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日语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温青日语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卷 第4期  作者:容容 出版时间:1986-11-15
    关键字: 日语班 温州青年 温州同乡

    日语班第一天开学约有十五位同学,参加同学中有位祖母级长辈,其学习精神令人敬佩,其他同学都是白天上班,利用晚上时间进修,有些同学希望将来到日本观光时,能透过日语的沟通,对日本多些了解,有些同学则希望能多学另一种语言,以便他日工作上之需要。老师李泰临先生是日本亚细亚大学硕士,在日留学多年,对日本人的生活习惯、民族特性、历史文化,都曾深入了解,上课时老师将他在日本所见所闻,融会贯通,以生动有趣的表达方式,引导我们进入课程,使学习变成一种乐趣。日本的交通系统

  • 文章最後一課及第一課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55期  作者:壽山 出版时间:1987-07-03
    关键字: 卢沟桥战争 侵略华北 安阳沦陷 奴化教育 日语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卢沟桥战争爆发;日本人借故侵略华北。二十七年冬,家鄕(安阳)沦陷。日人,首先实行奴化敎育,四年级的小学生就必须学日语。爱国的敎师,常在上课间夹杂些故事。尤不能忘怀的是国文老师那篇:「最后一课」。如今仍淸晰深深刻印在我心中。原因是那时的处境,很像故事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纳粹军攻占了法国境内。有位法国老师,沉痛的向学生们说了几句话:「明天,老师将离开这儿远去,敎室悬挂的国旗将被撕去,将换上德国旗帜……」。一时间,敎室内空气沈闷起来

  • 文章東北之旅(大連——瀋陽)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6卷 第1期  作者:鹿島十郞 出版时间:1985-08-01
    关键字: 大连 沈阳 日语学校 旅途见闻

    继之寻找战后留在那里的孤儿,这也是应我朋友所托,再则为访问我敎过书的日语学校。于是五月三日去那位老朋友所居住的地方辽阳,我乘特别许可配给我的汽车,有位翻译陪我到了辽阳。汽车是沿着哈尔滨到大连的公路,一直南下,这个重要干道两旁跟从前一样种有白杨路树,有一段路正在拓宽中。大部份路面舖设的不太好,车子坐椅弹簧又硬,因此车子顚簸得很励害,车子速度不能加快。沈阳——辽阳一二〇里的路程,来囘需六个小时,这虽是短展的旅行,可是身体有些吃不消,干道上的通量很少,除了公共汽车

  • 文章抗戰期間山東淪陷區教育概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鐘春翔  出版时间:2000-12-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沦陷区 日语教学 社会教育 赴日留学

    敎育为一切建设之基础,……敎育为推进政治之工具,而政治又为实施敎育的力量」[1],抗战期间,日伪在大力进行军事扫荡、武力鎭压的同时,在山东沦陷区积极推行奴化敎育,掀开了山东敎育最黑暗的一页。一、为侵华战争服务的教育宗旨一九三八年由日伪操纵成立的省立日语专科学校宣称「以造就中小学日语师资及沟通中日文化之人才为宗旨」[2]。「东亚精神」开始纳入敎育宗旨。一九四一年,伪山东省公署敎育厅宣布实施以「亲仁善邻,共存共荣」为目的,「特别注意精神训练及思想倡导,依据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