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栖霞寺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栖霞寺难民所之回忆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釋月基  出版时间:1967-10-30
    关键字: 棲霞寺 難民所 回憶 蘆溝橋事變

    栖霞山(古名摄山)的山势,是一个坐椅式的型态,山既深,林又密,道路而且曲折崎岖,大有「红尘飞不进,山静勿知年」的气槪,可以掩蔽大量人数,先法师寂然和尙,目覩同胞们流离失所悽凉的情景,本着佛教徒应尽的天职和发扬释尊高度救世的精神,特与仰三上人、和笔者、以及志开同门等,略事商讨后,乃于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成立一个「佛教慈善栖霞寺难民收容所」的机构,(简称栖霞寺难民所)先后容纳了老弱妇孺军民人等,计有两万七千多人,以籍贯来说,全国各行省皆有,以难胞份子来说,军人

  • 文章靑田栖霞寺与石门中学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5卷 第9期  作者:項建章 出版时间:1993-09-10
    关键字: 西门瓯江大桥 温州中学 栖霞寺

    栖霞寺——要造访这栖霞寺由县城过渡至水南村,先要经过一座大牌坊,牌坊高大雄伟,在牌坊约二百公尺的地方便是一座方型的石塔,塔基是花岗石砌的,塔身是靑石雕刻,约三、四公尺高,顶尖型。这座塔与一般塔不一样,看起来与泰国的佛塔类似,塔的对面便是栖霞寺的白色大门楼,楼额上悬一直立长方型的匾,上书「栖霞禅寺」四个大金字,苍劲有力,门楼高大壮观。门内是大片空地,中间石板路,直达白衣丞相殿(也叫土地庙),殿开五间。中为神龛后壁彩绘白衣丞相像,香火鼎盛,香客不绝于途。殿后

  • 文章南京紀事兩則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3卷 第9期  作者:方誠 林藜  出版时间:1980-03-10
    关键字: 南京纪事 杂忆秦淮河 栖霞山 栖霞寺

    春之后,游人渐多,盛夏之季,则车水马龙,路为之塞。湖中多菱荷,万紫千红,覆蓋几无隙地。或泛舟或垂钓,隐约于荷叶之下,情趣不凡。玄武湖左临古石头城,右有巍峨的钟山,高堞浮云,正为南朝的金粉楼台,残留多少诗意。在鸡鸣寺豁蒙楼上,可以乌瞰五洲明湖,明丽之日,夕阳之景最佳;如逢烟雨迷濛,更富江南情调。『六代楼船供仕女,百年版籍重山河』,千古兴亡,令人慨叹。二、秋风海上忆栖霞金风送爽,桂子香飘,又是凉秋的季节了。海峤秋风,不禁令人想起这时节的南京栖霞山和栖霞寺

  • 文章携手處 今誰在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64期  作者:宋艾 出版时间:1994-06-01
    关键字: 温州中学 朱自清 校歌 栖霞寺 《千秋岁》

    民国二十八年(公元一九三九年)夏,因日本飞机轰炸温州,浙江省立温州中学由温州市区迁到青田水南栖霞寺上课。我是次年夏天考入温中初一年级的,那时十三岁,第一次远离乐清家门到青田读书。当年在温中上学的乐清县的同乡少年有二十多人。开学时,几位家长为我们雇来几条两头尖的「青田船」,从家门口的小河出发,经乌牛港口用人力绞过大坝,驶入瓯江。通常在温州市区朔门(今称望江码头)停靠几小时后,便向西溯瓯江直接驶到青田水南江岸。水上行程约三天。除用布帆稍借些风力,主要依靠船夫

  • 文章鶯花一闋千秋歲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37期  作者:王君 出版时间:1986-06-01
    关键字: 栖霞寺 “千秋岁” 莺花亭 秦观 青田名胜

    栖霞寺词」。栖霞寺建于唐玄宗天宝初年,座落在靑田鹤城对岸水南村,背靠括苍,面临瓯江,与靑田鹤城隔江相望。它像一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景色绮丽的瓯江南岸。据「靑田县志」记载,宋代著名词人秦观(字少游,号淮海,江苏高邮县人),于绍圣年间(公元一〇九四~一〇九七,时年四十七左右)因坐苏轼党籍,谪监处州(今丽水)酒税时,在靑田城里「收罢鱼豚税」之后,曾游览了水南栖霞寺,并在寺内留宿过。当时,正値暮春时节,江上景色如烟如云,栖霞寺内外,柳絮飘飞,花影缤纷,落红片片,莺声

  • 文章提供南京兩則紀事 選刊

    来源期刊:《南京通訊》 第8期  作者:陳翰靑 出版时间:1976-01-10
    关键字: 秦淮河 秦淮歌妓 陈圆圆 栖霞山 栖霞寺

    正在懷念南京家鄉的時候,忽然看到二則有關南京的紀事;一是方誠先生所寫的「雜憶秦淮河及其韻事」,一是林藜先生所寫「秋風海上憶棲霞」。内容翔實,讀之引發鄉思,廻味無窮,特轉載於下:

  • 文章秦觀在青田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78期  作者:葉耀章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秦观碑 千秋岁 栖霞寺 行书体 淮海集

    闲话青田·水南栖霞寺》文中说:「池右空地上有座少游碑」。我以为不确切,应是在池左面,碑称「秦观《千秋岁》词碑」,简称为「秦观碑」,置碑的亭叫「莺花亭」,是青田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它历史久,有由来。秦观,号淮海居士,字少游,又字太虚,扬州高邮人,是宋词中婉约派代表作家之一。宋元祐(一〇八六—一〇九二)初,苏轼荐于朝,除太学博士,累官国史院编修。绍圣初(一〇九四)因坐苏轼党籍,出通判杭州,后又谪监处州(丽水)酒税。在处州,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秋岁》词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