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晚钟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泉州崇福晚钟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1期  出版时间:1985-11-01
    关键字: 名胜古迹 崇福寺 崇福晚钟

    西照,绚丽的晚霞把它照得晶莹透亮,光彩夺目,甚是雄浑,故历来有「崇福晚钟」之称。民间有这样的传说:当年,崇福寺来了一个「得道和尙」,武艺高超,又精于冶炼。他铸造此钟之时,日以继夜,铸成之日,便整装起程,临行之前,告小和尙说:「我今有远行,待我离寺三日三夜之后,方可敲钟。如是,我若赶至杭州,此钟声音便可传到那裹。」然而,好奇和心急的小和尙并不遵嘱而行,不到两个时辰,便偸偸地擧锤击钟。此时,老和尙刚好抵达四十里外的洛阳桥,一听钟声顿足曰:「坏了大事!」所以钟声只能

  • 文章西湖十景

    来源期刊:《同安》 第41期  作者:林石梧  出版时间:1992-11-01
    关键字: 西湖 苏堤春晓 花港观鱼 曲院风荷 南屏晚钟

    南宋時代,西湖已有十景之名。清康熙南巡時,重新釐定十景,御筆題名勒石,流傳至今。㈠蘇堤春曉六里蘇堤六孔橋,飛紅飄綠鬧春朝。湖光掩映垂楊下,處處笙歌畫漿搖。註:蘇東坡為杭州太守時所建。由堤上遠眺湖光山色,心曠神怡。㈡花港觀魚秀閣雕欄積翠園,落英流水寂無喧。浮沉搖曳知魚樂,鑽動萬頭水景觀。註:花港可通花家山,故名。位於蘇堤第二橋與第三橋之間,鑿池引入湖水,養鯉以供觀賞。㈢曲院風荷漫步短堤滿袖香,採蓮摘藕水雲鄕。迴欄曲院花前立,洒面風荷習習涼。註:曲院四面粉牆...

  • 文章峨眉十景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59期  作者:孔繁祺  出版时间:1967-07-01
    关键字: 峨眉十景 象池夜月 洪椿晓雨 九老仙府 圣寺晚钟

    峨眉山为吾川最大名胜,凡喜探幽揽胜者,无不以攀登峨眉山为快。峨眉天下秀,人所共知,然峨眉十景,不尽为登山游览者所一一尽赏。前淸光緖年间,谭钟岳先生描绘峨眉山全图时,另绘十图以描写十景情况,并各附诗一首以记其胜,兹将十景诗附后:一、金顶祥光:一抹祥光画不成,三峨山势极纵横。琳宫绀宇麈缘绝,胜似蓬莱顶上行。二、灵巖叠翠:危巖果是夙钟灵,几历风飘复雨零。仿翠摹靑情不尽,心香一瓣荐芳馨。三、圣寺晚钟晚钟何处一声声,古寺犹传圣积名。纵说仙凡殊品格,也应入耳觉心淸

  • 文章品味西湖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4卷 第6期  作者:翁樂天 出版时间:2012-06-10
    关键字: 西湖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堤春晓 南屏晚钟

    画舫里丝竹歌舞声不断;无怪乎,南宋诗人林升忍不住发出喟叹: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醺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此期间,南宋宫廷画师马远等人描绘出西湖最具代表性的十处美景,并分别题名为: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断桥残雪、雷峰夕照、南屏晚钟、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两峰插云。清朝康熙皇帝南巡到杭州,为西湖十景题字立碑,并将「两峰插云」改名为「双峰插云」,旧西湖十景的名称从而确立。中国画讲究意境,以文人画家的眼光来欣赏西湖,最能体会其中的美

  • 文章崇福晚钟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2期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崇福寺图景 南渡募捐 松湾古地 报恩堂 千佛塔 崇福晚钟

    某方,即预兆该方五谷丰富,六畜兴旺,故称应庚塔,右边一列禅房,有一个「千人鼎」,听说所煑的饭,足够一千人以上食用。寺内还有一口巨大的宏钟,钟声极其宏亮。此钟造于明代洪武二十年,系用纯铜铸造,高八尺,直径四尺,厚三寸,重一千六百多斤。上面铸有经文和图案,线条淸晰,历历在目。此钟挂吊在钟楼阁上,每当夕阳西照,绚丽的晚霞把它映照得晶莹透亮,光彩夺目,甚是雄浑,故历来有「崇福晚钟」之誉称。民间有这样的传说:当年,崇福寺来了一个「得道和尙」,武艺高超,又精于冶炼。他

  • 文章崇福晚钟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57期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崇福寺 秒月和尚 铁砂掌 应庚塔 千佛塔 千人鼎 晚钟

    某方,即预兆该方五谷丰富,六畜兴旺,故称应庚塔,右边一列禅房,有一个「千人鼎」,听说所煑的饭,足够一千人以上食用。寺内还有一口巨大的宏钟,钟声极其宏亮。此钟造于明代洪武二十年,系用纯铜铸造,高八尺,直径四尺,厚三寸,重一千六百多斤。上面铸有经文和图案,线条淸晰,历历在目。此钟挂吊在钟楼阁上,每当夕阳西照,绚丽的晚霞把它映照得晶莹透亮,光彩夺目,甚是雄浑,故历来有「崇福晚钟」之誉称。民间有这样的传说:当年,崇福寺来了一个「得道和尙」,武艺高超,又精于冶炼。他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