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㈡ 敵僞盤據時期之敎育敵入縣城不久,僞組織卽粉墨登場,僞敎育科長由張鵬程擔任,泰安人吳景林乃謀恢復縣立中學;以東圩內原校舍全燬,乃暫假南關浸信會爲校舍,開班授課。吳去職後,由丁心佛接任校長。丁以浸信會範圍太小,擬再將城裏東街城隍廟東嶽廟舍合而爲一,拆其界牆,去其神像,以爲新校舍;未幾,丁卽因病辭職,由城北李格莊李玉圃繼之。惟其時學生不多,設備全無,僅維持上課而已。城關國民學校,除紅卍字會學校,道德會小學二所外,原有八處;但因校舍全燬,無可恢復,僞縣知事姜...
-
一、战前的教育槪况甲、中等教育㈠寿光县立初级中学创校于民国十三年六月,在首任校长李秀三先生策划之下,破荆斩棘,茹苦含辛的在当舖之东,县府之南,建筑敎室三间,办公室及校门等;粗具规模。乃于是年八月,招收初一新生二班。嗣后经继任校长赵传业、赵渐逵、王永福等的惨淡经营,逐步扩充校舍,辟运动场,增购敎学设备,除每年招收初中一班外,复附设工职一班,继办师范班一班、简师班二班。迄至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底共计招收初中十三班、工职一班、师范班一班,简师二班等十七班,学生
-
住在台中县大里鄕的老荣民孙业仑,每餐只吃干饭配一道菜,住的是破旧平房,却将所有的积蓄二百万元捐作地方教育基金。他认为,很多孩子上学走太远了,应该有人帮个忙。七十四岁的孙业仑,籍贯山东省,民国三十八年随部队来台,民国四十六年以上尉阶级退役后,在大里鄕公所淸洁队服务,后来在省立丰原医院打工,最近几年因轻微中风而退休。他在淸洁队期间,工作热心,很多人直呼他「队长」。住在破旧的平房内,孙业仑形容这间「寒舍」,只是不漏水,其他的家具设备都是最简单的,一件衣服穿了十
-
学院、潍坊职工大学、潍坊柴油机厂职工业余大学等四所成人高校,在校生五千八百零七人。2、基础教育。全市现有普通高中六十四处,在校生五万二千五百零五人;初中六百八十一处,在校生三十六万一千零二十八人;小学六千一百六十二处,在校生七十一万三千五百四十四人;幼儿园(所)七千五百一十处,在园幼儿三十一万一千八百九十人;有盲校、弱智儿童辅读学校、聋哑学校等十三所,各鄕鎭中心小学设弱智班,村小学安排弱智儿童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在校生达到六千七百二十五人,入学率达七〇%以上,普及
-
敎育爲立國之根本,人才爲建國之柱石,普法之戰,勝利屬普,明治維新,日本崛起,普日當局,皆歸功於敎育之革新與普及,良有以也。抗戰期間,十四區專員張公景月,率一旅之衆,與現代化裝備之日軍,及詭計多端之**,周旋於平原曠野之上,八年之久,軍政一體,萬衆一心,卒能屢挫頑敵,戰績彪炳者,因素固多,而關鍵所在,則爲普設學校實施三民主義敎育之成功也。抗戰期間,十四區所屬五縣——壽光、廣饒、臨淄、蒲臺、博興——敎育均極發達。惜以歲月已久,又無參考資料,不能將各縣敎育詳細情...
-
壹、绪论昔人「德配天地,道贯古今」誉颂孔子,岂溢美之词。人类之祸福,系于人心之善恶,妄念作狂,克念作圣,一人贪戾,数千万人之生命为之牺牲,两次大战,足以征之。教育为树人之工作,其效期以百年,苟非及早筹谋,至诚以赴,安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哉」?余虽疏于学问,懵于知闻,然愿以采矿之精神,研究发掘文化之宝藏,以其所得教导莘莘学子,并进而贡献于人群,辄不敢让人,一息尙存,未容稍懈,确认性宜率而不宜任,欲宜制而不宜纵,财为末而德为本,力居后而德居先,孝
-
社會變遷,人心不古。中國固有的傳統美德已逐漸式微,道德淪喪敗毀,人與人間的距離雖是越來越擁擠,情誼卻越來越陌生,生活條件雖然是越來越富裕,意境卻是越來越自私。功利主義,物慾追逐的現代生活環境,卻是沒有帶來人類的更加快樂與溫馨。「心靈改革、道德重振。」的口號不斷響起,社會案件卻又是層出不窮,好逸惡勞、貪慾無止境,社會價値觀已被扭曲,殺人搶刼,擄人勒索,整個生活環境充滿在不安,恐懼與混亂之籠罩之下。社會治安似乎未曾以「亂世用重典」而改善許多,胡作非爲,犯罪循...
-
第二节 教育厅在皖所办的教育事业一、在阜阳设置各级学校㈠教育厅业务性质和其他厅处不同 在皖北时期,各厅处对省内专员公署、县政府以至各部队的指挥工作,多为省政府祕书处所代办,办完之后交各该厅处归档。牟主席和陈祕书长均系军人,简单明了,视为当然。对省内公文书,来回均以无线电为之,交由主管厅办稿,可行需一周时间,祕书处办理,一二日可以结束,初到皖北仍遵循在鲁南办公程序,总以事实需要,慢慢地成为祕书处办理、各厅处管档了。教育厅的情形和其他厅不同,是在皖北办理属于
-
乔渟淸君,字字洁如,即墨县第八区埠东村人。幼从名师读,毕四书五经,以学行超逸,师以远大期之,乃妻之以女焉。嗣考入县立第一小学,以国学根基深,得有余力专注于史地算学诸科,而旧学新知,豁然贯通矣。后赴莱阳报考省立鄕村师范,深沐硕学教泽,学业大进。毕业后,会遭倭祸,原拟随校去后方投考军校;因双亲年老,二兄服役济南,一家老弱,照顾无人,故未果行。而升学从戎之计,亦以受阻矣。民国二十七年三月,游击队组织之始,各部争延其任政工职,君以为既受国家师资之培成,志在教育
-
吾鄕惠民縣位於山東省北陲,近於渤海之濱,地處偏僻,交通不便。風氣欠開,民性守舊,敎育遵古,文化落後,文風不盛亦不衰,敎育雖不發達,然亦不甚衰頽。在遜淸時代,因吾縣爲武定府首縣,城內有規模壯麗而雄偉之考棚一所,平時爲府學,培育地方高級英才,每逢大比之年,爲武定府屬之考場。又有三臺書院一所爲縣學,培育地方初級學子。城內外以及各鄕村鎭,均有私塾,培育幼小兒童。所有培育成就之人材,淸代之前不能記憶,淸初有李之芳先生考取狀元,之後如翰林、進士、舉人、拔貢、秀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