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梆子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川劇起源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92期  作者:蔡啓國 出版时间:1970-04-01
    关键字: 川剧源流 胡琴 皮黄腔 梆子 三庆会 花雅二部

    红日高照」……来的。因为高腔调子不用音乐伴凑,易学好唱,甚至常听不学就会,但要学精却是困难。胡琴戏就不然了,调门虽然简单,初学却很困难,所以川戏,大部传戏,都是高腔,是由于胡琴腔调过于简单,大部传戏不易编排之故。因此皮黄腔在川剧中,始终墨守规成,保持旧调,没得啥子发展,自然要让京戏后来居上了。至于梆子,原称秦腔,川班中通称曰盖板子,则起自陕西,故有秦腔之称。如「八件衣」、「花田错」、「柜中缘」诸戏皆是秦腔。秦腔在川剧中承受较早,当在皮黄腔之先,但年代则无甚

  • 文章川劇腔調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96期  作者:蔡啓國 出版时间:1970-08-01
    关键字: 川剧腔调 胡琴 李自成 梆子 洋琴调

    樊舘借头、高平关(高关借头)、斩黄袍、沙陀摆兵、打虎收孝、北海祭祖……等。弹腔:弹腔乃指「川梆子」而言,就是「盖板子」,俗称「溜子」或曰「乱弹」。「川梆子」之呼为「乱弹」,由来已久。淸乾隆年间吴太初燕兰小谱(卷四)吴大条下:本习昆曲,与蜀伶彭万官同廛,因兼学「乱弹」。偶演「昆曲」亦不佳。以上记载,可证知「乱弹」二字即是专指「秦腔」而言。秦腔原本是甘陕的民歌,又名「琴腔」,(见缀白裘)产生于古陇西秦中,(前人已有定论),因其节奏乐器为梆子,所以又名「梆子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