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杂缀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试答“杂缀”诸问题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20期  作者:叔逵 出版时间:1973-07-01
    关键字: 问题 答案

    本刋近期连载黄恭老的大作所谓「杂缀」也者,原来尽是一连串的问题,恭老似乎存心考考同鄕,徴求答案,如其大家置之不理,也许恭老认为冷落了他而因此生气,在下次「杂缀」中,可能来个新问题:「我提出了许多问题,竟然毫无反应,是何缘故?」有问不答,确也有失礼貌,所以由笔者不揣愚陋,试作解答,就敎于恭老。恭老所提出的这些问题,大都确属当前社会上成问题的问题,有些却天眞稚气得令人失笑,八十老翁,童心未泯,这是恭老可爱处,也是恭老长寿之徴。问:学校所卖于学生的学问或知识

  • 文章醒呓杂缀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82期  作者:醒囈 出版时间:1976-08-10
    关键字: 醒呓 皮五 人物事迹

    皮五妻孫小姑娘,人極賢良長厚,見工人往返挑送數次,雖値隆冬,滿頭大汗,憫其勞苦,因給以力錢及酬資共爲十六文,工人因柴篷主人向其吿戒之語,一再堅拒不肯收受。小姑娘因叩以何故不肯收受,工人遂以柴篷主人對其所言相吿。小姑娘因向工人謂:「爾不用怕,爾將力錢酬資收取後,如吾家皮五對爾有麻煩情事,由吾出面負責。」工人方始將所給力錢酬資收取而去。旋皮五回家,見柴已送來,因問小姑娘,曾否給送柴工人力錢等等,小姑娘初諱言未給,皮五竟對小姑娘以拳足交加,小姑娘不堪其威逼,因...

  • 文章杏园杂缀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舒適存 出版时间:1983-01-15
    关键字: 《杏园 感怀序言 忆旧杂文

    余家平江,自幼即闻菖蒲源吴家,为邑中望族,然未尝履其地,一见其人,七七变起,保定战后,于戎马倥偬中遇吴灿祯先生于邯郸道上,数语而别,十年之后,乃得共事于台湾防卫总部,吴君任通信兵指挥官,于环岛通信设施,擘画周详,始知其以书生从军,精通英语,而未知其能文,退休后过从益密,乃惊其诗文并茂,真读书人也。兹读杏园杂缀,低徊往事,皆进德修业,报国思亲之光荣纪录,述祖德则泰伯三让天下,孔子称其至德,季札观乐挂剑,世人共仰高风,怀母仪则义方教子,博施分财,洞达时势

  • 文章雅俗共賞的普陀佛茶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62期  作者:鄭傳良 出版时间:1997-04-20
    关键字: 普陀佛茶 云雾茶 佛顶山 《紫桃轩

    明代李日华在《紫桃轩杂缀》中说:「普陀老僧,贻余小白岩茶一裹,叶有白茸,渝之无色,徐飮觉凉,透心腑。僧云:此茶岁只五、六斤,专供(观音)大士,僧得啜者寡矣。」可见这里早有名茶。普陀山的顶峯——佛顶山,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气温在摄氏一六·五度左右,最热月平均气温摄氏二七至二九度,最冷月平均气温摄氏五至七度,四时湿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日出之前云雾缭绕,露珠沾润,加之茶树大都分布在山峯向阳面和山坳避风的海拔约三百米菩萨顶处,这为

  • 文章醒呓杂缀(十一)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83期  作者:醒囈 出版时间:1976-10-10
    关键字: 醒呓 皮五 人物事迹

    皮五兩眼發直,呆若木雞,甚久,垂涙指骰子而言曰:「我今生注定是走永不得翻身「么二三」的壞運,把它吞在肚內屙出來還是么二三,旣然注定我一世不得翻身,我活在世上有何趣味。」言畢,大叫一聲:「皮五巤子上吊尋死了。」叫後,又復接連叫了三聲,急奔至老樹下,將作腰帶之草繩解下,結一圈套,繫於老樹椏叉間,將頭欲投入圈套時,又大叫一聲:「皮五巤子尋死了。」但人孰不貪生畏死,皮五將頭又伸出,手指圈套且泣且言曰:「難道皮五巤子從此死了嗎?難道皮五巤子一生不明不白從此死了嗎?...

  • 文章醒呓杂缀(十二)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84期  作者:醒囈 出版时间:1976-12-10
    关键字: 醒呓 皮五恶行 人物事迹

    有兩次小姑娘實在不能忍受皮五横暴,瘋狂毆打,一次投繯,一次赴水自殺,均爲其父顯靈,解救得活,小姑娘始知亡父,不能讓她自殺了此一生,唯有含辛茹苦,忍受磨折虐待。皮五乘其不備將馬桶蓋取出後,室內臭氣薰人,小姑娘四面察看,見馬桶蓋被其取去,不知其又作何無賴勾當,同時又聽到四面爆竹聲喧,家家皆敬神祀祖守歲,歡度新年。彼家不獨無柴無米,甚至無油燃燈,在黑暗中枯坐。小姑娘此時淒苦萬狀,旣須遵守老父夢中所囑,替他報仇雪恨,不能自尋短見,了此一生。又想到遭逢此兇惡無賴丈...

  • 文章醒呓杂缀(十四)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86期  作者:醒囈 出版时间:1977-04-10
    关键字: 醒呓 陈国桢 人物事迹 抗战历程

    ⑹陳竹孫陳國楨,字竹蓀,爲吾縣警官多年,嗜聽評話成癖,尤以聽張捷三淸風閘爲最。凡捷三在書場演講淸風閘時,無論祁寒盛暑,狂風暴雨,均皆往聽,因此對於捷三演講淸風閘全部,均能仿效,惟妙惟肖,凡與吾輩友朋相値,茶餘酒後,以及讌敍,酒酣耳熱,均嬲其演講淸風閘一段,國楨演講大都爲打年貨,其精彩幾與捷三無異,聽者無不鼓掌叫絕。某年國楨往南京,住居下關瀛州旅社,該旅社爲吾揚人王贊臣所開設,知國楨善演講淸風閘,某晚嬲其演講,時該社住有妓女多人,聽國楨演講,無不狂笑失色,...

  • 文章醒呓杂缀(十五)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87期  作者:醒囈 出版时间:1977-06-10
    关键字: 醒呓 飞驼子 皮五事迹 民间传说

    听者颇不乏人。后因丁以七十以上衰翁,精神虽尙强健,但声音口齿状态动作,究与壮年人不同,而淸风闸后部故事,又不若前部故事动人,稍久,丁因听客寥寥,即辍演讲,而另演讲「飞驼子」。丁、飞驼子飞驼子又称「飞驼传」,一名「扬州话」,系邹必显以扬州土话、俗语、鄕谚、俚词,编辑而成之书,并以之为评话,亲自在书场演讲。邹虽以里巷之口头禅,市井之流行语,以及俳词、讽言、谐谈、谑语、撮拾编,而成为「飞驼子」一书,均为妙谛。书中状事、形物、情态逼眞,惟妙惟肖,毫无矫揉造作,牵强

  • 文章醒呓杂缀(十六)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88期  作者:醒囈 出版时间:1977-08-10
    关键字: 醒呓 飞驼子 人物事迹

    抑或因懷才不遇,中心抑鬱,憤時嫉俗,遁跡於評話界中,現身說法,藉演講評話嬉笑怒駡,一抒其胸中不平之氣,亦未可知。要之無論鄒演講評話之動機如何,其品德之淸高,素行之峻介,令人不勝其景仰。若以評話家目之,淺視之矣。浦天玉誑陳四,亦以善演講飛駝子評話,爲人所稱道,但較之鄒必顯,則相去遠甚。余在書場聽評話,書場中從未有演講飛駝子者,迨民十四,丁松亭從其家鄕東台來揚演講評話時,因與阮慕白友善,每晚在慕白處演講飛駝子,余曾往聽,因丁年已衰邁,精力不甚健强,所講平淡無...

  • 文章醒呓杂缀(十七)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89期  作者:醒囈 出版时间:1977-10-10
    关键字: 醒呓 石狮子 区域习俗 设计寓意

    大門口立着一對磨出屁來石獅子,(每因人使用傭僕及子弟使其片刻不能停止者謂石獅子磨出屁來)兩扇高大的五花八門,(形容人善用機智層出不窮謂五花八門)門頭上掛了一個黑漆皮燈籠(形容不通文墨者,爲黑漆皮燈籠)走了一點回頭路(好男不走回頭路,揚人勉人語)轉了一個鑰匙灣,(揚人每因命運蹇逆作事顚顚倒倒者謂其進了鑰匙灣)進了蹩脚廳(對於中落之家廳房失於修理及其空無一物者爲蹩脚廳)廳房正中樑上一塊大馬扁(稱騙子,皆拆開謂「馬扁」)扁上寫了「問問良心」四個大字,(揚人受人...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