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比例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佃户與糧户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2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72-10-01
    关键字: 佃户 粮户 农村社会 收租比例 介绍

    和气的善良之辈,也有刻薄成家,剥削农户的土豪劣绅。佃户有笃厚者,也有狡猾者,田地有肥有瘠,天时有水有旱。种种因素,构成粮户对于一股田地收租的比例。收租比例,有对分,四六成,三七成等之别。对分之租,多半地瘠不肥,旱地少,佃户无太多小春杂粮入收,盘水不易,无溪涧可资灌田。只好看天吃饭,粮户佃户,均分收成。四六成收租,系吾川比较合理而多数采用之制度。三七成租,其地方定属上等等则,包不怕天旱,旱地又广,小春杂粮收成好。川俗粮户等于小春杂粮,例不课租。论成收租,遇天灾例

  • 文章「民意測驗」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59期  出版时间:1983-05-01
    关键字: 赤字缩版 庆典专号 发信测验 反馈比例

    晉江雜誌這一年來,助印和廣告的收入,和以前是一樣的,平均,每期熱心鄕親們自動的助印費都不及萬元,而最低的印刷,郵資費等等的支出,至少要四萬元。我們實在已經支持不下去了,每期的赤字不少,曾經考慮縮版,每期印行二張,有幾位熱心的鄕親鼓勵我們再接再勵,希望不發單張,我們會盡量不發行單張而讓讀者鄕親們失望。十月慶典到了,十月份的第四十五期,我們準備出一期較像樣的國慶專號,以表示對國慶的祝賀,爲了多爭取些廣告,廣吿費的收入以支撐本期的經費,也藉此試試鄕親們對於晉江...

  • 文章藍軍重領風騷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4期  作者:曉賓 出版时间:2009-01-25
    关键字: 台湾大选 得票数 地区比例 马英九

    点一一的得票率,大赢长昌的百分廿二点八九,在全台客家人口比例最高的新竹、苗栗两县,马萧得票更高达百分之七十四点零二,十一·九九,显见北部客家族明显挺马萧。更值得注意的是一向视为绿营票仓的苗栗县通霄、苑里、卓兰三镇,及桃园县的新屋、观音两乡,这次大选都由绿翻盘转蓝。闽南、客家族群人口数相当的桃园县,客家票今年回流到蓝达十四个百分点(一个百分点十二万票),不但四年前流失的都回流,且有增加。国、民两党这次选举的操盘手,国民党是国民党主席吴伯雄,民进党是总统府秘书长叶

  • 文章(論著)探討地價稅稅率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12期  作者:王士麟  出版时间:1988-12-01
    关键字: 比例税制 地价税 累进税制 孙中山 平均地权

    本文原刊于税务旬刊第一三三七期中华民国七十七年十一月二十日出版一、本文缘起我国现行地价税,系采行累进税率,但主张采行比例税率的呼声,一直不断。本(七十七)年八月十八日中央日报第二版刊载财政部赋税改革委员会为地价税税率擧行咨询会,与会学者就累进税与比例税优点,各据立场踊跃发言,迄无定论。赋改会主任委员陈德安先生表示,赋改会将收集正、反两派意见,加以整理并作成结论,供政府作决策参考。笔者谨就新闻刊载内容,对主张采行比例税率理由,提出不同意见,以就教于学者专家

  • 文章饅頭何需冠「山東」?滷味何需改作「魯」?——小港鄉與三家村硏究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張甘霖 出版时间:1993-06-20
    关键字: 三家村 命名 人口籍贯比例变化 人口结构 家乡味

    ㈠你們的祖先為饅頭加註了「籍貫」!莫感傷!要驕傲!你們的祖先爲饅頭加註了「山東」,爲滷味改寫了「魯味」!這不是魯魚亥豕,文字傳寫的錯誤,而是名列中國四大名菜的「魯菜」(另三者爲揚、川、粵),在你們祖先的勤耕下,長了芽,生了根,更顯示了不同地區強烈的人文融合。「三家村」勢將埋沒在外來人口大量遷入的熔爐裏,使他失去了往日「山東人」、「家鄕味」的特色。三十年前的小港,「三家村」人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那時一連幾任的「小港初中」校長都是山東人,學校教職員亦大半山東籍...

  • 文章协助淸寒为先 故鄕建议弹性调整奖助学金比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68期  出版时间:2000-06-20
    关键字: 第一次理事会 奖助学金 无锡 同乡会 比例

    本刊讯】本会故乡子弟奖助学金经本届第一次理事会讨论修正后决议继续办理,奖助名额核定每年奖学金核发六十名、助学金六十名,共计每年一百二十名,每名奖助美金一百元,并得视每年认捐名额之多寡,于每学年开学前一个月通知故乡委任办理团体,决定该年度可申请之范围。本办法经本会本届理监事会通过后实施,修正时亦同,实施期间暂定四年。大陆委办单位近日来函,建议总名额不变,但奖助名额分配比例,得由大陆委办单位视实际申请情况弹性调整,以符实际需求,希望本会能将此建议纳入考量

  • 文章棗陽地名研究初稿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期  作者:姜道章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图籍缺乏 无法实地调查 枣阳县置 比例尺与地名 地名概观 类别数目 百分比 地名数字组成 命名方法 姓氏方位 植物经济活动 吉祥历史 数目字想象 地名起首字 次数指数 通名专名 过渡特征

    作比较肯定的结论。二、研究地名的材料枣阳的土地面积是三千五百九十平方公里[1],假若村鎭均匀分布,相互距离一公里,则全县会有四、二〇〇个村鎭,便会有四、二〇〇地名,再加上山名、河名、行政区名等,为数更多。又假若每平方公里有地名一·四个[2],则全县会有地名五、〇二六个。再加上旧地名和异名,估计全县至少有地名六千个,最多可能不会超过八千个。研究地名最基本的材料,除了利用实地调査捜集的资料,就是地名详细而正确的地图,记录在地图上的地名,其多寡要看地图的类型与比例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