作者:殷新波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彩灯艺术 民间民俗 历史形式 彩灯民俗简介 罗湖水龙等

    臨川 殷新波自古以來,位於贛東大地的臨川,便有「才子之鄕」的美譽。這塊鐘靈毓秀的土地,先後孕育了諸如晏殊、晏幾道、王安石、湯顯祖等一大批文壇泰斗。除此之外,臨川的民間燈彩藝術也源遠流長,經久不衰。臨川的燈彩藝術最初是由秋季迎神賽會上開展的各種民間藝術活動演變而來,以後發展至春節期間開展各種燈彩藝術活動。到了唐代,臨川的竹製和紙扎工藝曾風靡一時,產品一度暢銷全國。臨川的燈彩藝術便與這些竹製和紙扎工藝有著密切的聯繫。春節即將來臨,臨川城鄕的幾十個民間燈彩表演...

  • 文章往年往事㈤

    来源期刊:《同安》 第17期  作者:芸圃  出版时间:1986-08-01
    关键字: 春节简介 正月礼俗 民俗景象

    返来拜、拾叁吃谙糜(稀饭汤)配碱菜、拾肆结灯棚、拾伍上元暝、正月二十池头夫人生(以家鄕语音直写)。背鄕离井数十余年,记忆未尽周全,第从以上民谣内容,仍可领会家鄕新正民俗景象。初一日,大淸早起牀,洗涮淸洁,大人小孩,都换上簇新衣裳,城厢小孩们大多穿着长衫,戴碗帽(瓜皮帽),比较讲究人家,还要加上一件马褂,益见神气活现。小孩先向大人叩头拜年,晚辈向老辈鞠躬贺正。家长首先点燃簷前天公灯,备具淸茶甜品(冬瓜糖、甜花生仁、红色白色粉粿)等,烧香点烛,供祀神明,并分向

  • 文章耕織圖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52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1-07-01
    关键字: 耕织图 民俗文化 陈枚 名画简介

    我國以農立國,所以農民佔了全國百分八十以上,以前的農村社會,大多男耕女織,各司其事,衣食無憂,大家過着安樂的生活。耕與織是農村中的兩件大事,也是立國的基礎。據說最初南宋時樓濤,把鄕間生活中耕與織的步驟,一一描繪下來,繪成了「耕織圖」,使人知道農民的辛苦,同時也描繪了農民的樂趣。以後各代畫家,也都有耕織圖之作,現在故宮博物院珍藏的,有明仇英款的一本,有淸冷枚、陳枚、焦秉員的各一本。本刊特選鄕先賢陳枚的一本,分兩期刊出,本期刊出耕的部分,共有二十三圖,下期再...

  • 文章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简介(学会秘书处资料)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24期  作者:常華 出版时间:1998-01-28
    关键字: 北京史地民俗学会 简介 组织机构

    北京史地民俗学会是一九八九年一月被批准成立的一级学会,具有社团法人资格,也是北京唯一的研究地方史志,地理和民俗的民间学术团体。本学会的宗旨是团结和组织广大历史、地理、民俗的专业,业余研究者,贯彻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原则,开展学术研究的交流,提高研究水平,开发利用研究成果,为首都四化建设服务。几年来,本会组织了大量的采风、考察等活动,开展了有关的咨询服务工作,编辑出版了《北京旅游风物典故》《北京地名漫谈》和《北京史地民俗学会会刊》等书刊;与中国旅游

  • 文章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3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丁村民俗博物馆 风景简介 文化交流

    丁村民俗博物馆,位于山西省襄汾县城南八公里的丁村,东依塔山,西傍汾水。该馆筹建于一九八五年,同年十一月正式建成开馆,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反映汉民族民俗风情的事业性博物馆。著名的全国旧石器文化遗址及其「丁村人」文化遗址(一九六一年国务院正式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在它的周围。村内保存的自明万历年间(一五七三~一六二〇)至清代建筑的四十座四合院民居,总体上仍保留着明清时代的格局和风貌,是北方地区现存较完整而又规模较大的民居建筑群之一,是硏究黄土高原民间

  • 文章定襄河边民俗博物馆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3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民俗博物馆 阎锡山故居 风景简介 学术会议

    山西省定襄河边民俗博物馆是集文物收藏、民俗陈列、旅游接待为一体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博物馆。馆址设在定襄县河边鎭内。河边鎭是曾治理山西近四十年的历史风云人物——阎锡山的故里。在鎭内较完整地保存著规模宏大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阎锡山故居。山西省定襄河边民俗博物馆就设在这座庞大宏伟的建筑群内。阎锡山故居,始建于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年)前后,至抗日战争爆发为止,断断续续历时二十余年。经过历史的变迁,绝大部分建筑至今保存完好,现在西花园、东花园、都督府、得一楼

  • 文章回憶在沙國之見聞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1期  作者:羅永鴻 出版时间:2006-01-28
    关键字: 沙特阿拉伯 往事回忆 国家简介 风情民俗

    二〇〇五年八月一日報載「沙烏地阿刺伯國王法赫德逝世」。由「阿不都納」接王位。這簡短的訊息引起我在沙國工作期間「一九八三至一九八六」三年,及「一九九二至一九九六」五年,共計八年。對沙國的感想與回憶。

  • 文章恭城简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5期  作者:唐步雲 出版时间:1989-07-10
    关键字: 恭城简介 地方历史 民俗风物 名人名单

    恭城位於廣西省東北,東接富川、鍾山,南瀕平樂,西鄰陽朔,西北界臨桂、北傍灌陽,東北則與湖南永明爲鄰。恭城在漢以前屬富川縣,漢末三國時,吳置平樂縣,改屬平樂,至隋始置縣,曰茶城,唐屬平樂郡,至宋初,御史周渭,以縣民苦於鹽、茶之稅,奏請願還所封誥命,祈免鹽、茶稅,以解民困,易茶城爲恭城,卒獲准,縣民感戴,身故後建廟奉祀,尊爲周王公。縣治初設於鳳凰山下,至今猶有殘址可尋,明成化十三年,因水患,遷於黃牛崗,卽今址(資料來源自淸光緒十五年縣知事陶墫重修之恭城縣志)...

  • 文章大埔縣花—紅色山茶花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4期  作者:劉秀香 廖世覺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大埔县花 红色山茶花 简介 诗词 民俗民风

    群芳珍品山茶殊,紅艷芬芳玉樹株,不畏寒天霜凜冽,肯留野地笑相呼;絳顏綠葉剛強勝,秋菊春梅嫵媚輸,埔邑眾賢多慧眼,遴君獨領縣花圖。世界上不少國家都有自己的國花。我國也有國花,大埔的有縣花是紅色山茶花,這與中華民族及埔邑的歷史淵源、文化背景,經濟生活息息相關,而成為民族的或地區象徵。山茶花,別名山茶。是山茶科,常綠亞喬木,莖似木樨,經冬不凋,其種子能榨油叫茶油,可供食用、點燈和防銹用,清末民初,南方人食用的全都是此種的茶油。茶花,有100多個品種。被譽為“花中...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