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方山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寫意溫嶺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6卷 第9期  作者:陳玉生 出版时间:2014-09-10
    关键字: 温岭 方山

    石夫人再次的仰望彷彿,超越了千年柔軟的心血凝固了岩石的不朽站立不眠的夢海一樣的承諾不敢,挪動半步忠貞,不屈的叛逆顛覆現實的淒美山花初開,風雨中堅岩湧出清泉流雲散去太陽蓋下證明的紅印背負,沉甸甸的守望不曾躺下湖漫的深綠交融了五龍山的乳汁有兒女們的出息甘願,再守千年方山峭壁千丈如城巍峨,仰止歷經風雨不蝕雄渾的山,崛起晨曦中,煥發生命的容光空中平台如川,寬曠,不顯高虬曲的奇松,傲骨匍伏灌木矮小謙卑柔靜的天湖,純淨至清紅葉,山花,任性的爛漫剛正厚重如碑歷久,奪目...

  • 文章返鄕覽勝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0期  作者:吳重餘  出版时间:1996-07-10
    关键字: 东方山 名称由来 游记

    孤陋寡闻的我,前在故鄕十几年,只知故邑——大治,有三台(宫台、天台、云台),八景(东方览胜、西塞怀古,金湖湛月,龙角朝瞰,鹿头夕照、雉山烟雨,凤岭松风,行洞飞云)的胜景,却不知其他名胜。去年返鄕,在一位远房亲戚的安排下,游览了原在大治县内,今属「江南明珠」的黄石市辖、景冠三楚(西楚、东楚、南楚)的东方山。东方山是,纪念汉代名臣东方朔,曾在此山隐居,讲学、采药、炼丹过,取其姓名的前二字而得名的,由大冶市出发,北行十余公里,即可见此路旁一座门楼,上写「三楚

  • 文章方山县北武当美景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7期  作者:武立貴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方山县北武当 游记 风景名胜

    我去北武当,正是六月禾黍遍野,绿色覆蓋了吕梁山。由方山县经昔鄕下车往裏走,清溪流唱,北武当山景深入云端,褐色山体下层密林尽染。道中河谷崖畔,有褐色巨石突出,方圆数丈,雄势逼人,平生少见,大有进入险境之感。北武当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道教名山,属元代丘处机所创龙门派的子孙庙,关帝山林区的一角,植被树木原始。去时夜雨,暂宿山底曹家沟,醒来雨后天晴,是摄影的好时光。上山路上可见山顶云烟,浮卷聚散,于左右沟壑裏推来滚去,如龙翻腾。山顶的玄武大殿时隐时现。越

  • 文章寧波三鼎甲補述(中)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8期  作者:侯中一 出版时间:1980-08-06
    关键字: 宁波 三鼎甲 历代状元 方山

    方山京:山京字子高,号砚庵,慈谿人。父季仁,嘉定十年进士,为南安军敎授。季仁未第时,素有文名,余姚四明山孙氏,刻意科擧,期大门户,礼致之,妻以女,授以屋,率其族,使皆执经就弟子列。子高即孙氏甥也,幼而孤,旅泊外祖母家,固穷力学,登丙午鄕荐,三试礼部,至景定三年壬戍(西元一二六二)廷对第一。策尾不事浮文,意尽言足,或者以为简短,勉令增入,庶首尾相应。子高正色曰:「既彻上览矣,将谁欺?吾平生所学,在无自欺。闻者竦敬。初授承事郞签书,平江军节度判官。孟秋有星

  • 文章温岭市方山 长屿硐天跻身世界地质公园之列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9卷 第12期  作者:季世華 出版时间:2007-12-10
    关键字: 温州风物 世界地质公园 方山长屿硐天

    六月十九日,薰风习习,艳阳朗照,鲜花簇拥,彩旗招展的双门硐景区广场,举行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方山—长屿硐天园区揭碑开园仪式。国土资源部、国家旅游局暨省市领导为园区揭碑。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著称的雁荡山,是世界地质公园中惟一滨海山岳型名山。以乐清雁荡山为主园区,永嘉县楠溪江景区为西园区,温岭市方山—长屿硐天景区为东园区。雁荡山属于环西太平洋大陆边缘中生代火山岩带,是一座距今一亿年早白垩纪的大型破火山。据介绍称二〇〇五年二月十二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进入

  • 文章方山之旅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1卷 第5期  作者:李模 出版时间:1989-05-10
    关键字:方山 旅行 老鹰岩 清云洞

    去年淸明节前夕,返囘故鄕,参加了祖先庐墓扫祭后,舍弟建议,去「古方山」旅游,观赏胜景。于是偕同族侄子女一行五人,于三月三十一日上午七时出发,浩浩荡荡前往攀登名山大川,其胜景曾留有游踪,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难忘怀,玆凭记忆所及,作简要追述,供我鄕贤旅游之参考。古方山:位于缙云县属南鄕境内,与永嘉毗邻,东连维新鄕,西接桃源鄕,面积达五千零三十七公顷,海拔约数千公尺。奇岩异石,峭壁巉岩,层峦叠嶂,缘水环流誉为全县之冠,实寻幽访胜之佳境。老鹰岩:在古方山

  • 文章(個人憶往)漫談金壇的山水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36期  作者:劉竹林 出版时间:1979-07-01
    关键字: 金坛 大尖山 方山 交通线路

    金坛地势大部属于平原,各鄕鎭都是富裕之村,水利泉源,没有一寸土地灌不到水,南门以外社头以南一片广大平原,土地肥沃,四季米麦收获,积谷如山,确是民富粮强,丰衣足食,令人向往的好地方。一、山的部份金坛西门外近句容边界,有大尖山、方山、礳盘山、大茅山等;茅山标高一千五百公尺以上,当不能和台湾四千公尺玉山相比。土山村有土山,小雨门外有顾龙山,上面这许多山的记载,最低要拔海三二〇公尺以上高度才能算山,否则就是土坵,山和土坵本来没有什么确定记载,祇是山脉长短、高低

  • 文章方山的地址何在?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65期  作者:崇安散人  出版时间:1975-03-20
    关键字: 无锡 太湖 上方山 石湖串月

    五十四期鄕讯载「太湖记事三则」,内有「上方山借阴债」一则,敍述该山在无锡太湖中。想作者此说乃得自传闻,并未亲身到过此山,因而以讹传讹。无锡太湖中并无此山,亦无出借阴债的神庙。过去我们在家鄕时,凡是江南区域的人,大家都知道,有到上方山去借阴债的这会事,故鄕有些贫苦人家,也常常有去烧香求借的;可是,去借债的庙宇所在地上方山,是在邻邑旧属长洲县今属吴县辖区的石湖中,从无锡水路前往,比乘火车到了苏州后,再转道前往,要近便得多,如坐船由无锡南门沿运河一直下去,到

  • 文章楊崇南鄉長捐款協建鄉校大樓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77期  作者:陳木云 出版时间:1999-10-01
    关键字: 杨崇南 进秀楼 方山小学 教学楼 捐资

    切的问候,对海内外各界人士对家乡教育事业的热情帮助和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新落成的方山中心学校综合楼——进秀楼,总投资六七万元人民币,其中杨崇南先生捐资四万美元,县教委拨款和乡政府筹资各十五万元。大楼高四层,设有四个标准教室,二十套教师宿舍,总建筑面积一二一六平方米,整幢建筑设计新颖,设施齐全,为师生提供舒适的条件。杨崇南先生是青田县方山乡倪岸人,现已年逾七旬,少年时就读于方山小学,初中毕业后随父赴沪求学,一九四九年春去台湾从事电器工业。他刻苦好学,埋头钻研

  • 文章詞与詩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89期  作者:張則端 出版时间:1996-01-31
    关键字: 凤溪寺 大樟溪 方山 张百龄

    忆江南》故乡行张文宗贤姪从台湾返乡省亲谒祖并与我同游凤溪寺、大樟溪、方山等名胜,因作《故乡行》三阕以赠之。一、星河淡,梦到大樟溪。两岸荔枝红蘸水,一川摇橹雾中迷,惆怅失东西。二、方山顶,纵目好田园。网织溪流平野上,烟笼农舍远帆边,柑桔绿连天。三、凤溪寺,千载古禅林。庙宇腾云连旷野,浮屠振臂出松岑,钟罄送清音。赠张百龄学长三绝一、五十年来秋复春,历经风暴洁清身。征袍潇洒留勋绩,椽笔挥扬忘苦辛。二、公余著述卷三千,掷地金声远近传。风雅港台今更盛,难忘诱掖意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