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化演出共返回3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海峽兩岸共鄕音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9期  作者:楊紹武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海峡两岸 文化演出 秦腔 两岸交流

    作为同宗同族的华夏子孙,无论你在世界的任何角落,只须一声鄕音呼唤,便会在心中荡起一圈圈难以平复的波纹。这其中除了血缘的联结,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让同。对文化的让同,就是一个民族的最本质的凝聚力之所在。壬申年正月十二日的晩上,古城西安易俗社的剧场内,座无虚席,大家兴趣盎然的观看着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出。参加演出的有易俗社的骨干演员外,同时还有远从海峡对岸赶来的台湾同胞。两岸秦腔艺人连袂献艺,同吟秦腔、共唱鄕音,博得观众一阵阵热烈而激动的掌声。这是自一九四九年

  • 文章發揚秦腔藝術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9期  作者:張佐鵬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秦腔 传统文化 艺术演出

    秦腔在台湾流行四十余年,初期是山陕、甘两省爱好鄕音人士由自乐班组成,每年在于右老生日时演出,以后不定期公演,每年均有一二场次演出,剧团与自乐班计有四个之多,相互支援演出,深得各界人士赞赏,秦腔青年实验剧团,系由台湾籍年青之大专学子组成,他们基于对传统文化艺术热爱,自八十年起,有计划的推广秦腔艺术,采取传统与创新兼容并包方式,提升表演艺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去年演出两场,深受好评,本年三月十二日在艺术舘演出,「孙安动本」「铡美案」「红梅阁」三折戏,「孙

  • 文章荆钗记晋京演出追记 温州人亮出名片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6卷 第1期  作者:三川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荆钗记》 南戏 温州文化 进京演出

    早期戏剧的最初范本。《荆钗记》说的是温州人温州事。戏中主人公虽与历史上的真人真事相去甚远,但戏里展现的社会风貌特别是大力颂扬的传统美德值得现实社会的大力提倡。温州越剧团把南戏的代表作《荆钗记》重新拿出来以现代人的视角将传统艺术精华和现代意识巧妙结合,删繁就简,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在老故事中灌注新时代的艺术精神,完成一次由传统向现代的创造性转换,展示了温州历史文化的丰厚底蕴和迷人风釆。剧本在北京的全国政协礼堂连演三天。文化部在《荆钗记》演出前专门召开了情况介绍

  • 文章欣见「大鼓」演出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1期  作者:劉昭晴 出版时间:1985-02-20
    关键字: 大鼓书 民间艺术 演出 文化发扬

    队,虽也演出大鼓,而以铁板快书——说式老二著称,尙未闻其擅长其他大鼓。近年来,张天玉先生钻硏鼓书,详加探讨,旁及其他——如西河大鼓、京韵大鼓、梅花大鼓等,并在军中电台敎唱,闻风而起志愿参加学习者甚多——尙有若干学生在内,以致蔚成风尙,此对发扬国粹,振兴民间艺术大有帮助。另外,田士林敎授亦异军突起,彼自唱「下山」(昆曲)一折后,声誉大噪。田敎授腹笥其广,非仅对国剧有精湛硏究,而对各地方曲艺如各种大鼓、民间小调亦皆有独到之处,彼在世新专科学校及西湖工商学校,也敎授

  • 文章豫劇盛大公演深獲讃賞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3期  作者:顧曲 出版时间:1975-03-25
    关键字: 豫剧演出 角色分析 传统文化

    之特色,是海玲反串小生李怀玉,「白玉簪」之特色,是传瑞云串演彩旦俊扮之曹熊氏,「汤怀尽忠」,是由坤角武生李海雯所主演,观众当不错过观赏的机会。豫剧的观众,已不止于河南、山东、河北,而本省同胞,也极为欣赏该剧,队长说:「他们每年一度到金、马前线劳军,豫剧队演出之受欢迎的程度,较平剧尤有过之」,这是说豫剧已普及,乃地方戯曲发展的好现象。我们更希望豫剧队出国公演,让此一代表中原文化的地方戯曲,得到友邦人士、侨胞们的欣赏。另外,中国电影制片厂所拍的豫剧纪录片

  • 文章河南梆子公演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6期  作者:包緝庭 出版时间:1978-06-25
    关键字: 公共演出 河南梆子 文化艺术

    多年以来最为脍炙人口的两出好戏。前者重在哭唱,悲惨动人;后者情节奇谲,侧重念曰。在前一出中,秦贯伍反串老旦李母,王海玲饰黄桂英,婆媳二人同奔法场,中途巧遇,又遭风雪,两人唱念做表之余,杂以跌扑,相当繁重。而后一出则由王海玲反串老旦姜桂枝,此剧重点全在最后一场,如姜氏之说服罗成,义责罗艺,侃侃而谈字字淸晰,为梆子班中罕见之作。十日适値端阳节,开场先由二科学生演三怕婆,为一玩笑小戏,一群小孩儿演出,精彩纷陈,谐谑百出。大轴金山寺带断桥亭,乃豫剧中向不经见之应节戏

  • 文章鄭州:全國最好的曲藝宮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陳煒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曲艺宫 民族文化 演出 观众 戏曲

    九月八日这天,是値得河南民族文化曲艺宫纪念的日子。从这天始,它的名字又一次走出郑州,走出河南,远播世界。因为这天晩上,有一三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家人来到这里,幷观看了演出。他们是曲艺宫今年八月被河南省旅游局定为旅游景点之后接待的第一批客人。这是一批不寻常的客人。他们中许多人的头发已经花白,步履已经蹒跚。他们从广东,从香港、台湾,从日本、泰国、新加坡,从世界各地,不远万里来到中原,是为了了却一桩心愿「寻根」。他们是黄河流淢汉民族的后裔。一六〇〇年前,他们

  • 文章观赏《立秋》来台演出有感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席涵靜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立秋》 赴台演出 内容介绍 晋商文化

    的精神,重视师承的典范。最后一提的此剧的说明书,内容丰硕,印刷精美,尤其为了适应台湾地区的观众,将简体字一律改为繁体,由此点看出为了来台演出,其准备工作是多么地细致,完整。质言之,此次《立秋》来台演出,启开了两岸文化交流的大门,同时也带给山西文化在台湾展示的机会与空间,最后能盼藉看《立秋》的演出,让全中华民族对山西的同胞、山西的文化产生一个新的认识。

  • 文章虎戲·虎聯·虎諺語(中)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11期  作者:林光耀 出版时间:1998-06-10
    关键字:文化 虎谚语 《武松打虎》 闽剧演出

    三十年代,徽昆名家翁成坤(外号『肯师』)在闽班『旧赛乐』教戏时,名丑唐复山(艺名『三花才』)曾学会此剧。曾引起了轰动效应。八十年代初,唐老退休后,在鼓楼区闽剧团演出此剧时,台下笑声、掌声不断。戏迷说:『一张戏票五角钱,「拿虎」一场值得五块钱。』一次,下乡演出时,连剧场的铁门都被挤倒了。另外一个剧团演《武松打虎》。演出前,扮演武松的演员与扮演老虎的演员,在台下打了起来。演虎的小个子演员被踢了一脚,伺机报复。开演时,当演到『打虎』一场,武松打了三拳,老虎还在

  • 文章凱旋粤劇團將於二月十一日晚公演名劇:六月飛霜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169期  出版时间:1996-01-30
    关键字: 凯旋粤剧团 粤剧公演 演出通知 广东民俗文化

    本刊讯】为实践传承与发扬广东民俗文化剧艺,凯旋粤剧团十年来由团长邝少眞领导,退居幕后的名票吕茵,悉心策划,对硏训新秀,健全阵容,深获好评。先后应各县市文化团体特约邀请举办公演,已四十多场次。舞台展演,传统创新,多彩多姿,为观众共识,经文敎当局评审所肯定,在许多地方戏剧中独树一帜,不同凡响。该团为继往开来,现又获得文化建设委员会鼓励赞助,特定于二月十一日晚,假座台北市国军文艺活动中心,举办粤剧欣赏公演,演出四幕五场,节义奇情唱做名剧:「六月飞霜」,由

共39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