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学写作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參加本刊作者座談會述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5卷 第11期  作者:皮大慧  出版时间:1983-11-10
    关键字: 《浙江月刊》 文学写作 作者座谈会

    浙江月刊之作者,都为同鄕中之彦硕。笔者有幸参加座谈会,眞是受宠若惊;同时亦应该感谢张行周先生的安排。当天发言者众,聆听后,深有所感,玆述之于后:有人发言,主张废除稿酬。这一观点,可说似是而非。由劳动而生产;由生产而获得利润,为人类社会之经济法则。写文章虽不同于开工厂;而劳动的意义则同,应该获得报酬。「文章自古不値钱」,但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朝代之盛衰,可由其文化层次觇得。而文学之兴替,则又是文化之升降表征。汉儒重经,而经学肇兴。唐以诗赋取士,而唐诗大盛

  • 文章憶依風露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7卷 第1、2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1996-12-01
    关键字: 依风露 抗日战争 莫迫桑 文学写作

    译出莫氏短篇,七十年来,竟无其人。当年,我读完了赵译的八册精装本,却不及读莫泊桑任何一篇短篇小说的印象强烈。莫泊桑短篇小说之受到世人看重,在其干净利落的手法。撷取人生片段予以描绘。必在人物、故事、情节、语言、心理、气氛的结构,均匀安排,简切入题,不让小说成为一篇散文,或只是散文篇章多了些人物对话而已。从事文学写作的人,都有过写短篇小说的经验。由于不曾严格要求自己,未筛检不合格的作品,往往只是落个「不入流」。其时,与风露旗鼓相当的作者,短篇小说写得出色的,仅得

  • 文章張訓強構築精彩人生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管慶蓉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张训强 人物事略 家乡教育 文学写作 公益办学

    一支悠扬的老歌,飘荡在麻山韩水间。那还是年轻的时期的事情了,自从选择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之后,张师开始了漫漫的写作生涯。酷爱文学的他,授课之余,嗜书如命;辅导之余,写作不断。文学陪伴了他三十三载的岁月,寂寞的事业坚守成永生的追求。文学是训强师的第二生命,他因此成痴入迷。在为人师表的韶光上画上圆满的符号之后,又到深圳为自己的事业册谱另写了一支「向钱走的乐章」。酒楼,是人生最豪华浪漫生活之地,社会的缩影。强师秉膺为酒楼总经理,用文学把这支圆舞曲谱写得优美昂扬

  • 文章紀念母校奉化縣中成立百年漫憶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89期  作者:王惟敏 出版时间:2001-08-10
    关键字: 小学教书生活 初中生活 文学写作 古典诗词 奉化县立初级中学

    散。虽然转为地下工作,但威胁很大,我因为父兄年来相继病逝,无法升学,也就走上了敎书这个岗位。起初,心想边敎边学,要把高中学科自修完成。后因求师困难,加上毅力不足,渐渐松弛下来,惟有对新文学一门,兴趣不衰,而且开始写作,先后去宁波、鎭海各报社投稿,这应归功于王以仁老师对我的多方鼓励。他是创造社热心撰稿人,而王任叔先生是文学硏究会员,两位的著作对我有很大的影响。当时奉中老师们都很婉惜我们只有两年学程,所学不多(实际上完成了三年课程)一旦毕业后不再上进,底子总究

  • 文章文学与创作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0期  作者:王煥新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文学 写作习惯 创作过程 写作素材 勤读

    文学生活,日久常新。文学生活,又须从日常生活中做起,每一环节,都得自己亲身去尝试品味。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写日记、札记;每当晨曦或傍晚,头脑清新时,总有着好些理想在心中萦怀!尤其有活力的青壮年期,每每在脑子裏存留着美好的理想、计划、和学习知能,想用最美好、最有效的方法,谱出自己心灵潜藏的思想,这就是文学的孕育期望。也即是说,文学作品的产生,必须要有见地,以及自己的思想和兴趣,随时将所见所闻,详实纪录,并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记日记和写札记,就是最理想的门径

  • 文章閒居生活雜談(六)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7期  作者:劉謙怡 出版时间:1997-07-10
    关键字: 退休生活 学习写作 文学研究

    文学班相同。文学班敎材理论较为广大,国文可说是文学的一部,较为实用,由基层敎起,故第一周讲义即为怎样阅读,继之即为如何造句、读书与写作、作文的方法……应用文的写法等。今将全期学习经过简述于下,以供爱好国文读者参考。一、怎样阅读读书要有方法,才能把握要点,免得走入歧途,浪费时间。曾国藩说过:「看书与读书,须分为两事。」看书宜多,宜速;读书宜精,宜熟。」胡适之先生则认为读书有两个要素:第一要精,就是眼、口、心、手都要到。第二要广,就是什么书都要读。朱自淸先生把

  • 文章從「告狀」開始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潘人木 出版时间:1995-06-01
    关键字: “告状” 写作 “感觉” 家信 儿童文学

    是由于我的「感觉」比较多,比较复杂。怎么说呢?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有人看了无动于衷,我看了可能百感交集。我不是那种一只蚂蚁爬到手上来,才感觉得出的人,而是牠朝我爬出第一步时,就有感觉了。「写」,是唯一可以表达此种感觉的方法。这里要讲的是我已忘怀许久的经验,大概是我这只毛虫吃多了叶绿素后,才记起当桑叶还未发芽,曾经以蒲公英填肚子的最初。原来我的写作是由「告状」开始的。告状,当然不是上法院告状,而是向父亲告状,诉说自己的委屈。我生在一九一九年,正是新旧文学交替

  • 文章文学与创作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9期  作者:王煥新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学习文学 文学创作 表现技巧 写作实践

    致的事体,以培养更富美感的心灵,不是吗?追求理想,是现代人的期望,也是现代人生活的指标;没有理想的人,生活的方向是不定的,其见解虽有,可能幼稚而拙笨,这就是庸人而不自知啊!但文学却不然,它的表现在技巧。一篇佳作之完成,或是一部作品的成功,要看作者的表现手法高超与优劣,以决定其作品的良窳。一个懂得写作,有经验且富深湛精密,发挥其写作窍门,将其要写出的内容;人、物、景象、事体、用最使人震撼,并带有磁性,引起人们内心的激越,面对周遭所产生的感应力,在思慕、仰佩之余,也

  • 文章(貳、序跋類瑞金)東橋説詩序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1期  作者:朱學瓊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东桥 文学批评 实用文学 唯美诗 讽刺诗 写作技巧

    在《孟子》万章篇还有一则诗评:「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刘君深窥孟子此意,确认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诗为倒叙法,可谓破千载之疑。此乃刘君移用西洋文学结构分析法,活解我国旧体诗的显例。刘君推测张继夜泊枫桥,一夜失眠,既晓之后补叙夜间的片段见闻,正吻合孟子「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之意;刘君以己心逆度诗人之心,而得其正解,与孟子「以意逆志」之说若合符节。可见刘君善于读古书,不受文字框套所局限,又能越出历代说诗者的陈腐窠臼。至于评论写作

  • 文章閒居生活雜談(五)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6期  作者:劉謙怡 出版时间:1997-04-10
    关键字: 退休生活 学习文学 中国戏剧 文章写作

    有眞理爱,光明磊落,人格优美的作家、写出来的文章,字裏行间,必表现出充沛的生命力,若他的写作技巧高强,便可为时代的信号和灯搭,他可跻于伟大作家之列。由此可见,人格与作品关系的重要了。散文在文学中,占着极重要的地位,拥有众多的读者,无形的影响力也大。我们希望现代散文作家,多写些对于社会国家与及对人生有益的文章,否则宁可不要写。先哲顾炎武在他日知录有这一段的话:「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一篇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