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日俘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最得意的一刻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5卷 第11期  作者:阮毅成  出版时间:1983-11-10
    关键字: 抗日胜利 日寇投降 日侨

    迎迓。当我们在夜色苍茫中,远远的看到钱江大桥及六和塔,均不禁拍手狂呼。踏上码头,只见已悬满了各式旗帜,并贴满了标语,皆是准备欢迎我凯归用的。我们第一次,乘坐在战时敌后发明的三轮车,分别囘家。我立即以电话吿知各报舘,说:「我已到杭,请在明晨报纸上发表新闻;请各位父老兄弟不要再劳驾到江干去欢迎,并表达我的谢意。」接管数万日俘日侨十七淸晨,杭州市长周企虞(象贤)兄来访,他是在抗战胜利后,由国民政府任命的市长。这是他第三次出长杭州市,由重庆直飞上海,赶到杭州接收

  • 文章本投降·侨遣送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5卷 第4期  作者:阮毅成 出版时间:1983-04-06
    关键字: 抗战胜利 日本投降 日侨遣送 处理

    任命的市长。这是他第三次出长杭州市,由重庆直飞上海,赶到杭州接收。他也是我囘到杭州后,第一位来访的客人。我们谈了许多,他说及在杭州附近的军,有一万六千余人;在宁波附近,有八千五百余人;在吴兴附近、有四千四百人左右,均已向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缴械投降,现槪由军方管理,集中居住在里西湖昭庆寺及其附近的庙宇。均每照我国军待遇,供给主副食。并因气候渐凉,加发冬衣。因军占杭八年,从未办理环境衞生的工作,以致满城皆系垃圾。现已商得军方同意,责成日俘限期淸除。我说

  • 文章「中国日俘收容所」序言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3期  作者:孫宅巍  出版时间:1997-09-01
    关键字: 《中国收容所》 序言 历史见证

    孙金科先生硏究中国抗战争时期对军俘虏政策,已三十多年。金科先生史学功底扎实,治学严谨,勤于思考,勤于写作。《中国日俘收容所》是他继《本人民的反战斗争》问世后的又一部力作,是国内外学术界第一部硏究抗战时期中国日俘收容所的著作。中国日俘收容所的全称为「中国军政部第二俘虏收容所」。它一九三八年在湖南省常德县建立,一九四六年在重庆巴县结束,历经八年。收容俘虏最多时达六百多人,第一俘虏收容所设在西安,主要关押从八路军方面转过来的军俘虏,在押人数一直很少

  • 文章蔣總統的軍事勳業(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7期  作者:虞奇 出版时间:1970-09-15
    关键字: 反攻缅甸 全面反攻 蒋公指示 抗战胜利 遣送

    军全部肃淸。 总统乃命各部队整补,准备继续攻击。2.胜利受降自中、美、英联合反攻开始以后,军战力,已至暮穷途阶段。无力挽囘残局,但仍勉为支持战局。卅四年七月七,为我抗作战八周年纪念, 总统书吿全国军民:「㈠抗战八年,以前后事实印证,更可坚定我人必胜之信心。㈡当前主要责任,是使敌人早崩溃,迫令其无条件投降。」至七月廿六,中、美、英三国领袖,在菠茨坦发表声明:「对本提出最后通牒,促其无条件投降,否则吾人将以三国之陆、海、空军全部军力,使本及其

  • 文章抗战期间东极渔民营救英纪实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55期  作者:鄔永昌 出版时间:1996-02-15
    关键字: 渔民 救援 纪实 抗日战争

    战争期间,在血雨腥风中鬪智鬪勇的普陀东极渔民,竟在杀人不眨眼的寇司令佐藤庆藏海军大佐派来的搜岛部队的眼皮底下冒死救护英国盟军战俘,这桩中英人民的友谊佳话延续五十多年,一直被人们传为美谈。东极渔民奋救漂海英一九四二年九月二十七轮「里斯本丸」载运着二千名英籍战俘和大批金银财宝物资,在三艘军兵舰的保护下,从香港启航驶向本东京湾。十月二淸晨七时左右,「里斯本丸」行至舟山海域的东极洋面时被鱼雷击中,一种强烈的求生本能促使了大批英撞击巨轮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