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木刻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慈谿縣境圖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90期  出版时间:1976-01-01
    关键字: 慈溪县 地图 木刻

    慈谿县境图系翻自淸道光廿六年版宁波府志,原版木刻,印刷甚差,地名或甚多与现况不符,惟山川形势依旧,聊供海外同鄕怀鄕之忆。(编者识)

  • 文章清代木刻地图中的热河省地方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4期  出版时间:1964-12-31
    关键字: 清代 热河 木刻地图

    民国五十三年十一月,中央图书舘于台北市南海路舘中擧行中国历代图书展览。其阅览室的西间,悬挂着淸代各省地图多幅,就中有一木刻版印刷的中国命图巨幅,精装成轴,系淸初顺治康熙间所制,有关热河省地区内,无热河离宫或避暑山庄等注记,图中。将柳条边城墙绘成与明代九边堡长城同样记号。于热河朝阳县城处注记与「锦州」「义州」等字迹大小相同的字体,日「大营城」,附近又注有与各县字体相同的「龙山」,「大梁上」等字;于热河开鲁县地方注记「懿州」「永州」等字样;于热河建平县北部注

  • 图片籀园郑胜孚与温州抗战木刻、漫画运动兴盛期

    出版时间:2014-08-01

  • 图片籀园郑胜孚与温州抗战木刻、漫画运动兴盛期

    出版时间:2014-08-01

  • 图片籀园郑胜孚与温州抗战木刻、漫画运动兴盛期

    出版时间:2014-08-01

  • 文章西汉黄肠木刻考畧(附拓本三)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7卷 第2期  作者:簡又文 出版时间:1977-06-30
    关键字: 黄肠题凑 文字释义 发现经过 木刻价值

    民国卅七年,余在广州得见西汉黄肠题凑木刻—「甫五」、「甫七」、「甫十四」—三章,待价而沽。余乃为「广东文献馆」(时,余任馆主任)购入「甫十四」,而自购其余二章。至民四八年,复以「甫五」让与香港大学博物馆。兹将厥物历史及性质略作考证。文字释义考「黄肠题凑」之义,据「汉书」颜师古注引苏林云:「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内向,故曰『题凑』。「黄肠」固是一种木名,犹言黄心之柏木;「肠」等于心,即内裏之义。「题」、头也。「凑」、聚也。「题凑」者

  • 文章多一點·少一點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4期  作者:吳東權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安徽黄山 瑞玉亭 木刻楹联 民间传说

    安徽黄山黟县西递村的瑞玉庭,有一副木刻楹联: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这两句对联很普通,祇是上联的「辛」字下面多了一划;下联的「亏」字旁边多了一点,看来好像是笔误,其实那是瑞玉庭的祖先故意用来提示儿孙:「创业需要多辛苦一些,做人不妨多吃一点亏。」先辈真是用心良苦。另外,杭州岳王墓前有一面照壁,上面嵌有「尽忠报国」四字,每字约有一人高,后署「莆人洪珠书」,他正是笔者福建莆田小同乡。根据县志记载,这位乡贤出生于明朝宪宗成化廿(一四八四)年,武宗正德十六

  • 文章歷史博物館整理許肖仙遺物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07期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历史博物馆 许氏遗物 字画陶壶木刻

    同鄕许肖仙于四年前逝世,因只身在台,其所遗字画陶壶木刻等均经同乡会转请国立历史博物舘代为保管,惟因各寄存物件均未经检定,舘方函知本会取囘。本会保管实有困难,经赵总干事及组长赵志良专程与历史博物舘交渉,会同典藏组人员将许氏遗物逐一淸㸃,并于各栏写明尺寸特征另行造册,且于每一遗物贴一盖有本会印章籖条,以资征信,而备日后査考。嗣经赵总干事及服务组组长诸金富于十二月十八日与史博舘人员共同处理妥当。

  • 文章孔子夫妇木刻雕像之谜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0卷 第8期  作者:洪國榮 出版时间:1998-08-10
    关键字: 衢州 孔庙 孔子夫妇木刻雕像 来历

    孔庙,中国妇孺皆知,而孔氏家庙,则全国仅有山东曲阜和浙江衢州两处,这并非人人皆知。而衢州有孔子夫妇木刻雕像,就鲜为人知了。衢州孔氏家庙思鲁阁上原有一珍贵文物,即孔子及其夫人的楷像木,这是孔子后裔第四十八代孙孔端友随宋朝南渡从曲阜带来的。关于这楷木像的来历,据孔子后代所传,孔子及其夫人手摹木像是伋(子思)所作,或曰孔子弟子子贡手雕,又传为衞国贤摹刻,莫衷一是,故且以史载为信:「孔子年十九娶宋之升官氏之女。生鲤、字伯鱼。伯鱼年五十,先孔子死。再后两年孔子逝

  • 文章中秋時節話餅花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3期  作者:于愷駿 出版时间:2013-07-01
    关键字: 中秋 饼花 中华传统民俗 木刻饼花 福鼎饼花

    最为流行的是百子花,也就是剪出一百个各种造型的小孩人像贴在月饼的包装纸上,如今福鼎城关还有一位剪纸饼花的老人,听他讲,用色纸剪百子饼花,颇受人喜爱,还远销浙江泰顺一带;后来随着手画、木刻等饼花的兴起,剪纸饼花就日趋没落了。到了清末民国初年,福鼎出现了手画饼花。画师们为了能画好饼花,往往是结伴看戏,回来后根据戏文绘画饼花;有时为了能画好人物动作,画师间常常互相表演,以求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每年中秋节来临,画师们就根据与饼店的约定着手绘画饼花了,并提前一个月将饼花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