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朱氏宗族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參、傳記類)百年大喜,族譜重光祖德流芳,祖澤綿長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0期  作者:朱先淦謹識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朱氏宗族 南方望族 历史名人 修撰族谱 祭奠仪式

    ⑻五修族谱序。⑼六修族谱序。⑽七修族谱告祖文。⑾凡例。⑿家训。⒀服制。⒁新旧字派。⒂祠堂图并记。⒃传记。⒄世系图。⒅原居虔州世系一至十世。⒆瑞金世系一至三十世。⒇坟山图。(21)祭产。(22)名人简介。(23)名人录。(24)乐捐芳名。(25)七修谱组织机构与人员。(26)领谱箱字号。(27)二修族谱跋。(28)四修族谱跋。(29)五修族谱跋。(30)七修族谱跋。英士才俊,光耀乡邦。近百年来,民智日开,交通日畅,后起之秀,人才辈出,对国社会宗族有贡献,或其事

  • 文章瑞金朱氏七修族谱志要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3期  作者:朱先淦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瑞金县 朱氏家族 修撰族谱 社会宗族

    一九四九年之后,采记公元。之前者采记朝代干支。其生平不详者书「失考」。近百年来,民智日开,交通日畅,后起之秀,人才辈出,对国家社会宗族有贡献,或其事业有特殊成就,经审核载谱,编写名人简介,而足资式范。族人普受敎育达百分之五十。足証敎育发达,人文蔚起。族之有谱,犹国之有史。族谱乃记氏族之起源,迁徙、发展、血统、图腾、宗支、世系、祠宇、坟山、祖产、人文、家训、宗风等事实。七修族谱全体贤达执事,蒐集资料、详实审编、公正无私、尊祖崇祖、睦族敦伦、不嫌繁重、合力编篡,完整

  • 文章朱姓及紫陽堂號的由來曁海屬朱姓之考源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朱春發  出版时间:2000-03-01
    关键字: 海州朱氏 紫阳堂 宗族文化 史料考证

    讀報《姓氏史話》欄載:朱姓老家吳郡,老祖宗曹挾。根據《姓篡》記載,顓頊帝的后代曹挾,在周武王時被封于朱,這個地方最初屬於魯國。(當時的位置大致在今山東東部,鄒縣東南)后朱國又被楚宣王所滅,曹挾的子孫就去邑以朱爲氏。《姓篡》說:「顓頊帝之后,周封曹挾于朱,爲楚所滅,子孫去邑以朱爲氏。」朱姓的堂號叫「紫陽堂」。緣自宋朝朱熹的故事。朱熹徽州婺源人,當地有座山,叫紫陽山。朱熹的父親朱松,在福建做官時,曾以「紫陽」二字「刻其印章,用之榜于聽事」,后來朱熹爲不忘故里...

  • 文章修譜——我們這一代的大事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3期  作者:朱培昌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宗族修谱 中国姓氏研究报告 两岸开放交流 朱氏紫阳堂宗谱

    宗亲陆续迁台,遍布全省,现为台湾第廿五大姓,人口约卅万。国家修史,县乡修志,宗族修谱,古有明训,两岸开放交流后,各宗裔两岸子孙,莫不飮水思源,纷纷寻根,倡议修谱,以尊祖敬宗。我朱氏由苏州迁到阜宁六佰余年来,绵延廿四代,三次重修宗谱,自光绪廿年(一八九五)第三次续修以后,百年来人丁繁衍快速,目前长幼九世共存,大都向外发展,遍布沿海各市县,侨居海外及内陆各省市也不少。四家兄培良,舍侄天浩,鉴于宗谱已近百年未修,历经内战外患,变迁太大,虽然困难重重,但现在应是修谱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