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方言释义共返回3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餘生憶往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02期  作者:楊祚杰 出版时间:1979-12-10
    关键字: 扬州方言 俗语集锦 方言释义

    未、補遺(續)(二四)低打——指和人搭訕或往來不淸的意思。一旦惹出麻煩,便被家人責備:「敎你不要和他『低打』。」(二五)抽牽——駡人高聲叫喊,指爲「抽牽」。又孩子啼哭不休也叫它「抽牽」。(二六)搭漿——說話不實在,做事不澈底,乃至貨物以假充眞,工程偷工減料,都叫做「搭漿」。(二七)退班——「退」讀平聲。退班在正班之後,不能齊頭並進。因此,評人、評事、評文、評貨,……如果加上「退班」,便不是優等,而是次一等了。(二八)作頭—指廢料。蔬菜揀下的根葉,衣料剪下...

  • 文章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7期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方言 释义 诗歌

    湘乡方言称「无」或「没有」谓「冇」。有歇后语:「帽子打米,九帽(冇)十帽(冇)。」谓「无」为「毛」的说法,两汉唐宋相沿已久。《后汉书.冯衍传》曾云:「饥者毛食」,曾慥在《高斋漫录》中说钱穆父折简(发请柬)请苏东坡食皛饭(三白),以盐、萝卜、米饭为「三白」。东坡回请穆父食「毳饭」(三毛),故意让钱穆父等了好一会,才笑谓以毛(无)盐、毛(无)饭、毛(无)米饭为「三毛(无)」。湘乡方言中的「冇」与「毛」同音,只声调有别而已。所以「帽子打米,九帽(冇)十帽(冇

  • 文章自贡市的方言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32期  作者:毛一波 出版时间:1965-04-01
    关键字: 自贡市 方言 释义

    方言之作,始于子云;惟记于都门,多集各方殊语。若后有张愼仪之「蜀方言」,始为保存一隅专著。今则仅就自贡市述之,捃拾无多,恐亦与全蜀无干也。再则全川于明淸之际,有张献忠之乱,刼后移民遍及南北各省,而「湖广(南北)塡四川」,尤其著者。自贡市一地,原属富顺及荣县,且与威远亦有牵连,以下所列,特殊至何种程度,不无问题。抗战期中,晤湖南刘朴(文字学家)先生于自井之国立工专,伊云川多古音,泰半有其来源,惜未能一一请教耳。玆录自贡市方言如左:「松个」:甚么也,如「你

  • 文章鄉諺淺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7期  作者:鄔艮生 出版时间:1975-10-01
    关键字: 故乡 谚语 方言 释义

    同擔茄秧各頭賣:同樣茄秧(茄子的幼苗)分裝一擔的兩頭,挑到市上去賣。爲迎合一般人的心理分二種價鈿叫賣。前面一頭貴些,後面一頭較賤些。買的人一般心理認爲貴一些的茄秧品種好。種下去比較保險。寧願多幾個錢。其實是同一地方出品一樣貨色。比喩二個壞人,一丘之貉,就以同(唸左)擔茄秧作比,一樣貨色無分彼此。一犁耕到頭:農人用犁耕田向前方認定目標,從起點到終點,直線耕過去,不會中途轉灣改變方向。意思是說性情剛直脾氣掘强的人,說話做事依照自己的意思去做。不接受別人情面或...

  • 文章鄕諺淺釋(三)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9期  作者:鄔艮生 出版时间:1975-12-01
    关键字: 谚语 故乡 释义 方言

    燕子窩:燕子是種候鳥,春天飛到江南來。在住家廊上或堂屋裏梁上含泥築窩。生育幼雛,待小燕子長大能飛翔空中,能獨自找食謀生,已是秋天了,就成羣成隊飛囘南方去。所指的燕子窩並非是燕子含泥含草在堂前所築的窩,而是賣鴉片煙供人吸食的地方。鴉片又稱大煙,燕子窩用來影射煙之窩的。火油箱:煤油臺灣叫臭油,家鄕叫火油,也有叫洋油。用馬口鐵箱盛裝。每箱約重三十三市斤,六十箱一噸。火油倒空之後,空火油箱一碰卽響,而且響聲很大,因爲有空氣共鳴的緣故。火油箱另借用作下等妓女的代名...

  • 文章难写难像的寗波方言(十四)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4期  作者:湯强 出版时间:1975-07-01
    关键字: 方言 故乡 释义 俗语

    ,也是难写难像的方言。)「半勿冷梗」——中途。(例如你的工作,为何「半勿冷梗」停止下来?这句方言,除一个「半」字,可以解释外,其余一概不懂。)「生熬生宁」——尖锐刺耳的声音。(例如隔壁孩子,啼哭起来,声音「生熬生宁」,听了令人难受,又是无法写无法像的方言。)「活脱」——以为。(例如我「活脱」你今天不会囘来,我「活脱」你这东西不要了。「活脱」两字,可能是「还道」的别音。「屙扑」——愚笨的人。(例如你眞是一个屙扑,这些起码的事情,也办不了!)「和啥底子」——作弄

  • 文章宁波的方言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5期  作者:舛半生 出版时间:1975-08-01
    关键字: 方言 宁波 故乡 释义 裁缝

    各位好:今天我再来凑个热閙,把阿拉「宁波方言」里面关于「头」字作「语助」的继续由我「小热昏」敲着「拆板」或快或慢的说说唱唱下去。哪!在我国淸代发行的「邮票」,阿拉宁波人都称它为「龙头」,(因为淸代以「龙」为国家标志,所以发行的邮票,亦以龙头为图案的缘故)。有袁世凯肖像的银洋钿(即银元也),「大头」便是它的代名词。水有「源头」,树有「根头」,话有「因头」。衣裳有「领头」,眠床有「枕头」,打墙用「砖头」,整地要用「锄头」。拷钉子用「榔头」,劈柴爿必须用「斧头

  • 文章舟山方言寻踪之二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117期  作者:王德南 出版时间:2006-08-31
    关键字: 舟山 方言 释义

    无法之下只有变通一下。如「该事权一权再说」。与古通。孟子离娄上「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六、白相又作「薄相」「孛相」,古代吴方音流传至今。明冯梦龙双雄记青楼忆旧「我做小娘样,天生极会白相」。七、把「我把其一元钱」与古同。「把」也是「给」的意思,古代吴方言流传至今。如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轿夫只许你两个::却要把四个人的夫钱」。八、把柄对人要挟的工具,方言与古同。红楼梦二十一回「平儿手里拿着颈发笑道:这是一辈子的把柄儿,好便好,不好,咱们就抖出这个来」。九、牮

  • 文章舟山方言寻踪之三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119期  作者:王德南 出版时间:2006-12-31
    关键字: 舟山 方言 释义

    ①上丁上甲(讀作隔)明時,十六—六十歲爲成丁,要服官役,六十歲以上免役。明制:有三種徭役,按戶服役稱「甲役」(里甲),按丁服役稱徭役(均役),臨時應官府呼喚服役稱雜役(雜泛)。「上丁上甲」意思是戶口冊上已是壯丁,得服「丁役」與「甲役」了,後引申爲已成年。清時攤丁入田,已無「丁役」、「甲役」,然而詞語流傳至今。②滑頭碼子舊時金融界稱自己能調動的現款爲碼子。另一種來源,出自江湖黑話。土匪稱自己人爲「自碼子」。按土匪入夥之前,一定要行結拜儀式,稱爲「砍香」。「...

  • 文章难写难像的寗波方言(八)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77期  作者:湯强 出版时间:1974-08-01
    关键字: 宁波方言 读音 释义

    侏侏官」——少许不多。(例如我听到别人说,某甲现在有钱了,据我所知,不过侏侏官而已。这是很难写而又难像的方言。)「撮白索」——意成收获。(也是不易写,不易像。)「放西柑」——下毒手。(孩子吵閙,禁止无效,做父母者,常用「等一会当心我放西柑」这句话来吓阻。)「落拓」——随便。(例如人们常说,某人照关落拓,容易接待。这两个字,写的大致不会错到那里,所谓「落拓不覊」是也。)「亮眼头丝」——极细小的鱼。(测其用意,乃形容鱼细小,好比头上靑丝,鱼有目,故称亮眼

共30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