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春节习俗共返回5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春节话鱼灯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8卷 第3期  作者:洪以瑞 出版时间:2006-03-10
    关键字: 春节习俗 鱼灯 迎灯

    春節,我國民間有張燈和迎燈的傳統習俗,歷來燈彩名狀不一。諸燈中以龍燈首,這是我國民族崇拜的圖騰,龍的傳人——中華兒女的象徵。而在千里江南綠映紅的魚米之鄕,和龍同是鱗介族的魚之燈,卻另有其輝煌閃耀的特色。魚燈,傳統用青竹篾筋紮縛,山棉紙糊貼,加以精工彩繪。全燈小則數尺,大則數丈。昂首、浮身、掉尾、活動自如。金睛突閃,鰭獵飄泳,華麗精巧,生動逼眞。魚燈,有的懸掛於家門口,有的由小孩提舉戲耍。但更多的是,在不少地區以村爲單位,組成浩蕩的燈隊,讓衆多的魚燈,串街...

  • 文章(人文風情)寧鄉舊習過年(春節)回憶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22期  作者:陳伯熙 出版时间:2013-01-20
    关键字: 宁乡 春节习俗 玩龙灯

    每年到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即準備過年,家家戶戶忙於「掃揚塵」,屋裡屋外徹底搞一次清潔衛生,並且個個理好髮、洗好澡,做到乾乾淨淨過新年。大年三十晚上,即是除夕之夜,多少人都沉浸在甜蜜、幸福之中,迎接新年的到來。唯獨打工一族卻處在心情高度恐懼之中,視除夕為命運、禍福攸關的時日,被雇傭在老闆家做事的員工,一年勞累已經終結,試看老闆來年將對自己如何發落,人人都提心吊膽,忐忑不安。縣城商家老闆在年關有個發放「紅包」和請吃「年飯」的慣例,一般來說,發「紅包」則不請吃「...

  • 文章苕華館瑣記俚諺索解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3期  作者:奚南薰  出版时间:1973-02-15
    关键字: 春词 唱春 春节习俗

    春詞柱中兄寫「風俗憶舊」文中,提到「唱春」。唱春是新年的玩意,從年初一起至元宵節止,手提小銅鑼,大徑五寸,邊高一寸,平放時像一只盂,右手持着敲板,板很講究,雕花朱漆,長一尺二寸,執手處濶一寸半,厚五分,下面漸狹漸薄,尖端圓薄如錢,用以敲鑼。所唱的詞句,都是吉語,隨着年份,人家的門第,和各種職業而不同,頗不簡單。主家酬以糕糰或銅幣銀角,唱春人規矩不用手接錢,(因爲乞丐才用手接錢)先用銅鑼接受,然後裝入搭聯袋。有些人家,故意將錢幣放在地上,試唱春人的本領,其...

  • 文章石首縣的春節——農曆年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87期  作者:敖楨幹  出版时间:1988-04-10
    关键字: 石首县 思乡 春节习俗

    日如輪,月如鈎,韶光悠悠幾十秋。憶昔當年渡海時,人年靑,貌韶秀。壯志凌雲,翺翔宇宙。年華似水春去也,素願未酬。到如今,兩鬢斑白,滿面塵垢。屈指數,四十年頭,故鄕春節,長懷悠悠。記憶,把我送回到往日的童年,記得;故鄕的家園,每年到了農曆的臘月,顯得特别忙碌,其程度;與豐收的時候相較,有過之而無不及,其原因;就是要過一個輕鬆,愉快,而圓滿的新年。男的;要碾米,杵糍粑,做豆筋子,熬蔴糖,伐大樹,劈木材,還要挖一棵龐大的樹根,這棵樹根,非常重要,越大越好,它就是...

  • 文章故鄉年俗憶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高宗愷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故乡 春节习俗 人物回忆 乡情乡音

    在我國傳統上,農曆年是一年中的大節。離鄕背井四十餘年的我,逢此佳節常是侍坐祖先主位之旁,「低頭思故鄕」。茲將故鄕過年的習俗,就記憶所及,臚述於後:迎新過了臘月廿三,家家戶戶都在忙着做迎新年的事:掃屋——卽大掃除。在復興基地的臺灣過年時,家家把房屋的牆壁粉刷一新,室內用具汰舊換新。在故鄕祇是選一個天氣好的日子,全家總動員實行大掃除,把房內牆壁用具淸掃洗滌,煥然一新。蒸年乾糧——蒸年乾糧是家庭婦女最忙碌的工作。從早到晚推磨推,製作各種不同的麵粉,一鍋接一鍋的...

  • 文章憶童年在故鄉過年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8期  作者:郭庭昌 出版时间:2004-01-31
    关键字: 童年往事 故乡风俗 春节习俗

    故鄉梅縣崇文鄉古田村(後已改為城北鄉中村),我生長的地方,離梅城約八里路程。村後是一帶平緩的矮山,西邊和西北兩處入出山口陳坑裡、釘礱坑溪山疊翠,山上松風習習,山腳下澗水潺潺;此兩源頭起,一條小溪流經古田學校前亙貫村中,另一小溪流經村前我家對門不遠至會文學校附近,兩溪匯合成一溪向白橋頭南流。村中聚居著陳、饒、黃、古、郭、林、吳、張、朱等九姓家族約近三百戶人家,恬靜的村莊,雞犬相聞。村中男性大都外出工作,各族也有人到南洋謀生,家務農務悉由女性操持,當年是一個...

  • 文章薪火相傳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鄕會會刊》 第23期  作者:葉良輝 出版时间:2009-02-07
    关键字: 客家 春节习俗 祭祖 归宁 年假

    前言世代爲客,何處是家。台灣光復後,梅縣旅台鄉親,自國內外不同地區、不同遭遇、目的相同,投入寶島。鄉親有奉政府派任來台接收的,有仰慕美麗寶島來台經商、讀書,有隨軍轉進撤退來台,有知識青年怒潮子弟,有在家鄉招募菁英分子保警,以上遷台者人才濟濟,堪稱一時之選,畢生精力奉獻國家,參與建設台灣,彌足珍貴。歷經一甲子,而今這代英雄人物,兩鬢斑白,容顏已老,歷經風霜達人,子孫輩均在台成長,對家鄉風情涉獵少,不甚瞭解家鄉根深根柢固優良傳統文化、醇美風俗,實有透過同鄉會...

  • 文章年景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27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64-11-01
    关键字: 年景 年货 拜年 除夕 春节习俗

    九十月間,鄕村人家,開始辦年貨。如晒「陰米子」,打「粑粿子」,磨「湯圓粉」等等。冬至之日,剛交子時,殺年豬之聲,彼起此落。翌日,開始輪流請冬酒。及購存年貨,稱糖,買菸,打油,灌酒。倒牙之後,上場百物,均被「打頭」,備作場上元宵玩龍燈經費。此時家家忙做「炒米糖」,蒸「粑粑」。炒米糖材料,用酒米(即糯米)蒸半熟,晒乾,做時用河沙炒,再加油與糖,壓緊,切塊,敷芝麻或蘇麻面,中心亦可嵌成花樣。尙有粑粿子,玉蘭片,粑絲糕,花生糖,核桃糖等等。粑粑款式亦多,由飯米酒...

  • 文章家鄉春節高蹺旱船小調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2期  作者:牛一峯 出版时间:2010-04-01
    关键字: 区域文化 高跷 旱船 春节习俗 民间小调

    正月裡正月正,長板坡前趙子龍,懷中抱著皇太子太平年殺退曹營百萬兵。年太平。二月裡龍抬頭,七郎八虎篡幽州,幽州困死楊老將太平年七郎搬兵不回頭。年太平。三月裡三月三,三人結拜在桃園,張飛馬上擒呂布太平年關公月下斬貂蟬。年太平。四月裡麥稍黃,劉秀十二遊南陽,岑彭馬武雙保駕太平年二十八宿鬧昆陽。年太平。五月裡五端陽,咬金帶斧來投唐,敬德單鞭來救主太平年雄信認死不投唐。年太平。六月裡熱難當,呂文呂武保娘娘,呂文南門帶劍死太平年娘娘藏身土地堂。年太平。七月裡七月七,...

  • 文章憶舊話年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2期  作者:王臨冬 出版时间:1987-03-02
    关键字: 往事回忆 春节习俗 乡音乡情 过年场景

    進入臘月,迎年的序幕在每個家庭中就漸漸拉開了。看那巧婦們先爲全家男女老少做過年穿的新棉靴:夜以繼日的納靴底,做靴幫,各顯妙手、巧藝,在靴樣上花工夫弄變化。成人們的是黑色,料子可有布的、綢的、緞絨的,前面夾兩條皮筋的,緣皮邊的,鑲兔毛的。孩子們的更講究,靴面不僅用彩色的綢緞,還用各色的花絲線繡上花鳥蟲魚,更巧手的母親還繡成字裏穿花;小小的一雙棉靴,不僅能顯出福、壽,還能有吉祥、如意。婦女們可說是心思著年,手忙著年,把迎新年的意味濃濃的撒散在每個家人的意識裏...

共53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