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梁启超共返回7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梁启超学诗往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康保延 出版时间:1994-05-15
    关键字: 梁启超 遗札 考证 学诗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很重要的人物,也是一位伟大人物。无论研究中国近代史,近代政治和学术,都将脱离不开梁启超这位向叮当人物。从政治方面来说,梁启超在我国近代史上,代表着一个改革与进步的传统,这传统愈到后来,也愈益显出它的重要和时代意义。再由学术方面来说,梁氏更是致力于中西文化全面交流的开创性人物,对中国文化的更新与吸收西学,曾发生一种深远的历史影响。可以说在我国近百年史上,能从国学转到西学,再由西学转回到国学,主张西化而不盲从,尊重传统而不复古,钻进

  • 文章梁任公台島吟痕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3卷 第4期  作者:關照祺 出版时间:1983-12-30
    关键字: 梁启超 台湾 诗文

    梁任公(啟超)自「戊戌政變」失敗後,亡命日本,先後居留彼邦十載。雖託庇東土,而其念淸廷之顜頇,悲河山之破碎,耿耿報國之懷,固無時或釋者。甲午之役,淸軍敗績,台灣因而割與日本;日人乃悉心經營,盡發寶藏,寖假台灣之偉大價値,遂爲世人所注目矣。時任公久耳日人在台擘畫有方,發爲「未嘗不愀然有所動於中」之慨!故其台灣之行,殊有必要;並欲以考察所得,藉供祖國參考。據語台灣之遊,已蓄志五年,且於首途前數夕未嘗交睫,其重視台灣有如此者!任公果於民國紀元前一年(西元一九一...

  • 文章梁启超到台湾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 第107期  作者:慶文  出版时间:1998-12-31
    关键字: 梁启超 戊戌变法 台湾

    寒烟漠漠雨潇潇 劫后逢春爱寂寥昨夜子规啼未了 朝看红染木棉桥这首诗是梁启超在雾峰「林家花园」写下的诗一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新会人,文学家兼政治家,清光绪中叶,与其师康有为等倡变法立宪,主张教育方面废八股、设学堂,推行中西兼习;政治方面,撤销闲散衙门,裁汰冗官、澄清吏治,引用新人,广开言路等;军事方面,习洋枪大砲、裁减冗兵,力行保甲;实业方面,筹办铁路、开矿,促进农工商业及奖励发明等。光绪皇帝,深以为然,于光绪二十四年(即戊戌年,西元一八九八年)四月

  • 文章國歌史話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7期  作者:鄒蜀樵  出版时间:1979-04-15
    关键字: 国歌 民族意识 梁启超

    的痛恨与警惕。亦足以反映当时的人心。民国初年梁启超(任公)先生曾作过一首「国歌」,在当时各学校甚为流行。其词曰:「泱泱哉我中华,最大洲中最大国,二十二省为一家,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尙倔起,况乃堂矞吾中华!结我团体,振我精神,二十世纪新世界,雄飞宇内俦与伦。可爱哉,我国民!可爱哉,我国民!」这首词赞扬我国地大物博,大国威仪。英、日区区三岛尙能倔起,何况我中华民国?以激发国民团结爱国热诚,词句铿锵有力。(现收存于飮冰室全集文苑类

  • 文章梁任公慰唁函二通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9卷 第4期  作者:康保延 出版时间:1979-12-31
    关键字: 梁启超 康有为 信件

    诗词集」。[2] 何天柱,字擎一,广东中山人。为梁启超及门弟子,极得信任,擎一颇具才干。光緖二十七年康梁创办广智书局于上海,由何擎一主持。并以上海为枢纽地位,常为康梁与国内士人联络之工作者。[3] 麦仲华,字曼宣,(一八七六—一九五五)秀才,麦孟华之仲弟康有为长女同薇夫婿。十八岁从康南海学,后留学英日,曾任香港电报局长。戊戌春编「皇朝经世文新编」刋行于世,辛亥年复编「戊戌奏稿」,又译美人扎逊著「欧洲十九世纪史」。[4] 麦鼎华,字公立,麦孟华

  • 文章趙熙删定《海桑吟》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39期  作者:一波 出版时间:1965-11-01
    关键字: 梁启超 《海桑吟》 游台诗 赵熙

    民国纪元前一年的三月(新历),新会梁启超任公曾来台湾,系应林献堂之邀,在台北和台中一共住了十九天;(包括来去的日子)做了将近一百首的诗,比起他一生中在任何一个地方所做的为多。据说他对日据下的畺政特别关心,又以说话不大自由,只好以诗代言。(如「斗六吏」「垦田令」「公学校」之类,是直斥日人的暴政也。)在那些游台诗中,任公自己选编了三十八首,加上其女公子令嫺五古一首,台湾诗人林痴仙五古二首,七律一首,林献堂五律一首,林幼春五古二首,七律一首,命名为「海桑吟

  • 文章饮冰

    来源期刊:《浦東》 第41期  作者:周鷄晨 出版时间:1985-07-15
    关键字: 冰厂 饮冰 梁启超 炎夏饮冰

    应该注意。或说梁启超以飮冰名室,他的文章,说不定也是在心热如火之时,飮了这寒冰而撰写出来,飮了冰才能写出妙文,则飮冰或有益于文人吧?此话说来似乎颇有意思,但实际也未必眞的如此。梁氏文章写得好是事实,但他对自己的飮食衞生,却并不十分高明,随意飮冰,猜想他也仅是找寻适时之意兴而已,闻说他临终时,病危中,吃到了芥菜,便不自节制而竟大量进食,那个芥菜是蔬菜中兴发品,无病者食之也很容易发病,他在病笃时,不自制其口欲,以致当夕即行逝世,可见他对飮食之道,并不注意,那么

  • 文章風波看脚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0卷 第12期  作者:張成芳 出版时间:1998-12-10
    关键字: 曾国藩 梁启超 孙中山 陈铭枢 述评

    吿亲信,黄兴不足虑。孙某才是政坛上可敬之劲敌。三、处世重修养光緖二十四年,发动一次轰轰烈烈戊戌政变,名震寰宇。士林泰斗梁启超先生于民国十一年四月间南来,莅各地演讲,予社会带动新思潮。某日作客长沙,应湖南省议会之邀,讲解地方自治展望与国际现势。礼堂上聚老中靑三代族羣。梁先生讲来娓娓不倦,立论精湛。听众配合时潮趋势,益副伦理文化,妙语如珠,逸趣横生,掌声如雷。在崇洋媚外甚嚣尘上时代,听众不啻振聋启瞋、暮鼓晨钟,大受感动。洵是该省推行地方自治以来最为精彩一次讲座

  • 文章詩人陳衍小傳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10期  作者:詠門 出版时间:1998-04-20
    关键字: 陈衍 梁启超 赵熙 辛亥革命

    梁氏游臺灣後,曾以「臺陽集」等詩數百首請陳衍評定,陳衍謂:「任公詩」如其人,天骨開張,精力彌滿。「臺陽」一集可推敲者十之一二「他集則百之一二而已。」(見「詩話卷九」)後梁從日本回國,即請陳衍在他所編的「庸言」雜志上撰寫詩話。梁在日本時,還通過潘博(字若海,廣東人)介紹,以書信向趙熙學詩,曾作「因若海納交趙先生侍御,從問詩古文辭…迄朱識面,為長謡以寄遐憶」詩云:「……我以古人心,納交當世士。…趙侯(趙熙)雲中鶴,軒軒抗高志。……詩撼少陵律,筆摩昌黎壘。……...

  • 文章读汪著梁启超新史学试篇论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3期  作者:康保延 出版时间:1989-09-30
    关键字: 汪荣祖 梁启超 梁启超新史学试篇论》 读后感

    梁启超(任公)是近代中国史一位声名洋溢的人物,我们在国中时便读过他写的课文;他的学问渊博,兴趣广泛,诸如政治、经济、财政、教育、文字、历史、地理、哲学、艺术、社会、宗教等,都有所涉猎,而且发表宏论,刋行于世。他不仅坐而论道,到必要时,他却能振笔而呼,参与实际的政治和各项社会运动;因此,他的一生显得多彩多姿;影响社会也是多方面的。本文作者汪荣祖,首先说出:「梁氏逝世已四十余年,中外学子于梁氏思想行动仍甚感兴趣,已撰成之论文专著不一而足。然于梁氏史学之见

共71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