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救火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殷石笙和救火会斗法记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38期  作者:章安平 出版时间:1978-01-01
    关键字: 殷石笙 救火会 往事 追忆

    纳,互相利用,各得其所。松江之救火会系商会创设,官府不与焉,经费由商绅乐捐,成员都尽义务,时因市面渐趋繁荣,原有之消防器材已感不足,并多陈旧,换新及添置,需款甚钜;商会由于前此时期,屡遭军阀蹂躏,财务支绌,爰有向娱乐事业随票附征消防捐之议。对象仅云间大戏院及松汇乐园两家,云间经理蔡致望热心公益,欣然接受,殷则不支持,救火会即出一招,给殷家里颜色看看。时値盛夏,乐园营业正旺,某日薄暮,乐园大门附近突有二辆帮浦到达,铃声大振,祭水龙(消防演习也)开始,移时积水

  • 文章回忆宁波的民间救火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78期  作者:陳鴻堯 出版时间:1974-10-01
    关键字: 宁波 追忆 民间 救火会 公益组织

    近代各都市的消防工作,大都是由警察机关负责的,但在三十年前,宁波城里虽然也已经有警察局消防队的救火车,因为是机动车辆,车身大而笨,不适合宁波城里弄堂角落通行,而且消防车也不够多,所以仍由民间组织的救火会,实际上负起救火的重任。民间的救火会,是一种自助互助的公益组织,由街坊上殷实商号和士绅出资筹募基金,购置消防车和救火工具,并购置一笔为数不少的不动产作为基金,每年收益充维护及经常开支,至于救火人员,没有固定编制,都是附近店舖的年轻伙计,临时凑集,遇有火警

  • 文章民初沙市的救火工具——水砲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7期  作者:鄧繼封  出版时间:1998-04-10
    关键字: 湖北沙市 救火工具 水炮

    一走迎禧门,二走二郞庙,三走三淸观,四走龙堂寺,五走五显庙,六走芦席巷,七走七里庙,八走八街阳,九走九十舖,十走十字街。这是一首赞美「水砲」的歌诀。沙市大街小巷几十条,屋宇栉比多达数千幢。那些木板瓦顶,甚至草顶房屋,一遇火警,何堪设想。民国初年,沙市只有靑石板的街道,窄窄的巷子,尙无自来水,更没有现代消防车。救火的工具,只有乞怜于「水砲」。水砲是一种长、高约三尺,宽约二尺许的木箱。箱内护以锡皮蓄水,箱前有出水龙头,运用帮浦的原理,以人力在杆棒两边一压一松

  • 文章五六年度江西省籍好人好事國軍英雄簡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期  出版时间:1968-01-02
    关键字: 好人好事 救火 军人 优秀事迹

    (甲)好人好事舒國城,四十六歲,江西人,是臺北巿警察局消防大隊最勇敢的一位小隊長。今年元月十日凌晨三時五十五分,中山北路天府四川菜舘發生火警,他立刻駕車趕到現場,已是烈焰騰空,火勢甚為兇猛,他將水管接通後,正拿着龍頭沿着太平梯爬上二樓開始灌救,突聞樓房屋內有人喊叫救命,立卽衝入濃烟,隨聲爬過去,發現三樓花磚圍起的牆壁角落,有三隻手從花磚的小洞伸出,舒君情急智生,立以柄斧用力將花磚劈開一個大洞,終將被火圍困的三個少年,在九死一生中救出。曾道伴,江西省吉安縣...

  • 文章寧波消防漫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9期  作者:李子瑜 出版时间:1970-08-01
    关键字: 火灾 消防部 民间救火会 消防知识

    火灾为害于人类,是不论贫富,在瞬息之间,能使房屋财产,然荡无存,更因事起仓卒,不及逃避,丧失生命,亦是屡见不鲜。早年农业社会,并无制定消防防护办法,和防火避难等建筑法规,一遇火灾,仅有火来水救的一途,因此消防单位称为救火会。在冬季天寒地冻时间,居民大都贪睡取暖,引起火灾,更较平时为多,在宁属鄕间村落,多有雇人,通宵往来巡逻,口喊「前后厅堂,灶前灶后,房里房外,墙头壁角,火烛小心。」以提高火灾的警觉。宁波的政府消防队,平时除发号施令外,在设备和组织方面

  • 文章象山石浦消防史話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53期  作者:竺桂良 出版时间:1998-08-10
    关键字: 象山 石浦 消防 救火设施 史料

    长史关心民瘼者,咸防患未然,致力于消防设施的建设与消防队伍的组建。防火四大设施为:避火墙、消防井渠、火警钟楼,救火会。避火墙亦称风火墙。漫步石浦旧城,随处可见一道道高墙和拱门,这就是避火墙。避火墙一般建于街巷交叉处,墙沿巷,门跨街,墙不开窗,籍以隔离两个街区,使火焰、火星(俗称大老鸦)遏制在起火这一街区,不致蔓延。九市曲、中街一带避火墙最密集,每隔三十—五十米即筑一墙,最接近处在九市曲的苍桥、咸水井之间,相距祗十六米。此处街道成「丁」字形,墙高约七米,高出

  • 文章(人文風情)舊時寧鄕的公益事業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24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15-01-20
    关键字: 民间公益 公益设施 救火会 慈善堂 警报台

    旧时的宁乡县城,尽管地盘不大,人口不多,又处在封建时代,但并非一切都是腐朽糟粕之处,然而,慈善堂、储备义仓、救火会等诸多民间公益设施,足能表现出在宁乡人与人之间以关爱为本、慈善为怀的社会和谐氛围,使得人们遇难有搭救,遭灾有赈济,猝死有人理,孤寡有怜惜,成为不可或缺的民间公益事业。人的一生谁都祈求平安吉祥,但难免有旦夕灾祸,唯火灾最难抵御。然而,宁乡县城四街各有一个民间组织救火会,备有手动救火车(又名「水龙」)和多种救火器具,并拥有一支由年轻壮汉组成的纯

  • 文章阜寧人精神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5期  作者:梅自芳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阜宁人精神 闭市救火 民众抗日

    在同鄕会开理监事会议时,有人提议「阜宁人」应多刊载阜宁人精神的文章,归而思之,颇有见地,特录二事,以就敎于诸鄕长。㈠闭市救火水火无情,救火必须争取时间,过去救火会,各县市虽有设置,但因无专业人员,器材又简陋,因此,一旦发生火警,虽经全力抢救,往往效果不彰,此乃不争的事实,惟我阜宁却有一罕见的现象,即「闭市救火」。县公安局中有一木制钟楼,平时报午,火警时,紧急连响,全市商店多立刻休业,自动加入救火行列。全市有一架「洋水龙」,就是把抽水机放在车上推行,抽水机

  • 文章(生活随笔)百年救火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31期  作者:吳孝治 出版时间:2013-06-01
    关键字: 救火会 湾塘永安消防 马达龙 试龙 拔火龙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家乡方圆几十里,一提起镇海湾塘救火会,没有一个人不翘起大拇指的。湾塘街尾有一栋西式小洋房,两扇朝南开的大门上,雕刻着交叉的两柄板斧中间一顶钢盔的图案,上面大书「湾塘永安消防」六个大字。这就是湾塘百年救火会。平时大门紧闭,只有等到「试龙」的那天,(「试龙」也就是演习。)才能一睹其内部的设施。墙角是救火会的蓝色三角形幡旗,静静地插在架子上;墙边竖着一排高杆的方形的煤油灯,是当年黑夜救火赶路时照明所用;另一头的墙边挂著一排救火服装,是白色帆布

  • 文章武進民間故事祠山大帝吃凍狗肉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66期  作者:伍稼青  出版时间:1974-03-15
    关键字: 武进民间故事 祠山大帝 张王菩萨 救火会 吃冻狗肉

    偶或遗忘,那麽这一天好几只水缸里的水,便多浑浊的像泥浆,任你放下多少明矾,也没有办法使他澄淸,那一天便无法卖茶。民国初年,庙子已经拆掉,改建救火会,不过每年到了那两天,天时方面,依旧还是有变化的。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