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林场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胡公則之先生之志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4期  作者:周漢 出版时间:1994-04-10
    关键字: 胡纲 华侨 林场

    无社稷愧千秋。〉口诛笔伐,以唤起同胞,敌忾同仇,浴血抗战,鼓舞民心士气者,用心可谓良苦。其文采风流及忧时之心,亦可以想见,民国三十四年八月十四日,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公终于目睹抗战胜利,薄海同欢,寻以疾卒。再者公鄕居时,复集资于丁岙山区创设森森林场,种植松杉树六千余株,大坑、坎头、江头诸山坡地,种植杨梅、柑桔五千余棵,用以厚养民生。复又登高一呼,征召民伕,亲督河工,疏濬沙洲湾,开凿排洪工事,将历来暴雨成灾,激流四溃,山洪无法宣泄之下林村,截湾取直,导洪入海

  • 文章绿色宝库丰溪林场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丰溪林场 动植物保护 旅游资源 动物资源 林场建设

    丰溪胜景自天然,山色波光映眼前。绿色宝库奇妙处,流连忘返乐开颜。大埔县丰溪林场绿色宝库,有天然动、植物园之称誉,是广东省省级自然保护区,又是海内外旅游爱好者旅游避暑的胜地。天然动植物园丰溪自然保护旅游区位于县城北部,面积三十、七一平方公里,总户数四一八户,总人口一六九二人。境内重峦叠嶂,山高林密,地形复杂,有七里溪、暂背溪流入汀江,这里林木参天,遮天蔽日,环境优美,景色迷人。现有杉林四千多亩,松林一万四千多亩,毛竹林一万三千多亩,混交原始次生林一万二千多

  • 文章綠色寶庫大埔豐溪紀行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7期  作者:林旭穩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大埔县 丰溪林场 旅游资源 考察采访 林区概况

    深秋的日子,为了贯彻落实「旅游旺县」的发展计画;我和政府办叶、徐正副主任、旅游局余局长一行,前往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大埔县丰溪林场进行旅游资源的考察、采访,先领略一下那里充满绚丽风光色彩的神奇之境。清晨八点我们乘车从大埔县城出发,向座落在北部山区的丰溪林场驶去。一路上金风和熙,秋阳明媚,秋景迷人。小车飞快跑在一九三八省道宽阔的水泥路面上轻快疾驰,车内节奏明快的轻音乐伴着甜美的女歌声和谐协调,与车窗外稍纵即逝的画面恰到好处地构成了有机统一,给我们一行人带来

  • 文章丰溪林场观桫椤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4期  作者:蕭紹彬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丰溪林场 桫椤树 植物简介 观览纪行

    近日,笔者偕友慕名前往大埔东北端的广东省自然保护区——丰溪林场,一睹国家一类保在护植物桫椤风采。小汽车一路风尘经一个多小时便进入了丰溪林场地界,两面青山如黛,各色山花点缀其间,不时有鸟儿飞起飞落,声声欢叫,路下小溪如银蛇欢舞,客家民居星散分布在山脚。……到达林场稍事休息,一位管理员热情作向导,几个人鱼贯而行,如在绿色的海洋中遨游。不需半小时,那久仰大名的桫椤芳容便入眼帘,它深褐色的躯干,绿色树冠,如举着绿伞的非洲少女,别有一种风韵。桫椤有人称活化石,又称

  • 文章虞山林场 人与古树相陪伴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64期  作者:陳哲 鄒紅斌 出版时间:2006-02-01
    关键字: 虞山 林场 广玉兰 桂树 古树

    为常熟虞山上的老树建立「户口名簿」,每年发放「养老金」,这种全国首创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已在虞山林场实行半年,林场老百姓再也没有私自卖出去一棵树,养护更加细心了。季光达家住虞山东麓,房前屋后有二株榆树,十二株桂树和一株广玉兰,其中一株桂树已有二百年树龄,最年轻的广玉兰也有三十年树龄。那株还挂著一块铭牌,上书「有偿保护树木」。原来老季和虞山林场签了协定,只要管好这些树木,到年底可领取一五二〇元的养护费。四月份「有偿保护树木」的铭牌挂上去以后,老季护树更细心

  • 文章故萧县林场场长孤山乡长先伯父陈公少泉行状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0期  作者:第十九世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陈少泉 萧县林场 人物行状

    先伯父讳文海字少泉世籍萧县孤山东寨人,先王父次三公之仲子也。公相貌魁伟广颡方额面白少髥。公少时从先王父读诗书,勤谨异常,手不释卷,常诵颜子劝学诗以自勉,慨然有鸿鹄厚志。先王父甚嘉其行。尝令公之诸弟以其为楷模。辛亥后,公入萧县第一高等小学,尔后考入江苏省立第一农业学校攻读农林种植凡三年,品学兼优。毕业后主志献身家鄕农林业,遂返萧县。然是时南北军阀混战,兵燹连年,百业凋敝,萧县全境无一农林场圃可供推广先进种植技术之用。为生活计,公应聘入王寨中学敎授国文历史

  • 文章虞山新景《靜遠閣》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27期  出版时间:1996-08-01
    关键字: 虞山 静远阁 古建筑 言公达 虞山林场

    去年,在虞山维摩寺右侧高坡金鸡墩,由虞山林场投资五十万元人民币建造的古建筑《静远阁》落成。此阁面对大片茶田,耸立金鸡墩。游人从上山公路右侧举步向上,过一百几十米碎石路、五六十级石阶,就登上了新阁底层。全阁三层,呈方形,底层高大,四面都有月洞门,黑墙朱门,门楣题字《静远阁》为中年书法家言公达所书。上建双层建筑,飞檐翘角,似塔似亭。底层、二层围有石栏砖廊,宽敞平坦。阁身处于山峦重叠,郁郁森林之中,放眼遥望,气势不凡。阁内小梯直通顶层,苍穹咫尺,群峰足下,游人

  • 文章虞山綠茶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0  作者:未名 出版时间:1995-02-01
    关键字: 虞山 本山茶 虞山林场 特种茶 炒青茶

    常熟茶树在清初始见于虞山,名本山茶。至民国时期,虞山之顶祖师庙及齐梁古刹兴福寺四周始有小叶品种茶树,加工即为绿茶,但大多为农民自采自用。一九五八年在虞山北门外始建茶场,后称虞山林场,引进良种广泛种植,并在虞山周围的报慈、兴福、三峰、白云、石洞、宝岩等六个工区扩大种植,在种植上采用密植栽培,品种上改良,产量不断上升,至一九八九年虞山绿茶已达二三〇〇多担,近年更有很大发展。以前常熟无制茶业,当地山民,仅在清明,谷雨时采摘少量嫩芽,自制土茶。一九六二年虞山林场

  • 文章大埔豐溪風光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李偉誠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丰溪 林场绿化 自然风貌 开发建设 往事追述

    丰溪林场绿宝库中心,位于县城北部。面积三〇·七十一平方公里,四一八户人家,一六九二人。境内重峦叠嶂,山高林密,绿地翠木十分雅观!如七里溪村口瀑布飞雪,村尾林木参天。诗曰:「奇峰如剑插云天,青山蓝天紧相连。鸟语花香情伴侣,林梅胜景难望边。雪白细珠洒半天,浩似烟雾涌奇观。玉龙直下千多尺,极目苍茫尽留连。」在上、下坪华村景也不逊色,丰村、拗背、跃子石、红窝各村寨景色亦迷人。坪华、丰村等涓水流经暂背到溪上村合七里溪水往大觉,高坪、古村、大宁、茶阳入汀江。丰溪境

  • 文章自「桃林」而「永春」

    来源期刊:《永春文獻》 第1期  作者:陳漢光 出版时间:1970-09-15
    关键字: 桃林场 桃源县 县名沿革 历史地理沿革

    桃林、桃源、永春,这些都是非常美丽的名称;虽然不是同一个时代命名的,但却巧合而被命称在同一个地方。我说:这该是做个永春人値得庆幸的事;同时也是非常有趣的掌故,而且是大家所希望知道的,在这里更是需要一提呀!一、桃林现在先说「桃林」。较早的记录有「桃林溪」和「桃林场」。「桃林溪」,是以溪命名,后来简称为「桃溪」。宋代「太平寰宇记」云:「桃林溪,在南安县西二十里。」按:永春古属南安县辖,当时可能是引用旧文献而尙未改为永春县。民国「永春县志」云:「永地之川,自仙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