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育公益事业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記游德華先生探親後兩件事

    来源期刊:《安慶鄉訊》 4、5、6  作者:文德 出版时间:1993-04-04
    关键字: 返乡探亲 青阳中学 月山中学 祭祖扫墓 教育公益事业

    台北的游德華先生,談不上是個有經濟實力的人,可是在他一九八八年首次回家鄕探親以後,做了兩件很有意義的事,給家鄕(懷寧縣和靑陽縣)留下個美好的印象。游德華先生的弟弟是安徽省靑陽縣靑陽中學的敎師,該校爲了舉辦七十週年校慶和修建圖書大樓,苦於資金短缺,曾向海內外靑陽同鄕和靑中校友發起集資興學活動,一九八九年秋季,游德華先生聞訊,率先捐助一仟元美金,雖然,美金仟元,數字不大,可是他的意義卻不可低估,他不只是表達游德華先生對家鄕敎育事業的關懷,並把這種關懷變成實際...

  • 文章故鄉情懷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8期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乡亲捐资 家乡教育 捐资建设 公益事业

    珍女士,近年来先后慷慨捐资二百多万元,兴办了“上 小学”等数项公益事业。“尙威学校”为朱尙威先生捐资十一万五千元兴建,“吴秀珍福利院”总投资五十多万元,其中吴秀珍女士捐资二十六万元。(淡阳 增城)罗新权捐建枫朗勤石小学最近,由大埔县枫朗鎭旅外侨胞罗新权捐资四十多万元兴建的该鎭芹彩洋村勤石小学工程竣工交付使用,解决了该鎭一百多名适龄儿童上学困难的问题。(何建尉 何凯涛)卓济民捐资改造西河公路大埔县西河缜鎭八十多岁高龄的旅外侨领卓济民先生热心家乡公益事业,最近

  • 文章溫州華僑貢獻多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4、5期  作者:溫言青  出版时间:1998-09-01
    关键字: 温州 华侨 家乡建设 投资 教育 公益事业

    温州人移民海外,寄人篱下,受尽欺凌,急切希望祖国强大,使自己在海外的权益受到保护。因此,他们心系故土,热爱桑梓,为祖国家乡振兴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以及兴办其他社会公益事业,赈济灾民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爱鄕行俱在一、投资办企业。建国以来,瑞安华侨和归侨杨岩生、杨康银等人发动海外华侨、归侨兴建了瑞安陶瓷厂、啤酒厂、华侨制针厂等,解决了三百多华侨、归侨和侨眷子女的就业问题。一九八四年五月温州被国务院列为全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之一以后,温州华侨华人纷至

  • 文章謹簡述先嚴張公如樓生平二、三事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0期  作者:張義高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张如楼 回忆先严 公益事业 家风教育

    的楷模。正是先父这种崇高的思想,激励我们兄弟不断地进取向上。先严一生热衷社会上公益事业,做事公正无私,刚正不阿,深受社会各界人士信赖和拥戴。家族公项办加工口粮石碾,搬运到了涟水西北,搬运工人要加力资,遭办事人员拒绝后,碾石所工人一夜之间全部跑得无踪无影,碾盘碾团都抛在半途的路上,家族开会研究对策,族内无人出头,意欲放弃置办石碾,先父反对,遂自告奋勇地站出来,挑起这个重担,自带口粮,不住客栈,和运夫同行,过淮河运碾。运夫谁累了,他就替换上;工具坏了多次,他就帮助

  • 文章李登輝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第4卷 第2期  作者:俊林  出版时间:1971-06-30
    关键字: 李登辉 人物生平 教育事业 公益事业

    克己待人,凡薪资及版税,皆提十分之一,捐赠慈善公益事业。对公益义务,亦均乐受不辞。历任中国寰球学生会会长,中国国民禁烟委员会副主席,华侨联合会名誉会长,中国道路协会委员,全国基督敎靑年协会会长,中国基督敎敎育协会委员,国民外交后援会会长,均负责办理,实事求是。凡有主张,輙撰文发表,使各方了解,心悦诚服,通力合作。先生通数国文字,为吾闽辜汤生(鸿铭)先生之外,又一杰出语言学家,独于国文未遑深硏,迨由美回国始从人问学,数年间已精通国学要义。民初尝为上海

  • 文章集革命家、教育家、慈善家于一身

    来源期刊:《同安》 第128期  作者:康大可 出版时间:2014-12-01
    关键字: 陈延香 生平介绍 革命事业 教育 公益事业

    到陈延香的大力支持。他在校内建造六角亭,褒扬华侨热爱家乡热心协助教育事业的功绩,陈延香特意在六角亭旁植树三株,一株龙眼树,「龙」代表华夏;一株荔枝树,希望学校人才辈出结硕果;一株古柏树,希望祖国教育事业犹如翠柏,万年常青。一九一七年,陈延香担任同安县劝学所所长。一九二〇年至一九二二年,应陈嘉庚之聘,任集美学校总务主任,兼女子小学校长,代理过集美中学和师范学校校长,参与筹建厦门大学。陈延香还热心家乡的实业建设和公益事业。一九二四年,他招股开设仁爱医院,和公中银

  • 文章晋江縣概況 四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4期  作者:陳金益 王和聲 出版时间:1978-10-01
    关键字: 晋江 人口 公益事业 教育经费

    三 社会生活朔自汉族南迁,优胜劣败,原有土著,逐渐消灭,汉人社会于以形成,虽语言风俗或异中原,惟唐宋以来,文敎制度,悉本上国之精神。据晋江人口普查为六十六万九千余人加之渐时囘国者约万余人,合计当在八十万人,华侨富豪,城鄕皆有,生活奢侈,其家属赖汇款生活,懒性养成,不但不事生产,反增消费,遂打破俭朴之风,晋江家庭工业之不振,此亦主因也,惟地方公益事业颇得华侨热心捐助,即投资方面,如最大之泉安汽车公司,全系侨胞集资创办,工业在东石有织布工厂四家,计有男女

  • 文章林聖雄捐建百所希望小學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9卷 第1期  作者:康夫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林圣雄 社会公益事业 教育事业 希望工程 希望小学

    林圣雄原是平阳县一位普通农民,一直在全国各地从事井巷水利交通工程建设,经十多年的艰苦奋斗,二〇〇〇年初组建圣雄集团任董事长。「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林圣雄在创业发展,发财致富的基础上,追求报效社会公益事业,特别是教育事业。一九九八年他捐款八十七万元人民币在平阳、永嘉、泰顺文成四县贫困山区,组建四所「圣雄希望小学」;一九九八年在平阳捐献八十八万人民币建立「圣雄奖教助学金」;一九九九年捐款六十万人民币在平阳、瓯海、洞头三县组建三所「圣雄希望小学」;二〇〇〇年

  • 文章鍾鳴鳳念念不忘故鄉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2期  作者:袁桂生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钟鸣凤 家乡事业 公益事业 同乡乡贤 教育交通

    分宜 袁桂生分宜籍台胞钟鸣凤先生,洋江鄕钟家村人,四九年前去了台湾。台湾大学毕业后,在大专学校任敎。分宜县旅台同鄕会,是钟先生亲自倡导成立,并被旅台鄕亲推选为同鄕会理事长,至今十余年了。钟先生十余年如一日,一心一意为旅台鄕亲服务。同时,不忘致力于家鄕的敎育和公益事业,受到台胞和家鄕人的赞誉。家乡敎育九一年清明节前夕,钟先生回到家鄕探亲访友。对亲属说:《离开家鄕四十余年,没给家鄕做点什么。现在决定从今年起,每年从积蓄中拿出些钱来奖励家鄕升学的学生,重点奖励

  • 文章張敏傑又為家鄕捐資壹百萬元修路建橋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85期  作者:葉大鈿 出版时间:1995-08-15
    关键字: 张敏杰 东厝洲公路 东厝洲大桥 教育 公益事业

    张先生此举博得全场热烈的掌声,使座谈会充满了热烈气氛,并推向新的高潮,深受家鄕政府和与会者的赞赏。张敏杰先生今年六十九岁,祖籍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泽曲村。他顺应老父国盛公乐善好施之意愿,热心桑梓教育公益事业众口皆碑,从一九八六年起,先后捐资为设在其家鄕的闽侯八中兴建教学楼,电化教育楼,师生宿舍楼,教师办公楼,礼堂及设在八中的附小和幼儿园教学楼,并为家鄕铺设水泥道路,建这桥梁,植树绿化,安装自来水管道,设立中、小学奖学金等十多个项目。张先生为家鄕兴办教育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