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化力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王莊:把「角落」變成了「熱土」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55期  作者:顧志強 浦利明 出版时间:2003-11-01
    关键字: 王庄镇 生产力 社会 文化 考察

    投资环境的关键措施来抓,先后投入二千多万元,全面改造鎭容村貌,修缮迎阳桥,完善「迎阳苑」休闲景观带,被评为江苏省新型示范小城鎭,成为全省第二个既是国家卫生鎭又实现了省级卫生村「一片红」的鎭。该鎭千方百计提高社会事业的群众受益率,目前,全鎭有线电视入户率达七三%,鎭区绿化覆蓋率达三六%,合作医疗参入率达九三·四%,已建成五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七百多条大小河道得到了全面清理。「文化力」蕴含的魅力王庄鎭以深厚的文气营造了浓浓的人气、蓬勃的商气、旺盛的财气。该鎭的文化

  • 文章湖北省当代大哲学家熊十对中国历史文化析论精辟(四)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68期  作者:李霜青  出版时间:2008-07-10
    关键字: 历史文化 文化研究 思想文化 熊十力

    自从我国第一位大史学家司马迁,由于「通经致用」,据经书的义理写成伟大的《史记》一书后,二千年来,我国历史学界即以博通经史为风尚。西方人直到近代,始有索罗金等人提出「哲学家写历史,历史家写哲学」的主张。因为哲学家写历史,足以凭哲学智慧,衡论历史的得失,这种看法,正与我国自古「博通经史」「通经致用」的主张相符合。熊十先生虽然并不是专门的史学家,但他的博学多识,与精鉴古今的学养,不仅表现在哲学的本体论上,尤其表现在他衡论中外古今历史文化与各家学派的评论上

  • 文章再创文明的高峯:廿一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李亦園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科技 中国文化 原创 文化建设 大众文化

    质,然后从它能与西方并驾齐驱,最后在某一程度上超越了西方。从日本的这一个例子,我们可以知道现代化的道路并非只有模仿西方一条,而从发展的观点看。只有在西方的阶段上追求不同于西方之处,才能在未来的世界里一争长短。因此我们当前文化的取向,一方面固然仍应撷取西方文化的精髓,但是更重要的是如何体认中国文化传统中有利于未来发展的因素,只有体认出这些有利于未来的文化因素并加以探讨发展,我们才能够在廿一世纪的世界里有所超越,并贡献中国文化的特质于世界文化之中。培养文化的原创

  • 文章新「百家姓」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劉秀香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百家姓 姓氏 文化 民族凝聚力 文化遗产

    新顺序是:李、王、张、刘、陈、杨、黄、赵、周、吴、徐、孙、朱、马、胡、郭、林、何、高、梁、郑、罗、宋、谢、唐、韩、曹、许、邓、萧、冯、曾、程、蔡、彭、潘、袁、于、董、余、苏、叶、吕、魏、蒋、田、杜、丁、沈、姜、范、江、傅、钟、卢、汪、戴、崔、任、陆、廖、姚、方、金、邱、夏、潭、韦、贾、邹、石、熊、孟、秦、阎、薛、侯、雷、白、龙、段、郝、孔、邵、史、毛、常、万、顾、赖、武、康、贺、严、尹、钱、施、牛、洪、龚姓氏是连接文化遗传和生物遗产的一个桥梁。也是每一个

  • 文章提升人类思考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9期  作者:余瑞麟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思考力 思想文化 科技 哲学家

    把女子的腰带放在上面,便可灌输女性而使之结实。法人孔锐约(COMBARI-EUX)说,人类诗歌、艺术、舞蹈,都是幻术的产物。学者更进而推论人类文化的大部份是由神话、幻术,递变而来的:星卜之术演为天文学;药石之用演为医学;习惯与宗敎仪文演为法律;陶泥术与点金术演为化学,是其明证。即以中华文化而论,易之卦爻,书之洪范九畴,汉儒之谶纬,起初亦只是几部神话幻术的系统,后来天才者出,遂演为玄妙的哲理了。在柏拉图(PLATO 427-347 BC)著名的山洞隐喩中,囚犯

  • 文章凝聚的民族向心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3期  作者:胡有瑞 出版时间:1975-05-01
    关键字: 民族向心力 唐君毅 讲学 政治方向 文化防卫

    「整个亚洲的历史文化,无论是日本,或是越南,追寻着根源,全是植基在中国文化上,而整个的亚洲国家,也就是中国文化影响的地区。」唐敎授说:「越南的被赤化,这是违背越南传统文化精神的,这是个不幸的大悲剧,从此他们丧失了维护民族灵魂本能的权利。」尽管东南亚局势在逆转,唐敎授认为,大家不必惊惧。他说:「分析各国的实力,除了政治、军事上有防衞力量外,最最重要的是,在文化和思想上,拥有坚强的吓阻力。」文化的防卫很重要他指出:「在亚洲地区中,对共党吓阻力量最大的就是中华民国

  • 文章熊十对中国文化之衡论(下)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43期  作者:李霜青  出版时间:1977-04-10
    关键字: 熊十力 中国文化论衡 清代学术思想 戴震

    则另是一事。而汉学宋学之类别不可紊,则有识者当不以余言为妄也」。(十语要)「淸儒诸经解,只是名物训诂等方面,搜集许多材料耳。于经旨果何所窥?淸末则有皮锡瑞之通论,颇名于世,要覈其实,只是经书传授源流之考辨,谓之经学,则吾未知其有何相关也」。(读经示要上卷)既指出了淸代学界之过失,熊十先生又严词批评淸代的知识份子说:「晚明诸子,上追晚周诸子之规,下足以吸纳西洋科学与民主思想,而矫其功利与攘之弊,何图生机甫启,大运已倾。阎若璩胡渭之徒,以考覈之业,锢智慧于

  • 文章文化转型与东北人的特性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高士嘉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文化转型 东北人 特性 爱国心 亲和力

    宁波话,苏州话,天津话,他们的答案十之八九是否定的。就是东北老鄕一说「地壳」、「侵略」、「生日」,也常受到自己的孩子的窃笑,因为发音太不标准,这成了名符其实的国语统一。我们在饭馆常发生困惑:明明招牌上写的是正宗粤菜,菜单里却也有挂垆烤鸭;以平津口味为号召者,也卖麻婆豆腐。事实上在厨房里上灶的大师傅很可能是本省同胞。这种种水乳交融的现象,令人可喜!文化是逐渐转变的,因为它是表现人类对其物质环境与经验的反应。一百年前(一八七一)英国的人类学家泰勒(Elword B

  • 文章孔子祖籍河南商邱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9期  作者:安國鈞 出版时间:1986-09-30
    关键字: 孔子 商丘市 人力三轮车 地理环境 历史文化 地方简介 文化渊源

    一·商邱曲阜,舆脉相通民国三十五年的初秋,我从开封南关的陇海铁路车站,搭上火车东行,经过兰封、民权两县,便到商邱车站了。商邱县城,在火车站南,大约十公哩远近,平原广袤,马路宽平,人三轮车,往来如织,人三轮车是这条马路上送往迎来的主要交通工具。而其造型,与台湾的不同,两轮在前,一轮在后,乘客坐在前边,可容两人幷坐,还能带些简单的行李,车夫一人,骑在后边,脚踏手扶,行进如飞,骑士洋洋,乘客得得,颇有一番风味。商邱为豫东大县,昔为归德府治,民国为河南省第二

  • 文章熊十对中国历史文化之衡论(中)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2期  作者:李霜青  出版时间:1977-01-10
    关键字: 熊十力 中国历史文化之论衡 宋元明清学术思想之发展

    南宋无明主,而以杭州一隅,系二帝三王之传者百五十年,非理学之效而谁之力耶?方正学所作逊斋集,时称说宋时社会之美,外人游记亦然」。(十语要)对于宋代的思想发展,熊十先生甚赞宋儒的功劳。他说:「中国文化,既被佛家倾覆了。直到两宋时代,大儒辈出,才作中国文化复兴运动,他们都推本于晚周底儒家,定孔子为一尊,却无形地踵了董仲舒汉武帝底故步。魏晋人上追晚周,派别却多,(后人提及六朝,便以淸谈家了之,而不肯细察当时学术流别。)宋人比之似觉规模狭隘,然而他们所以宗主儒家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