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育经费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李大本先生略傳(1880——1943)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期  作者:張國柱 出版时间:1977-06-01
    关键字: 李大本 人物传记 教育经费

    李大本字培元,淸光緖六年庚辰(一八八〇)生於直隸省(今河北省)樂亭縣,民國三十二年(一九四三)卒於天津先生幼年就學私塾,曾應淸末最後科考,中秀才,嗣受新式敎育,光緖三十四年畢業於天津國立北洋大學師範科第二班,成績優異,留校任助敎,繼受聘主持直隸省立第一中學敎務。民國元年任省立宣化中學校長,該校成立於民國前七年,校長數易,風潮迭起,先生到任後,擴建校舍,充實設備,加強訓敎,以德智體羣四育並重,積極鼓勵學生自治與課外活動。設置淸寒績優學生奬助金,校務分層負責...

  • 文章文化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期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东安县 学校 教育经费 筹措方法 私塾

    東安敎育,自近年來,始有起色。全縣分八學區,設有高小校十六校,國民學校約百數十校。(另詳調查表)。高小經費,純由敎育局開支。國民學校,則由各段自行籌措,其籌措方法約分四項:(按後有縣立師範及私立耀祥中學)㈠畝捐 敎育局曾定有抽收畝捐辦法。凡學校所轄境內之田畝,均須抽收畝捐,作爲學校經費。每畝至多以一角爲度,分上下兩期徵收,邇來實行者甚多。㈡牛捐 縣內各大巿鎭。多半設有牛墟,每三日趕墟一次,當地學校,遂抽捐款,以資補助。其捐率有抽百分之二者,有每頭抽洋二角...

  • 文章民九至抗戰前山東敎育經費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7卷 第2期  作者:褚承志 出版时间:1981-09-20
    关键字: 山东省教育经费 档案资料 费用明细

    一、省敎育經費山東在抗戰以前——民國二十六年度以前的敎育經費,沒有完整資料,僅就所知,作一略述。省敎育經費,民國九年度至十一年度,每年爲九十二萬九千另六十九元。十二年度至十四年度,每年爲一百一十七萬八千五百六十九元。預算的支出分配,十三年度者如下:(一)經常門(一)經常門(一)經常門(一)經常門(一)經常門(二)臨時門十五年度爲一百三十萬另五千一百零二元,實支爲一百三十三萬五千一百零二元。十六年度預算,曾略事增加,而革命軍起,應支之敎育經費,多爲軍閥狗肉...

  • 文章晋江縣概況 四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4期  作者:陳金益 王和聲 出版时间:1978-10-01
    关键字: 晋江 人口 公益事业 教育经费

    三 社會生活朔自漢族南遷,優勝劣敗,原有土著,逐漸消滅,漢人社會於以形成,雖語言風俗或異中原,惟唐宋以來,文敎制度,悉本上國之精神。據晉江人口普查爲六十六萬九千餘人加之漸時囘國者約萬餘人,合計當在八十萬人,華僑富豪,城鄕皆有,生活奢侈,其家屬賴匯款生活,懶性養成,不但不事生產,反增消費,遂打破儉樸之風,晉江家庭工業之不振,此亦主因也,惟地方公益事業頗得華僑熱心捐助,卽投資方面,如最大之泉安汽車公司,全係僑胞集資創辦,工業在東石有織布工廠四家,計有男女工人...

  • 文章關於山東大學的一件珍貴史料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陶英惠  出版时间:1980-12-20
    关键字: 蔡元培亲笔信 国立青岛大学教育经费 档案资料

    民國十八年六月三日,敎育部提議取消私立靑島大學山東大學改爲國立靑島大學,隨經行政院議決照辦。後因該校發生罷課風潮,山東省政府於民國二十一年七月五日議決改國立靑島大學爲國立山東大學,舊有文理學院設靑島,濟南添設農工學院。(關於國立山東大學的始末,詳見本期褚承志先生所撰「國立山東大學」一文,請參閱。)曾兩度主持全國敎育行政時任中央硏究院院長的蔡元培(孑民)先生,與山東大學有一段淵源,當民國十三年六月膠澳商埠督辦高恩洪倡辦私立靑島大學時,卽聘蔡元培與張伯苓、黃...

  • 文章員林實驗中學校史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于春軒 出版时间:1982-06-20
    关键字: 员林实验中学 校史档案 教育经费 师生资源 规则沿革

    中華民國三十四年秋,對日抗戰勝利,凱歌正殷,**乃伺機倡亂,華北各省相繼淪陷,其非人主義,久爲有識者所唾棄,於是山東敎育界名流,靑年學子,相與成隊,間關逃難,經湘來臺,抵澎湖後,奉准聯合組校,稱爲「澎湖防衞司令部子弟學校」,男生年長者從軍,年幼者及女生分班上課。以養以敎,規模肇開,嗣是其他流亡學校,**人士,亦先後奉准來校,或師或生,絡繹不絕,遂成爲**大本營,迄今已三十餘年。謹分類縷述始末如后,以備參究。甲、師生來源一、山東八聯中:濟南於三十七年秋淪陷後,山...

  • 文章憶往事二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2期  作者:王廣亞 出版时间:2009-04-01
    关键字: 教育建设 教育经费 家乡教育 海峡两岸

    一、教育之外一九九三年我決定在故鄉河南鄭州創辦「昇達大學」時,外面不斷有傳言說,我把臺北育達所「賺」的錢,「搬」到大陸去發展;這種聲音甚至在北育校園裡也聽聞得到。我不否認臺北育達在經費上是有點結餘,但每年結餘都轉入學校基金戶頭裡,依規定動用基金得向臺北市教育局報准方可。我一向不回應流言,即使和自己有切身關係的也一樣不回應。一來我口才不好,耽心會愈描愈黑,二來我相信「謠言止於智者」,對那些性嗜「八卦」話題的人,多說無益,何況弘一大師李叔同說過,止謗的良方是...

  • 文章廣西教育的初期現代化(一九〇二——一九三七)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3期  作者:朱浤源 出版时间:1994-01-10
    关键字: 广西教育 教育改革 教育推展 教育经费

    都难以落实。多贺秋五郞所统计广西省民一到民六的教育经费,各种教育项目中,每年均列有经费的竟然不到五分之一。[76]犹有甚者,这些极有限的经费之中,竟然还能包括东西洋留学经费、外省留学经费、以及省立第一及第二师范、省立第一工业学校、桂林模范两等小学、和桂林图书馆的支出。其他如高等学校、优级师范、梧州、桂林、龙州中等农业学校、南宁女子蚕业学校、南宁模范小学、桂林法文学校等等,五年之内竟然只拨到一年或两年的经费,而且数额非常之少。像优级师范只在民元时拨到六

  • 文章王達與懷安敎育的興革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5期  作者:张國柱 出版时间:1979-07-01
    关键字: 王达 教育思想 传统教育 新学制体系 教育经费 师资培养

    一、王達出仕的時代背景與其敎育思想鴉片戰爭失敗後,一八四二年(淸宣宗道光二十二年)中英江寧條約規定五口通商,不但列強的商品潮湧而來,同時亦輸入西方科學文化的種子,這些種子日漸榮滋長,馴至中法戰爭,甲午戰爭以後,我國傳統敎育文化的弱點,已完全暴露,然而朝廷上下,多缺乏認識,當時宮廷與大吏們對西方文明的看法,不出兩個極端,印象因人而異,亦因時而異,北洋大臣李鴻章看到西方文明醜惡的一面,因此決定建立海軍,以魔鬼之矛,攻魔鬼之盾。南方張之洞認爲固守成規,不能發揮...

  • 文章(憶往)風雨零落談往事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3期  作者:閻偉 出版时间:1979-12-01
    关键字: 家庭成员 求学 工程师 从政 教育经费 教育改革

    按部就班向推行敎育之计划迈进,开创幼稚敎育之先河。廿四年在新旧城之间新建图书馆,馆长为郭绍宗先生。新建之体育馆,馆长为师大体育系毕业之吴耀成。国术馆馆长为国术权威吴桐。民众敎育馆馆长为北大毕业之陈志仁(卅六年被选为监察委员陷入匪区)。一时敎育气象澎渤,生机盎然。我曾考察省属各县敎育现况,独未至淸水河县,至引为憾!㈣教育经费绥省的敎育经费来源有三:⑴学田,萨县有一大部份,因久无人过问,佃户不认,占为己有,经派专员整理,屡经交涉,不予承认,上诉绥省高等法院分院,缠讼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