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献记载共返回2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沈邱縣城今古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9期  作者:許思敏  出版时间:1972-09-25
    关键字: 沈邱今城 文献记载 古迹传说

    村拆塔筑寨妖魔相閙之传说,亦知之甚详。正史堪信,而野史以及民间代代相传之事,决非虚构,岂能置之不信?秦始皇派徐福偕三千童男,三千童女赴东海求长生不老药,正史亦未见记载,而中国电视公司一分一秒节目中,亦曾于六十一年九月八日推出,据此可征野史以及民间代代相传之事的价値了!笔者有幸,承同鄕李锡田兄之协助,得向有关机关借阅乾隆十一年续修本邑县志,有关沈邱今古城事蹟所见所闻之不足,得以参考对照,诚是来台二十余年来最大的收获与欣兴,所感美中不足者,县志脱页过多,木刻

  • 文章歷史典故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20期  作者:張彥甫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典故来历 文献记载 现实意义

    一、「甚囂塵上」,源出春秋時代,晉楚鄢陵之戰,《左傳.成公十六年》,即公元前五七五年夏六月。鄭國叛晉親楚,晉國要攻打鄭國,晉強鄭弱,鄭國向楚國求救,楚出兵援鄭。晉、楚兩軍在鄭國境內鄢陵會戰。楚軍乘晉忙亂列陣之際,早已列陣待戰。楚共王在伯州犁侍從下,登上戰車,窺探晉軍,邊望邊說,問伯州犁:「晉軍甚囂且塵上矣!」伯州犁答:「晉軍在塡井平灶,正在軍中布陣。」意爲晉軍正喧嘩忙亂,塵上面揚,處于緊急列陣備戰狀態。此語由此引出,流傳至今。二、「不能越雷池一步」。雷池...

  • 文章漢匈白登之戰古戰場考察記(上)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8期  作者:靳禾生 謝鴻禧 出版时间:2006-07-01
    关键字: 汉匈白登之战 战争始末 文献记载

    取的。唯其如此,此役之后,匈奴对汉北边的侵扰,明显的有所收敛,史称「冒顿乃少(稍)止」;汉朝之汉匈政策,由武功征服代之以通过构建联姻关系—以「宗室公主为单于阏氏,岁奉匈奴絮缯酒米食物各有数,约为昆弟以和亲……兵可无战以渐臣」。有意于史者,自不难发现,白登战之战前后汉匈关系乃至汉匈斗争与融合的形势,显然有着明显的不同。通过白登之战派生的和亲政策,缓和了汉匈关系,为汉朝政权的巩固和恢复生产发展经济,赢得了空间和时间,乃至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二、文献记载之白登种种东汉

  • 文章再論陶淵明原籍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11期  作者:劉師舜  出版时间:1983-01-02
    关键字: 历史资料 陶渊明 文献记载 学者观点

    「南史」隐逸传亦与宋书相同,指陶为浔阳柴桑人。此外具有权威性萧统陶集中之传,亦称之为浔阳柴桑人;「莲社高贤传」,则谓其「居浔阳柴桑,与周续之,刘遗民幷不应辟命,世号浔阳三隐。」[1]二、各家传记及年谱记载查阅各家传记及年谱,均未详述陶公籍贯。惟淸代陶澍[2]「陶靖节集注」,参考比较详尽。兹为澄淸事实起见,特将有关原文采录如左:(甲)「江西通志」:「渊明故居凡三处:一在瑞州新昌县东二十五里。『图经』[3]云:陶公始家宜丰,后徙柴桑,宜丰,今新昌也。[4]一在南康

  • 文章花果山下的船石溝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孫廣良  出版时间:2003-03-01
    关键字: 花果山 船石沟 文献记载

    平整如刀切,上刻有「船」二字,无落款。在这船石的西北侧,昔建有「船石庵」。文献记载,此庵淸中期尙在,今成废墟。昔罗珍曾游此处,见船石庵和船石,吟下了一首五言律诗,诗曰:地僻栖禅好,虚船启月扃。慈航如可渡,顽石亦能灵。溪映松舟绿,山迎桂楫靑。此间非陆海,游棹若为停。

  • 文章就「許都故城遺址」出土「納實平原相陳元」殘碑略議根許華裔「陳氏」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20期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残碑出土 文献记载 陈氏先贤

    光滑平整,竖行自右向左次第排列著二〇平方厘米大小的方块形阴刻楷隶「纳实」,另起一行「平原相陈元」七字(见图)。书体刚柔相济,流畅自然。因此碑残缺严重,余字暂无可考。该碑原存张潘乡文化站,现存许昌市博物馆。根据该碑的书体、碑文、穿孔之特征和文献记载,联系许昌历史名人政绩,其应该是古之颍川许人汉太丘长陈实之子,在三国鼎立之际曾为御史中丞,当文帝寝疾,曾受遗诏辅政,当明帝即位,进封颍阴侯的陈群之父「陈纪、元方」墓碑是也。陈纪、元方在《后汉书,卷六十二,荀韩钟陈列

  • 文章許由與許氏的傳説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7期  作者:張彥甫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许由其人 许氏源流 文献记载 传说逸闻

    最后,来到今许昌市东部一带耕牧隐居,死后葬此。许由死后被封为箕山公,殷后配食五岳,世代奉祀不绝,与伯夷并举,许氏子孙奉以为祖。今鄢陵县陈店乡许由村、许由砦、许由岗等,是原始社会许由部族聚居区的古村落遗址和许由公墓地,也就是「许」姓氏族的最早发祥地。从炎黄神农,姜姓苗裔,到许由、许氏,其历史溯源,有很多文献记载和印证。《国语.郑语》记:「姜,伯夷之后也。」注曰:「伯夷,尧秩宗,炎黄之后,四岳之族。」《太平御览》引《说文》曰:「无邑,炎黄大岳之胤,甫侯所封(甫侯

  • 文章浙省文献史蹟述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1期  作者:張其昀  出版时间:1969-10-31
    关键字: 浙江古迹 历史故事 文献记载 传闻逸事

    荒草埋吟屐,隔代苍苔出酒瓶」,其为处人之所纪念,不减杭人之于林和靖也,其尤有关系者,为沈括之游雁荡,时在庆历年间,括著梦溪笔谈,称天下奇秀,无逾此山,于是雁荡之名大噪,宋时灵岩寺有屋百余间,可见当年盛况。南宋定都杭州,浙江为畿辅重地,中原文物之渐渍,诸儒道学之讲明,然后蔚为文献之邦,宁波有四明学派,金华有金华学派,温州有永嘉学派,名贤辈出,增光鄕里,赴永康者,不能忘陈同甫(亮),城内之状元坊,方岩之五峰书院,皆其遗迹也。在宗敎方面,则江南禅宗大盛,所谓五山十

  • 文章增城《掛綠荔枝》貴如珠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331期  作者:雁南飛 出版时间:2011-07-01
    关键字: 八年抗战 日机轰炸 文献记载 荔枝 增城

    稀少,冷清荒凉。民卅六年七月,我见报载,青年军二〇五师在广州招生,乃毅然投军于广州市。两月后,随军来台,一愰,六十多年过去,常念那棵「挂绿荔枝」风姿,一如故友牵挂。十余年前,那棵荔枝,曾由县政府将其果实公开拍卖,由于是年只结果实十九粒,其中一粒,曾以五万五千元人民币拍出,十颗荔枝,共卖得新台币卅一万八千元,大大超出主办单位的预期。「增城挂绿」有文献记载:挂绿原产于增城敦塘四望岗,至嘉庆年间,因官吏勒扰,百姓不堪负荷,将树砍光,幸存一棵,在县城西郊西园寺至今

  • 文章鬼谷子居處在何處?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62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7-09-10
    关键字: 鬼谷子 清水谷 鬼谷洞 居所考证 文献记载

    蔡鄉長來函詢問鬼谷子居處清溪在寧波何處?查《辭海》『【鬼谷】山谷名。鬼谷子所居,其說不一:⑴在河南省登封縣東南。史記蘇秦傳:「東事師於齊,而習之於鬼谷先生。」元和志:「鬼谷在告成縣北,即六國時鬼谷先生所居也。」⑵在陜西省三原縣西,北接耀縣界,亦曰清水谷,又稱清谷。寰宇記:「清水谷,一名鬼谷,昔蘇秦、張儀師事鬼谷先生學,即此谷也。」⑶湖北省遠安縣東南青溪(亦作清溪)之西有鬼谷洞。鬼谷先生傳:「楚有清溪,下深千仞,其水靈異。」寧波府志:「鬼谷子居清溪之鬼谷,...

共28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